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278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遗产讲坛] 不要轻贱自己的文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6-21 11:02: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十多年来,他一直奔走于山川乡野,像精卫填海一样挖掘和抢救民间文化。他说,如果文化消失了,民族也就没了。他因此忧心忡忡,不辞辛苦地奔走各地,以最贴近生活的姿态亲近民间文化,保护民间文化。他是中国民间文化的守望者。 <br/>&nbsp;&nbsp;&nbsp;&nbsp;6月10日是我国首个“文化遗产保护日”。日前,本报记者就中国民间文化保护的一些问题采访了冯骥才。 <br/>&nbsp;&nbsp;&nbsp;&nbsp;记者:今年的6月10日是中国第一个“文化遗产保护日”,对于以这样的方式树立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您有什么看法? <br/>&nbsp;&nbsp;&nbsp;&nbsp;冯骥才:确定“文化遗产保护日”是我两年前在人大的提案,经过多方的呼吁最终确定下来。这对于我来讲自然是非常重要的事。但大多数人还不能清楚地看到、意识到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通过纪念日的方式确定,就是加强人们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 <br/>&nbsp;&nbsp;&nbsp;&nbsp;记者:目前我国的民间文化到底面临一种什么样的状况? <br/>&nbsp;&nbsp;&nbsp;&nbsp;冯骥才:基本是一种自生自灭的状况,保护的力量非常弱。比如北京的民居,最有特色的就是四合院和胡同,但是现在,外地人来到北京,对北京这个城市的特色没有太多感受。更别提那些边远的山区、少数民族地区,他们的文化也非常脆弱。我认识一个法国女人,研究民族文化的,她花钱雇人到各村寨专门收集古老的服装与饰物,每过一阵子,就打包装箱运回法国。民间文化就这样流失。 <br/>&nbsp;&nbsp;&nbsp;&nbsp;记者:这是否表明,我们许多人对于民间文化存在着认识上的偏见? <br/>&nbsp;&nbsp;&nbsp;&nbsp;冯骥才:是的。很多人认为民间文化比不了精英文化,觉得村妇的剪纸比不上齐白石、莫奈的作品。其实,每个事物都有独特的意义,精英文化是杰出人才创造的,它代表了人类最高的艺术水准,民间文化有民族和地区的共性,能表现一个民族集体的特征、情感方式和审美方式。民间文化的意义还包括独特的习惯和生活愿望。比如说春节不让你回家你就受不了,这就是根的文化散发的独特魅力。1.2亿的民工潮背后就是民间文化的力量,我们不要轻贱了自己的文化。 <br/>&nbsp;&nbsp;&nbsp;&nbsp;记者:您认为需要哪些措施才能保护渐渐流失的民间文化? <br/>&nbsp;&nbsp;&nbsp;&nbsp;冯骥才:我认为有四个方面的工作要做。一是抢救,二是保护,三是弘扬,四是发展。抢救可先采用普查的方式,弄清楚我们的家底,再在普查的基础上,将濒危的、珍贵的、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址保护起来。目前确定了三类需要重点保护的民间文化:一是少数民族的,二是靠传承人传承的,三是原生态的。 <br/>&nbsp;&nbsp;&nbsp;&nbsp;记者:您认为,民间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br/>&nbsp;&nbsp;&nbsp;&nbsp;冯骥才:我们现在正赶上转型时期,原有的一些文化消失了,这是正常的,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也有不正常的,那就是现代化过程是突然的,不是线性渐变的。外来的大众和商业文化的到来,使中国原有的文化遭受冲击,甚至突然死亡。大批古建筑和历史街区的消失,使城市之间变得没有区别,消失的还有大量历史人文的内容,大量的民俗和历史记忆。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抢救工作和时代变革之间进行的较量变得非常艰难。 <br/>&nbsp;&nbsp;&nbsp;&nbsp;记者:我知道你个人曾有一个雄心勃勃的梦想,就是用10年时间,对民间文化遗产进行抢救性普查,现在进展得如何? <br/>&nbsp;&nbsp;&nbsp;&nbsp;冯骥才:这项工作已经开展两年,效果还不错,人们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比以前有所提高。我们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以最快的速度把中国的文化家底摸清整理出来,包括对民俗、民间文学、民间艺术的搜集与整理,大到一个古村落小到一个荷包、一张剪纸,尽量做全面拉网式普查。全国90%以上的地区都开展了这种普查。 <br/>&nbsp;&nbsp;&nbsp;&nbsp;记者:在保护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 <br/>&nbsp;&nbsp;&nbsp;&nbsp;冯骥才:首先是经费困难,更重要的还是人们文化的觉醒。对民间文化最好的保护,就是从文化的角度而不是从商业的角度去认识它。如果过分地开发这种具有原始艺术特质的民间文化,势必走向愿望的反面。特别是旅游介入民间文化,必将对这种传统文化带来损害。所以,如何将这种民间文化恰如其分地保护与开发,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br/>&nbsp;&nbsp;&nbsp;&nbsp;记者:自从从事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工作以来,人们发现您的文学作品少了。您以后是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民间文化遗产保护中,还是写作? <br/>&nbsp;&nbsp;&nbsp;&nbsp;冯骥才:说实话,有好几个小说的题材等着我去写,我被它们折磨得很痛苦。解救的办法就是,突然有一个人说哪个地方又发现了一个古村落,我马上就来了精神,拿上行李就走。我的一个朋友说,大冯,你现在干的事情就像精卫填海,你叼来的东西能够解决多少问题?我笑了,精卫填海最后是吐血而死,但它的身上能够体现一种精神,我天生是为思想和精神而活着的,如果我真是精卫,我觉得自己干的事情就值得了。但,我也会很茫然,因为有时觉得自己的声音很有力量,能够解决一些问题,但有时又觉得自己只不过是一阵风而已,吹过去什么都没有,我可能就是一只精卫。 <br/><br/><br/>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顶一下支持,顶一下 反对,踩一下反对,踩一下 微信微信
