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廊桥网-廊桥论坛

标题: 《旅游界》人物栏目:廊桥之乡的廊桥师傅 [打印本页]

作者: 三川一泉    时间: 2006-9-13 17:47
标题: 《旅游界》人物栏目:廊桥之乡的廊桥师傅
<p>&nbsp; <br/> <br/> <br/> <br/> <br/> </p><p>廊桥之乡的廊桥师傅<br/>&nbsp;&nbsp; 文图/薛一泉</p><p><br/>&nbsp; 十多年前,好莱坞大片《廊桥遗梦》热映,让隐逸于浙南泰顺的众多古廊桥声名鹊起,被千万游客追捧;十多年后,一位年过八旬的工匠,让沉寂千年的泰顺廊桥又有了新的传承,让廊桥这一独特的旅游资源,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央视《科技博览》栏目曾专程到泰顺采访了这位传奇老人。</p><p>&nbsp; 中国廊桥绝大部分在浙江南部的温州、丽水及福建地区,共300多座,占全国廊桥的数的60%。其中泰顺15座廊桥更是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随着廊桥的交通功能逐渐淡化,其文化旅游功能开始凸显。浙江省2004年将以泰顺廊桥为代表的浙南木拱廊桥列为6个申遗项目之一,排名甚至在西湖之前。<br/></p><p>&nbsp; 泰顺廊桥2001年4月21日迎来它的首批外省团体游客,一个来自广东汕头的旅游团。从那时起,经过文化、旅游等有关部门的保护和宣传,当地众多年代久远的廊桥,逐渐成为独具特色的人文旅游资源,怀着各种情怀踏上廊桥寻梦之旅的人也越来越多。仙居桥、薛宅桥、姐妹桥等古廊桥,都对来自各地的游客有着强烈的吸引力。泰顺,这片浙南净土,因为拥有古廊桥等大量独特的人文、自然景观而悄然成为了新兴的寻梦旅游胜地。<br/></p><p>&nbsp; 在浙江泰顺县文博馆供职的我,从以往的乡土文化调查中,知道廊桥文化深入泰顺民间,可近几十年来,却再也没有新廊桥出现——那些当年造桥的师傅还在吗?还有会造廊桥的师傅吗?<br/></p><p>&nbsp; 带着这些疑问,2003年仲夏的一天,我到岭北乡调查泰福廊桥。<br/></p><p>&nbsp; 其实,这不是一座木拱廊桥。它的桥身是石拱桥,奇特的是桥面上的廊屋。廊檐屋角,显示出了极高的工艺水准。<br/></p><p>&nbsp; 从最初的惊叹中回过神,我开始从各个角度给廊屋拍照,用目光细细地抚摸着这座经岁月洗涤的廊桥。<br/></p><p>&nbsp; 我把镜头对准桥梁,随着焦距的变化,一行悬楷小字清晰地出现在我眼中:绳墨董直机。<br/></p><p>&nbsp; “绳墨董直机?董直机?”我压抑着心里一阵阵的狂喜,蹲下来把这5个字写进随身携带的笔记本里,边写边反复念了两遍。绳墨,在传统廊桥建造中,是主事的廊桥主工匠的别称。据我所知,泰福廊桥建于1925年。我大胆推算,当年建桥的如是个年轻师傅,今天也许仍然健在。我兴奋得一跃而起,真想对着四周大声呼喊。<br/></p><p>&nbsp; 根据这个线索,我开始四处寻访廊桥师傅董直机。一个多月一晃而过,我仍一无所获。一天,听说岭北乡村尾村有董姓善木工之人。第二天一早,我就往那赶。在村民的指点下,穿过一段水泥路后拐上卵石铺就的石径,在阳光直射的村舍中,我果然见到了时年79岁的董直机老人,泰福廊桥上墨字的廊桥绳墨。<br/></p><p>&nbsp; 老人精神矍铄,浓眉之下双眼烔烔有神。听说我是依据泰福廊桥上的5个墨字找来的,老人原本平静的脸明显有些激动:“我只做过桥面上的廊桥,没做过桥身。”老人缓缓叙述了自己的经历:13岁时,他就与廊桥结下了不解之缘。那年,岭北乡附近村庄的一座廊桥正在修建。因为好奇,他每天都在修建的桥附近,蹲着看师傅们建桥。就这样,他第一次看到廊桥修造的神奇景象:造桥师傅们不用一枚铁钉,无需一个桥墩,就能让一座桥横跨溪流……<br/></p><p>&nbsp; 16岁,董直机拜了师傅学木匠营生。从拜师的第一天起,造一座廊桥就成了他心中的梦想。25岁时,董直机终于有机会参与设计建造他人生的第一座桥——泰福廊桥,并将自己的名字深深刻在桥梁上。然而,这是个石拱桥,而且他只参与了桥面上廊屋的设计建造。<br/></p><p>&nbsp; 这辈子,什么时候能亲手建一座廊桥就好了!老人向我感叹。