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廊桥网-廊桥论坛

标题: 中山装 2009.10.23 中山装申遗阻力重重 [打印本页]

作者: 天文绿蛇    时间: 2009-10-25 02:37
标题: 中山装 2009.10.23 中山装申遗阻力重重
中山装申遗阻力重重
2009年10月23日04:23 大洋网-广州日报 文/记者李冀珩、张丹 图/记者于涛
=============================================



在本届服博会上,不少客商对中山装感兴趣。

中山装希望评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不是秘密,这个享誉中外、一度成为国人骄傲的“国服”,如今在“申遗”的道路上却遇到了重重阻力,昨天上午,第十届中国休闲服装博览会在中山市博览中心开幕,充满了现代设计理念的新派中山装成为了展会的一大亮点,可是说到“申遗”,前来现场参观的服装界和文化界的专家学者似乎并不买账,“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至少要经历百年以上的历史,中山装从创始年代来说还是差一点”,“中山装只是从当时流行的军装演变而来的,在原创性上还是差了一些。”面对专家的质疑,中山装的传承人们依然在努力争取“申遗”成功,“我们已经开始着手搜集中山装的相关历史资料,整理之后就会报送申请。”中山市沙溪镇某大型华服生产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另外,中山市职业技术学院服装设计专业正考虑成立中山装研究课题组,专门研究中山装申遗的可能性。

“申遗”难点逐个数

难点1 中山装历史难说悠久

“中山装从出现到现在,历史并不算长,而我们对‘非遗’的基本要求就是历史起码要有百年以上。”中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林凤群告诉记者,以中山市的国家级“非遗”醉龙为例,它从出现至今已经经历了数百年的民间传承,至今红红火火,完全达到了“非遗”应该成为历史“活化石”的要求。

记者了解得知,中山装诞生于辛亥革命结束以后的1912年,由于集成和代表了孙中山的革命智慧和兴邦理想,并在孙中山的大力倡导下,演变成了代表振兴中华、自强不息的新一代中国人民精神的标志性礼服,更被世界公认为中国的国服,虽然意义非常,但从时间上来看,中山装确实难以满足“非遗”的基本要求。

难点2 中山装设计并非原创

“据我了解,中山装只是孙中山根据当时流行的军装改装设计而来,虽然根据政治意义的需要加入了一些自己的设计理念,但是从一个服装设计的角度来说,单纯元素的加入并不能算是原创。”在昨天服博会现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李当岐向记者表示,中山装申遗他已有耳闻,可是自己“不会为它投上一票”。

“‘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是长期在民间以口头或动作方式人人相传,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我觉得中山装从设计到流行都不具备这样的意义。”李当岐同时表示,中山装一直被定义在领导人着装上,在民间没有广泛性,这也很难让它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应该是一项文化意义的称号,可是中山装从设计理念到流行原因,多是因为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代表的政治含义,真正文化的元素不多,这也是我不赞成它申遗的原因。”

难点3 中山装历史资料很难搜集

“能不能申请成功,最主要是看申请者提供的相关资料是否齐备和具有代表性。”在中山装申遗的问题上,林凤群更多地持保留意见,“非遗的申请和批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我们需要申请者提供能够证明中山装历史、工艺、文化的文字、图片、技艺等资料供专家联席会议审批,可是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收到任何有关的资料。”

中山装申遗路漫漫

业界、学界齐努力 学界:将组建中山装文化研究课题组

“我们正计划组建一个由学院优秀老师组成的中山装研究课题组,其中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研究探索中山装申遗的可能性。”在昨日服博会现场,中山市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服装设计教研室主任龚惠兰告诉记者,除了在现代休闲服设计上下工夫,学院设计系还将深入研究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中山装是一个民族精神的代表,希望我们的研究能够给它带来新的活力,更希望它申遗能够成功。”

业界:中山装绝不是濒临灭绝

“我们目前还在进行中山装历史资料的收集。”中山市某大型华服企业总经理陈福星告诉记者,中山装绝不会像外界所说的那样濒临灭绝,“相对于其他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山装在国内生产并没有出现濒临绝迹的状态,尽管国内专注于中山装生产的企业很少,但是仍然不能说‘我们企业是唯一的一家’。”

陈福星说,随着新派中山装设计理念的兴起,许多老的手艺师傅也开始回归,“我们厂就有不少这样的老手艺师傅。”他表示,尽管真正能够收集到全面资料的仍然是少数,但他对中山装的“申遗”和振兴有着很强的信心。
作者: 大笨钟    时间: 2009-10-26 22:22
……




欢迎光临 中国廊桥网-廊桥论坛 (http://bbs.langqiao.net/web/)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