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泰顺廊桥灾后修复工程在人们千呼万盼中正式动工!当天上午10点30分,开工仪式在泰顺县三魁镇薛宅桥桥头举行。一大早在《祝福泰顺》的歌声里,附近的村民早已围坐桥头等待见证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 备受关注的在莫兰蒂台风中冲毁的泰顺三座国保廊桥薛宅桥、文重桥、文兴桥,经过项目立项、设计、论证、审批、招标等前期准备,终于启动动工建设。按照时间节点抓好工程推进,确保于2017年9月15日前完成文重桥修复,11月底前完成薛宅桥、文兴桥修复工程。 中共泰顺县委书记董旭斌在开工致辞中说,廊桥是泰顺的精神所在,廊桥文化是泰顺的基本文化,廊桥修复对泰顺有独特的意义。董旭斌书记对工程提了三点希望和要求:一是要修旧如旧,三座国宝廊桥都要在11月前全面建成,尽快使国宝廊桥的雄姿再现;二是要以此次廊桥修复为契机,加快廊桥申遗步伐,在三座廊桥修复完成以后,要通过廊桥文化节、廊桥保护论坛等系列活动,加快推进廊桥申遗步伐,真正把廊桥金名片做大做强。三是希望各位领导、专家要继续为廊桥修复保护把脉支招、建言献策,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继续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共同把我们泰顺的廊桥完美呈现在世人面前。 省文物保护局副局长郑建华说,泰顺廊桥修复工作作为省文物保护重点工程,在充分认识和尊重泰顺廊桥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的基础上,严格遵循真实性、完整性的保护原则,对其他文物遗产保护工作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三魁镇党委负责人、施工方代表等也先后发言。最后郑建华副局长宣布泰顺廊桥修复保护工程正式开工!
福田广种,福佑廊桥,让我们一起翘首见证!
开工仪式后,小编跟随泰顺县非遗中心主任季海波、文保所所长毛海瑞等,探访薛宅桥、筱村文重桥和文兴桥的修建工地:
薛宅桥
又称锦溪桥,位于三魁镇薛外村,始建于明正德七年(1512),后多次重建都毁于水患。冲毁前的薛宅桥建于清咸丰六年(1856),1988年列为泰顺县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此桥跨梁长而斜度大,桥头坡度30多,是泰顺县内桥面坡度最大的木拱廊桥,造型古朴大气,巍峨挺拔,已被载入《中国桥梁史话》,在世界桥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薛宅桥(林夕 摄) 三魁薛宅桥工地 造桥师傅们在制作木马架,修整基础木料 薛宅桥修复工程由省级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传承人郑昌贵主持,郑师傅此前曾主墨了姻缘桥等多座廊桥,主动请缨修造薛宅桥获准后,前期“归位整理”1000多个薛宅桥木构件。 非遗中心季海波主任既是廊桥保护和研究的省级专家,同时也是这次三座国宝廊桥修复保护工程的主要负责人,为本次廊桥修复保护工程倾注了大量的心血。自从廊桥被冲垮的那天起,从抢救木构件到廊桥维修审批、方案设计、工程立项以及现场勘探等都在全程跟踪参与。
文重桥
文重桥又名东洋桥,始建于清乾隆十年(1745年),屡建屡毁。冲毁前的文重桥建于民国10年(1921年),为伸臂梁木平廊桥。石砌的桥墩架着园木铺上木板而成,桥面一溜平直,桥廊是半开放式的,即迎风的一面全部封闭,另一面仅筑有栏杆和桥裙,可以凭栏远望。 文重桥工地
文重桥工地由传承人赖永斌师傅主持,此前赖师傅曾“归位整理完成文重桥的800多个木构件。
文兴桥 文兴桥建于清咸丰七年(1857年),横跨从村子里流经的玉溪,为典型的叠梁木拱廊桥。与大多数桥梁的对称结构不同,文兴桥的结构非常奇特:桥身北侧略高、南侧略低,这种倾斜的结构让它获得了很多建筑学家的关注。桥屋内正中设有神龛,供奉着3座神像,每逢农历初一、十五,坑边村乡民就聚集在一起来这里祭祀。
文兴桥工地
国宝廊桥的修复保护工程备受广大媒体关注 文兴桥由省级传承人、知名造桥师傅曾家快主持。曾家快是泰顺耳熟能详的造桥师傅,是国家级传承人董直机的弟子,先后建造了南溪桥、潆秀桥和下擦溪桥等十多座廊桥。前几年的文兴桥落架维修就是由曾家快师傅负责,所以他对文兴桥的1200多个构件也是如数家珍。
文:海沙 晓波 摄影:大笨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