<br/></p><p>&nbsp; 没想到,机会真的来了。就在我发现这位工艺“活化石”之后没多久,随着泰顺旅游的升温,2003年9月,岭北乡天关山古道被专家评定为旅游景点五级单体。天关山古道位于泰顺县罗阳镇天关山森林公园,全长5公里多,是岭北山民进出罗阳城的步行道。出于对民间独特工艺的保存和继承,也为了给旅游增添新亮点,一天,村委会主任潘长松找到董直机老人:“董师傅,你能给我们浙南再留一座廊桥吗?”<br/></p><p>&nbsp; “如果能让我造一座廊桥,就算让我现在立马闭眼,我也愿意。”老人眼里泪光闪闪。<br/></p><p>&nbsp; 年近八旬的老人能有如此决心,潘长松等人倍受鼓舞。说干就干,在潘长松的组织下,村尾村村委会成员负责筹备资金,董直机师傅负责廊桥建造技术,众人准备木材……2004年8月,新廊桥同乐桥破土动工。<br/></p><p>&nbsp; 传统木拱廊桥最关键处在于拱架合龙。通常要先将梁木用绳索捆绑起来,两岸拉绳索的民工在绳墨一声令下后,一齐放开手中的绳索,两岸拱架上的梁木便合聚到一块。传说,在三魁,有一次给一座廊桥合龙。当两岸拱架拉好后,有一边的民工担心不能顺利合龙,非常紧张。绳墨情急之下,朝对岸大喊一声:老虎下山了!对岸的民工大吃一惊,赶紧扔掉手中的绳索。说时迟,那时快,绳墨这边的绳索也在同一时间松手,两边的拱架顺利合龙。<br/>传说虽有离奇之处,却道出了木拱廊桥拱架合龙的艰险。建造同乐桥时,董直机改进合龙的方式,采取“抬梁上架”的方法进行拱架的搭置。既降低了危险系数,又节省了购置相关合龙工具的费用。<br/></p><p>&nbsp; 2005年6月里的一天,是村里选定给同乐桥上梁的黄道吉日,这天的村尾村特别热闹。村民们给“丈杆”(功用相当于一把直尺,因直接用卷尺量尺寸不够精确)包上红绸子。在拱架临时搭的台面上,人们祭祀梁神和鲁班。天上飘着毛毛细雨,人们撑着伞驻足观看。主持上梁仪式的是副墨师傅,他一边指挥上梁,一边喊吉祥语:“国泰民安、五谷丰登……”经过14个月的奋战,2005年10月,同乐桥顺利竣工。至此,在泰顺廊桥大家族中,多了一幅年轻的面孔。董直机看着崭新的廊桥在阳光下的英姿,老泪纵横。他终于在晚年完成了自己一生亲手打造一座廊桥的梦想。<br/></p><p>&nbsp; 2005年立秋后的一天,因为陪同专家下乡考察,我夜宿岭北村尾村。第二天一早,我踏着晨露再访董师傅。老远就看到他坐在木结构房屋的檐廊桥,在用原形的小木柴搭建着即将完成的廊桥模型。见我到来,他用一贯洪亮嗓门跟我大声打招呼:“你这小子,很长时间没看到你了,来之前怎么不给个电话啊?”<br/></p><p>&nbsp; 看着晨曦中老人依然硬朗的身板,听到他爽朗的笑声,我竟依稀看到了木匠之祖鲁班的影子。<br/></p><p>&nbsp; 一个多么神奇而又可爱的老人。浙南,因为他,多了一座可以让后代津津乐道的廊桥;到泰顺的游客,也因为他而多了一个可以寻梦的地方。</p><br/>


作者: 谢寒冰    时间: 2006-9-13 20:59
<p>阿三这几年好丰收,东西越写越厉害啦,更重要的是宣传作了好多,俺代表党中央对你表示感谢,哈~</p>
作者: 大笨钟    时间: 2006-9-13 23:13
<p>《旅游界》杂志社打电话给我,说要写董老,我说写董老是非一泉莫属的,看吧,又一大作出来了!棒!</p>
作者: 三川一泉    时间: 2006-9-14 08:38
<p>哈哈,是的,当时我正下乡呢,收到旅游界编辑李宁的信息,说是在廊桥网看到了董师傅的相关文章,很感兴趣,然后又打电话给大笨...</p><p>廊桥网大笨钟是红娘哩</p><p>昨晚看电影冰河次世纪里有句台词说大笨钟里的人都跑光了.</p><p>我看这里是没有的,大笨钟都没跑,大家就不跑</p>[em01]
作者: 饶富春    时间: 2006-9-14 22:34
祝贺董老师和三川一狼!这杂志有吗?记得送本给我哦老笨
作者: 还傻    时间: 2006-9-15 10:22
<p>[em01]</p><p>看来我们不得不再喝两杯了。。。。</p><p>从心底里感谢一泉兄弟,廊桥网有阿三真好,泰顺有阿三真好。</p>
作者: 天文绿蛇    时间: 2006-9-15 18:09
地球有泉哥真好,太阳系有泉哥真好,真的好好!!!诚挚感谢泉哥~~~
作者: 白开水    时间: 2006-10-10 11:44
哈哈,再顶一下!
