<> 《泰顺县志<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大事记》中有如下记述:</P>
<> 民国21年(1932)2月5日</P>
<> 驻军二十一师刘珍年部两个连哗变,抢掠民间钱财,并烧毁东大街民房 十余间,向百丈口方向逃窜。</P>
<P> 这件事我从小就听人说过,很详细。有两点他们说得很肯定:一是除夕之夜,二是县长陈鲲(湖南人)。但事件发生的确切年份谁都记不住。再翻看陈鲲的任期:民国21年——22年9月,始任月份没说。他的上任是阮葆青(未到任)。再上任是徐虎侯:民国20年2月——21年5月。如若事件发生在民国21年2月5日,刚好是徐虎侯的任上,那事件亲历者就是徐而非陈了。如果陈、除夕两点成立,那泰顺事件发生的时间应该是22年(1933)1月25日。</P>
<P>
<P> 为进一步证实我的推测,我找到了二十一师中将师长刘珍年的相关资料。</P>
<P>
<P> 刘珍年,直隶省南宫县刘家庄(河北省南宫市王道寨乡)人,1898年出生,1918年8月考取保定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按规定先入伍一年,翌年7月正式进校,1922年7月毕业。先投奉军,后又投直鲁联军。在军阀混战中脱颖而出,成为声名赫赫的“胶东王”。最后投靠蒋介石,部队番号几经更改,成了二十一师。刘为人刚愎自用,目空海内。人称“刺猥”。</P>
<P>
<P> 1932年9月17日——10月下旬,韩复榘为独霸山东,与刘发生“内战”。(此事件发生的时间,查阅韩复榘的资料可相互印证。也证实了泰顺事件发生的时间不是1932年2月5日。)蒋介石攻韩援刘,而张学良则派炮兵团援韩。为避免战事复杂化、全面化,同时,刘也觉得在胶东的发展空间不大,经人“调停”,愿调离山东。初拟调海州、徐州或豫东、豫西,但蒋介石不同意,决定调其驻湖北随县、枣阳一带,但遭夏斗寅等地方人物及湖北旅沪同乡会的反对,继而改调宁波,浙江报纸又载文反对。最后改调温州,舆论寂然。时人或疑此系蒋曲意按排。</P>
<P>
<P> 1932年月12月刘部陆续开赴温州,其中第一旅第一团团部及第一、第二两营驻泰顺。团部驻洋心街包氏宗祠,其它驻城隍庙(现县委党校)、北门路卢氏宗祠(现北内村综合大楼)等地。基本系日式或德式装备,武器精良。</P>
<P>
<P> 调防后,刘部官兵均系北方人,大多不服水土,人病马死,怨声渐起,加之离开经营多年的根据地,靠上面拨付的有限军费,远不敷开支。终于在1933年1月25日(除夕),因该团团长陈肃克扣了士兵的赏钱(每人二元)跑了,遂激成哗变。他们封锁邮局,把县长陈鲲挟持到营部,勒去现洋数百元和千元现金支票一张。后又演变成夺肆意抢掠,他们三五成群,闯入民宅、商店。还烧毁东大街民房十余间。另外还想烧西门饶厝,有几位老人下跪苦苦哀求,才予放过<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
<P>
<P> 事变当时,不知是谁,连夜爬出城墙赶往福建省寿宁县城,发电报向浙江省政府报告驻泰士兵哗变。
<P>
<P>
<P>
<P> 1月26日(正月初一)、27日、28日,哗变士兵又分别在离城二十里的钟坑、四十里的洪口、六十里的百丈口等地大肆抢劫。他们并不是一起走的,有的除夕夜里走,有的第二天走,成了游兵散勇。还有走错路的,从西门出去,竞到达江家山村,抓了一个刚准备宵夜的单身汉。形象的说法是:那人摆好酒菜坐下,夹了一块鸡肉,刚要塞进嘴里……木门被人一脚踹开,闯进一伙人揪住他的脖领子,把他硬拽了出去。然后要他带路,一起到了百丈口……</P>
<P>