2#
 楼主| 发表于 2006-6-21 11:05:14 | 只看该作者
<table border="9" cellpadding="9" cellspacing="9" height="5913" width="13225" style="MARGIN-BOTTOM: 5px; MARGIN-TOP: 5px;"><tbody><tr><td height="5113" valign="top" width="8313" style="FONT-SIZE: 9pt;"><font style="FONT-SIZE: 15pt;"><p style="LINE-HEIGHT: 150%;"><font color="0" style="FONT-SIZE: 11pt;">冯骥才小档 <br/>&nbsp;&nbsp;&nbsp;&nbsp;冯骥才,浙江宁波人,1942年生于天津。“文革”后崛起的“伤痕文学”代表作家之一,“文化反思小说”的倡导者。代表作品有《神鞭》、《炮打双灯》、《雕花烟斗》、《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等。近十多年来,他全身心致力于文化遗产的保护,组织多次大型文化抢救行动,出版各种相关著作,发表大量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呼吁性文章,对当代中国文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他还自筹资金成立民间文化基金会,是一位孜孜不倦战斗在文化遗产保护前沿的斗士,是当之无愧的“东方民间文化的守望者”。 <br/><br/><br/>冯骥才:守望民间文化的“精卫鸟” <br/><br/><br/>■&nbsp;本报记者&nbsp;雷晓寒 <br/><br/>&nbsp;&nbsp;&nbsp;&nbsp;见过冯骥才的人大多对他印象深刻。他身材高大、思维敏捷,即使年逾花甲,却也步履矫健,在接受采访时他总是激情满怀,出口成章。 <br/>&nbsp;&nbsp;&nbsp;&nbsp;2003年初,中国启动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冯骥才说,为了更好地保护民间文化,当时就想到了做一个基金会。可是启动资金需要200万元,作为一介书生,他只能拿起手中的笔,不停地作画。2004年基本上是白天做工作,夜里10点到凌晨1点钟画画,非常艰苦,画了有七八个月的时间,把这些画拿到北京、天津,各办了一天的展览。当时冯骥才想,这批画即便卖掉了,不见得会卖到200万。好在有一个好朋友叫赵文煊,台湾演员,他说:“冯老师感动我好几次,我也感动你一次。”于是他把100万元人民币的片酬捐献给了冯骥才。加上冯骥才历时10个月用自己的画筹得的款项100多万元,由此成立了民间文化基金会,将自己从一位文学大家变成了民间文化保护的斗士。 <br/>&nbsp;&nbsp;&nbsp;&nbsp;说起为什么会在近10年把主要精力从小说写作上转移到保护文化遗产与抢救民间艺术事业之中时,冯骥才说,他们这一代作家有一个很强的时代印记,都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这批作家之所以能够走上文坛,是因为他们经历了整个中华民族历史上最大的变革——从“文革”到改革的过渡。从“伤痕文学运动”开始,到改革文学,他们经历了关键的变革。这些作家更关心民族的命运,这是这一代作家与生俱来的。 <br/>&nbsp;&nbsp;&nbsp;&nbsp;“我们现在处在全球化时代,这个时代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保存本土文化。现在的文化涌入是随着商品而来的,外来文化占据了我们的精神空间。有一个时期我们电影看香港的,流行歌曲听台湾的,爱情片看韩国的,漫画看日本的。当社会进入这样一种状态的时候,我们就要回过头来看我们自己的文化。前几年连春节都不愿意过了,在我们这些城市人对春节逐渐失去兴趣的时候,上千万的民工还要赶着回家过年。作家可以把这种思考写进自己的作品,可我觉得这种方式不能解决中国文化的问题,我选择了另外一种方式,就是直接参与我们的文化保护。这也是一种责任感使然。” <br/>&nbsp;&nbsp;&nbsp;&nbsp;基金会的钱不多,只有200多万元,对于民间文化的救助来说远远不够。在整个民间文化有困难的时候,基金会首先支持弱势。冯骥才说,如果一个少数民族的村寨变成罗马花园,穿的服装都是牛仔,唱的歌曲都是王菲的,都像超级女生一样在村里走来走去,那他们民族的特征就消亡了。他们必须生活在自己的文化里。 <br/>&nbsp;&nbsp;&nbsp;&nbsp;今年基金会所做的重点项目,一是贵州少数民族民间美术的普查;二是云南地区民间的版画“甲马”的调查;三是资助一个作家做草原民族民居专项调查,年底还要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合作搞一个活动,帮助更多的保护者开展工作。“我今年还要做一个民间守望者奖,就是要奖励这些年来在中国的土地上一直默默无闻地、完全奉献地做民间文化守护的这些人。” <br/></font></p></font></td></tr><tr><td height="809" valign="top" width="8313" style="FONT-SIZE: 9pt;">  </td></tr></tbody></table>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