作者: 陌路萧狼    时间: 2006-11-21 13:39
福建省寿宁县的郑多金老人,曾被称为“廊桥孤匠”。
作者: 陌路萧狼    时间: 2006-11-21 13:41
<p><a href="http://mdrb.fjsen.com">http://mdrb.fjsen.com</a></p><p>再续桥缘&nbsp; 见证沧桑———廊桥孤匠郑多金</p><p>  郑多金老人再一次来到寿宁县芹洋乡张坑廊桥的桥头,听着桥下潺潺流淌的溪水,抚摸着斑驳古旧的廊柱,在乍暖还寒的早春时节里,老人却满心温暖。是啊,有生之年还能再建廊桥!这样的夙愿成真,怎不令他暗自欣喜。</p><p>  现年80岁的郑多金于60年前便开始自己的造桥履历。父亲郑惠福手艺卓绝,先后共主持建造了11座廊桥,足迹遍布寿宁、福安乃至浙江泰顺等地,一生授徒过百,但最终只把绝技传给郑多金。郑多金19岁就跟随父亲四处奔走,协助修建过10多座木拱廊桥。当时的寿宁,山高水长,交通闭塞,为了方便交通,先民们越溪架桥、连通两岸,木拱廊桥成了这里独具特色的交通设施。建造廊桥不但要求工艺精细,而且危险艰苦,造桥艺人为桥受伤甚至殒命的,不在少数。郑家父子仗着一手绝活,折服当地同行,成为首屈一指的造桥巧匠。郑多金于1967年主持建造了位于寿宁下党乡杨溪头村的杨溪头桥。据有关专家称,该桥是中国最后建的一座木拱廊桥。其后,浙闽山区纷纷搭建公路桥,木拱廊桥逐渐丧失交通主干的地位,悄悄退出历史舞台。身怀绝技的郑多金从此找不到主持造桥的机会。眼见绝技的湮没,郑多金只能敝帚自珍,两个儿子也就不再学习“过时”的木拱廊桥建造技术。于是乎,廊桥孤匠蛰伏深山一隅,凭空寂然重温旧梦。</p><p>  但遗存深厚的廊桥文化却不会被人们遗忘。近年来,随着专家学者对被喻为“世界贯木拱廊桥之乡”寿宁的关注探研,国内众多媒体的聚焦热播,寿宁木拱廊桥以县域内现存保护完整达19座的全国之最而声名远扬。2002年,央视十套《探索·发现》栏目组赴闽浙两地拍摄专题片《虹桥寻踪》,慕名拜访郑多金并请老人现场成功搭制一座木拱廊桥桥身,节目播出后,引起了轰动;2004年金秋,来自北京、上海、南京、杭州、福州等地的中国廊桥研究者们,会聚在浙江省庆元县,首次在国内召开浙闽两省木拱廊桥保护与开发研讨会。会议一致通过了“开展浙闽两省木拱廊桥保护开发区域合作”的倡议书,并成立了中国廊桥保护与开发协会筹备委员会;2005年冬,第二届浙闽廊桥研讨会升格为“第一届中国廊桥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浙江杭州举行,包括来自美国、芬兰及国内著名高校的多位专家学者,对如何挖掘廊桥内涵及对廊桥的保护达成共识,美国地球观察组织还拟订在今后两年内将组织来自全球各地的志愿者前来闽浙两省考察、调研,将廊桥再次推上国际文化舞台;而在去年底,浙江省文物局更是以景宁、泰顺、庆元和福建寿宁四县联合“申遗”的方式,向国家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目前,寿宁木拱廊桥制作工艺已列入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名录,寿宁县委、政府业已对木拱廊桥重要的工程技术价值、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寄予高度重视,县里先后将现</p><p>存的19座木拱桥公布为县级文保单位,并规划发展人文旅游,使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相得益彰。所有这些,使得国内能主墨建造木拱廊桥的唯一健在者郑多金更成了学术界景仰的“廊桥孤匠”。他原本平静的晚年变得忙碌而充实,经常与省内外闻讯前来拜访的专家、学者会面,还组织了一批有志者学习造桥技艺,蓄势待发再建廊桥。</p><p>  果不其然,省重点工程寿宁牛头山水电站建坝蓄水,张坑、长濑溪两座木拱廊桥需异地迁建。