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廊桥网-廊桥论坛

标题: 别人眼中的龚崎现——不要问他到哪里去 [打印本页]

作者: 龚崎现    时间: 2007-11-4 22:46
标题: 别人眼中的龚崎现——不要问他到哪里去
■文/夏兆平

    那时候,我也还是二十刚出头的孩子,大学毕业即到一所被民间认为蛮有名气的中学任教初三语文。有一个比我稍小几岁的男孩子学生,语文考试成绩不怎么拔尖,作文却写得最长最多,而且频频向我借书,又主动向我讨聊尼采、黑格尔、弗洛伊德……记忆中最为深刻的还是他对书画的热爱。
    但今天,他却有了这本清朴的《远方的痛》。
    此前的二十年,在浮土与金粉纷挠的岁月里,在喧嚣与宁静对峙的时代中,他到哪里去了?
    他在田野中构建了一种自己的城市,他在城市里开辟了一片自己的旷野。
    他无法逝去对乡野的喝斥,正如他无法拒绝城市给他的迷茫;但他至死也剥离不了对朴真的归望,如同浮华像吸血虫一般寄生于他的布衣。一对肉体与精神,逃遁与归回的弱小身影,或感动,或麻木,或炽爱,或憎恨地构成了自相对峙。在对峙中,他是完成了一次痛苦的蚕蜕,还是坠入另一种自怜自爱的自残?或许是凤凰的更生?
    人已是说不清了,诗人尤其说不清楚。我对诗人少翁更是难以表达。
    我对诗人一向敬而远之,那是一个精神和语言的贵族群落,他们用诗歌疗救自己和他人的灵魂,尽管有时候是那么地一厢情愿。
    少翁的一厢情愿表现在在来来往往中完成了自我欣赏,莫是西斯和他手推的滚石?莫是鲁迅笔下的怪客——不要问我到哪里去?
    是的,我从来没有明白他的物理去向,但我时刻感到他的气息,在生物的世界或隐或现。好比是我自己的心,我看不到,可让我明知脉搏的跳动。
    当然,还是他的远方的痛——痛在远方,感觉在此处;痛在这里,感觉在遥远的地方。
    这也许是人与诗人的灵犀,是少翁与我的灵犀。
    十二年后,少翁有了《远方的痛》。我有的是更多的唠叨。权作短文,聊以祝贺。

(夏兆平 教师 作家)
作者: 飞鸟和鱼    时间: 2007-11-4 23:07
他在田野中构建了一种自己的城市,他在城市里开辟了一片自己的旷野。
    他无法逝去对乡野的喝斥,正如他无法拒绝城市给他的迷茫;但他至死也剥离不了对朴真的归望,如同浮华像吸血虫一般寄生于他的布衣。
。。。写的真好。
作者: 抽煙↗℡嘚釹魜    时间: 2007-11-4 23:26
早知道我也多读点书了
多好的文章 啊`
作者: 无衣    时间: 2007-11-5 09:12
还是清矍的身材 长长的鸭舍帽么
作者: 风情廊桥    时间: 2007-11-5 09:59
祝愿明天更美好




欢迎光临 中国廊桥网-廊桥论坛 (http://bbs.langqiao.net/web/)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