<P> 省政府得知消息,马上报告南京政府。当局速调集军队于瑞安马屿张网以待,将沿飞云江顺流而下的哗变士兵全部檄械、扣留。消息传出,舆论哗然。</P>
<P>
<P> 再说哗变士兵离泰时,将若干辎重马匹留下,一些枪支、手榴弹、大刀等则扔到学前溪里。后来有一位名叫李业成(音)的人,在溪边洗衣时捡到一颗手榴弹,因为没见过,不知为何物,居然拿来捶洗衣服,结果当场就把人炸死了。现在想来觉得不可思议。可见当时的泰顺地域之褊狭、信息之闭塞、人们见识之浅陋。</P>
<P>
<P> 大刀倒是派了用场,被南门的打铁匠悉数收购,重新打造成裁纸刀,卖给庆元县一带的纸厂,因为钢好,峰利无比,很受欢迎。打铁匠赚了一点钱。他是整个事件中的唯一受益者。</P>
<P>
<P> 不到半月,省政府派驻调查组处置善后。对刘部所犯罪行及民众损失一一造册登记,受害人自报损失,只要有人证明,即予如数补偿。效率之高,令人惊讶。另经媒介宣传,外地的赈灾物资也陆续运抵,尤以宁波居多,因原拟调宁波,现调温州,也算是“代为遭灾”了。</P>
<P>
<P> 其实,这都是蒋介石要把题目做大,然后搞掉刘珍年。早在事件之初,他便密令浙江省主席鲁涤平调查刘之“罪状”。因为刘从不听命于他,还不如设法除掉,以绝后患。</P>
<P>
<P> 泰顺事件后,蒋将先前调驻福建蒲城的二十一师第三旅策动脱离该师,又将第一、二两旅调往赣东北“剿共”。刘愤怒不已,离军赴杭州,以示抗议。蒋电令刘赴庐山面谕,刘拒不应召,命其赴赣东北防地,又置之不理。擅离职守,违抗军令,将自己置于与蒋公开对抗的地步。</P>
<P>
<P> 蒋介石向来以“削藩”为要务。以前刘珍年在山东时鞭长莫及,现在在自己的地盘上,天时、地利、人和,在加上泰顺事件,收拾他正值其时。</P>
<P>
<P> 1933年5月6日午夜,刘珍年终于被鲁涤平和浙江保安司令俞济时派队逮捕,并搜出带有反蒋内容的日记及刘所保管的二十一师公款一百二十万元(中国银行存折)。</P>
<P>
<P> 刘珍年一直被羁押到1935年2月,此时,被蒋介石派到二十一师任副师长的嫡系将领李仙洲已逐渐控制该师,另代理师长梁立柱为谋求实职,也不惜花费二十万元巨款,运动处死刘珍年。因此,刘便被打入囚车,由杭州押解到南昌,由顾祝同组织会审。刘在法庭上的态度依然倨傲不屈。在审讯至泰顺事件时,审判长顾祝同问:“泰顺事件是否你们上级嗾使?”刘答道:“天地间宁有此理!带兵者谁肯嗾使部属哗变,你们也带兵多年,试问能这样吗?”顾又问:“泰顺事件谁应负责?”刘回答:“全营哗变。该营营长负主要责任,直属团、旅长等应负部分责任,若再往上推,那么我当师长的也有责任。不过,我乃委员长直属部下,因之,如再往上推,则蒋先生也有责任了。”顾祝同顿时说不出话来,立即电蒋:“刘珍年态度横蛮,旧态不改,无可理喻。”蒋乃电复:“处死!”</P>
<P>
<P> 是年5月31日,刘珍年以“纵兵殃民”等罪,被枪决于南昌东郊。时年三十七岁。</P>
<P>
<P> 远平
<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FONT>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FONT>
<P>
<P>
<P>
<P>
<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FONT></FONT>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0 21:29:05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