时隔经年,身怀造桥绝艺的郑多金再次有了用武之地。<br/>  飞架于寿宁县芹洋乡张坑村修竹溪上的张坑古廊桥建于清道光八年,曾是当地人进城和寿宁西进闽北的必经之路,历经上百年丝毫无损。其与位于芹洋乡长濑溪村上游的长濑溪古廊桥合称“姊妹桥”,曾在寿政古道上留下了一道独特的人文风景。2002年,牛头山电站开工建设后,寿宁县政府及文物保护部门与电站业主进行了磋商,由业主出资100万元对张坑、长濑溪两座古廊桥进行拆迁重建。为尊重乡民意见,新桥址选在电站库区附近,以保护原有景观。2005年底电站水库下闸蓄水后,两桥的迁建由规划走向了正式实施。</p><p>  新年伊始,由当地群众组织的古廊桥迁建工程拉开了序幕。郑多金被请到了拆建廊桥工地当技术顾问。他带上几位曾经与他一同走南闯北的老兄弟和将接他衣钵的弟弟郑多雄一头扎进深山,重圆造桥梦。建造廊桥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不论是人力还是物力,都远远超出民房的建造价值。从奠基、动工、架马、丈槁、上梁到挑选吉日、供奉祁福、拜祭先师等各种民俗活动,程序严格,一丝不苟。受聘以来,郑多金频繁往返于工地与驻地之间,忙着指导工人们搭建桥架,渐次拆桥。寂静了多年的河谷又开始喧嚣。郑多金老人像是回到了当年,那一幅幅忙活热闹的场景又在心里如浪翻腾,当年的豪气在挥动的手势中依然清晰可寻。</p><p>  两座古廊桥走向新生的过程很可能将是郑多金完整传授木拱廊桥造桥技艺的最后机会。今后还有多少机会造桥?郑多金不敢有更多奢望。“现在经常做梦与父亲一起在深山峡谷架桥,忙乎之间,天就亮了。”郑多金像是自呓,又像与人倾诉;像是缅怀,又像是抓着梦想不放。  </p><p><br/>稿件来源:闽东日报<br/>□本报记者 刘岩生 李健平&nbsp; 寿宁记者站 叶家坤</p>
作者: 陌路萧狼    时间: 2006-11-21 13:43
<p>廊桥吸引游客----外地游客青睐闽东游<br/>-------------------------------------------------------------------<br/>  本报讯(周城)5月1日,来自福州的山水知音户外运动俱乐部的十多位爱好者到寿宁观光木拱廊桥,他们利用三天时间游完了境内19座廊桥。“五一”长假,寿宁境内迎来一批又一批游客,有几十个户外运动俱乐部的数千名爱好者到寿宁观光贯木拱廊桥。<br/>  据了解,今年元旦,寿宁县税务局职工袁晓昊自费开办了首家中国木拱桥网(<a href="http://www.mgq.com.cn">www.mgq.com.cn</a>)后,吸引了众多省内外户外运动爱好者前来观光。他们从中国木拱桥网、杨梅州在线、报纸等媒介上了解到有关寿宁贯木拱廊桥的信息,引起了浓厚的兴趣,决定利用“五一”长假到寿宁观光旅游。5月3日晚,来自福州的董姐户外运动俱乐部11位爱好者在省级风景名胜区杨梅州木拱廊桥上露宿,次日举行了“保护古廊桥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和义务”的签字活动。<br/>  随着闽浙两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正式启动,寿宁县委、县政府立足山区特色,把发展旅游业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重点抓好贯木拱廊桥等旅游项目,通过各种渠道多种形式宣传寿宁优美自然景观,提高寿宁对外知名度。  </p><p>稿件来源:闽东日报</p>
作者: 恋恋风雪    时间: 2006-11-22 11:42
福建廊桥保护工作做得不错,虽然呼声没有泰顺廊桥高涨.可见福建当地政府是极重视的,泰顺这边应该自叹不如!




欢迎光临 中国廊桥网-廊桥论坛 (http://bbs.langqiao.net/web/)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