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廊桥网-廊桥论坛
标题:
谈浙南闽北的廊桥文化:显示先人开拓创新的勇气
[打印本页]
作者:
大笨钟
时间:
2013-1-3 22:52
标题:
谈浙南闽北的廊桥文化:显示先人开拓创新的勇气
中共泰顺县委宣传部长周秀松:打造独具特色的廊桥文化品牌虽任重道远,但意义重大,必需加强对廊桥文化的深入研究,加强对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和加强对廊桥文化的广泛宣传。
77_副本.jpg
(340.82 KB, 下载次数: 256)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3-1-3 22:51 上传
泰顺廊桥——三条桥
中国桥梁历史跨越数千年,古代劳动人民凭借自己的聪明和才智,创造了精湛的桥梁工艺。其中,“廊桥”就是劳动人民实践和智慧的结晶,具有极高的科学、文化、历史、艺术价值,在世界桥梁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各种造型的廊桥中,以木拱廊桥造型最为别致,独具特色,是中国传统木构桥梁中技术含量最高的品类,也是世界桥梁史上绝无仅有的一个品类。
木拱廊桥分布于浙南、闽北山区,其中又数浙江泰顺的廊桥最负盛名,列入国家级文保单位的数量最多,营造技艺保护传承成效显著,因此有“中国廊桥之乡”、“中国廊桥博物园”之美誉。2009年9月,由屏南、泰顺、景宁、庆元、寿宁、周宁等浙闽六县联合申报的“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标志着廊桥文化走向世界。2012年11月,浙江泰顺、景宁、庆元,福建寿宁、周宁、屏南、政和联合申报的“闽浙木拱廊桥”被正式列入更新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廊桥申遗又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借廊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之东风,以期廊桥走出浙南闽北的深山,充分发挥经济效益;以期廊桥文化得以传承与发展,续传民族文化精神,已时不我待。
廊桥历史源远流长
自古至今,廊桥在中外建筑和园林景观设计史上都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和广泛应用。尤其是在我国,它已经有近2000年的历史,早在汉朝就有关于“廊桥”的记载。廊桥在我国的古典园林设计中对此也有颇多运用和借鉴,就如很多的江南古典私家园林的水景营建,带给我们更多的是美的享受。可以说,“廊桥”是古代建筑景观设计史上的绚烂瑰宝。
浙南闽北,山峦起伏,森林茂密,地形复杂相似,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先民们逢山开山铺路,遇水修水搭桥,发挥着聪明智慧,改造自然,建造廊桥。在历史漫漫长河中,廊桥饱经沧桑,与奇山秀水和谐交融,形成一幅幅隽永的图画,诞成一块沟通古今的文化瑰宝。
浙南闽北廊桥数量众多,据不完全统计约108 座,桥梁结构类型多种多样,其中16座木拱廊桥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廊桥文化底蕴丰厚
浙南闽北所存廊桥采用传统的工艺制成,不用一钉一铆和其他的铁件,皆以质地坚硬的木质筑成,工艺复杂、装饰讲究,令人惊叹。它的独特之处还在于它有优美的廊屋,桥身加盖廊屋这项技术重现了古代屋檐建筑的革新。廊顶上竖起的几个多重檐的亭阁式宝顶,与桥梁自身融为一体,整体结构严谨,造型独特极富观赏的美感。廊桥集实用性、观赏性、艺术性于一身,在提供便利与挡风避雨的同时,廊桥还是当地乡民休息,交流交易的公共场所。许多廊桥不仅是一个村庄的公共中心,而且还在聚集人气的基础上,衍生发展了商业街道,成为村庄及更大区域的商贸中心。廊桥的所在地往往成为一个村落的中心,这与廊桥本身具有多重身份有着紧密的联系。当廊桥成为一个村落的中心以后,商贸集市自然也就以廊桥为中心而形成。这种特征是非常明显的。廊桥的存在与商贸店铺的出现似乎与地理环境有着不可割断的联系,廊桥的存在,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聚集了兴旺的人气,这是村镇或者古代重要交通古道上商业店铺赖以持久繁荣的基本条件之一。
《中国科学技术史》称廊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唯中国有之”。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中那座汴水虹桥就是木拱桥的典型代表。清代周亮工的《闽小记》载:“闽中桥梁,最为巨丽,桥上建屋,翼翼楚楚,无处不堪图画。”木拱廊桥,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历史变迁的缩影,更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珍宝。除艺术本身的巨大价值外,木拱廊桥还蕴含着许多颇值细述之文化亮点。如廊桥与地方民俗、信仰,与史实、传说故事,与桥名、碑记,与楹联、书法,等等。可以说,每一座木拱廊桥,都闪耀着文化的光芒。
笔者所居的浙江泰顺,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古时交通极为不便,与外界形成隔离之势,这种相对封闭的特殊地理位置和艰苦的生产
生活
条件,影响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泰顺人,锻造了泰顺人不畏艰难、勤劳勇敢、富有智慧、善于创造、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同时也使得闽越、东瓯土著文化和中原古文化在这里交流融合、发展沉淀,大量的闽越、东瓯土著和中原古风,尤其是唐宋明清文化遗存在这里得到较完整的传承和保留,形成泰顺独特而优越的历史文脉基因,留下了无比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廊桥,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目前共有廊桥36座,其中国宝廊桥15座。
浙江泰顺在浙南闽北地区中廊桥建造极富代表性,廊桥文化雅俗一体,特色鲜明,这不仅是因为泰顺是廊桥之乡,廊桥的数量、保存质量以及建造历史、艺术价值都享誉世界,更是因为泰顺廊桥集山、水、屋、桥于一体,既美观实用又有深厚的民俗文化渊源;不仅是泰顺历史文化传统的物质体现,更是区域内社会生活的共同历史记忆。在历史的积淀中,泰顺廊桥文化内涵丰富、底蕴深厚。
廊桥文化凝结人类改造自然的智慧。泰顺境内峰峦绵延叠障,溪涧纵横交错。建造廊桥是破解崇山峻岭和深涧曲流的隔阻,
方便
先民生产生活和内外交往的有效办法。古往今来,廊桥不但是交通枢纽,也是人类改造自然、创造文化的证物,还是人们以勤劳和智慧塑造出的建筑艺术精品。它们以无声胜有声的姿态,向世人展示和奉献着奇特的文化美和艺术美。
廊桥文化彰显先人开拓创新的勇气。泰顺廊桥历尽风雨而保存至今,足见工艺精湛,设计科学。先人们“山上伐巨木,山下造廊桥”,运用严谨的工艺和不凡的智慧进行大胆创新,通过不断的摸索和实践,建造出飞桥无柱的编梁式木拱廊桥,改变了“ 临川病涉”的窘境,为人类增添了一份跨越山河的气定神闲的自信,彰显了开拓创新的勇气。
廊桥文化体现乡民团结协作的精神。“修桥铺路”是历史来泰顺公认的造福社会的善举,能得到各方面的鼎力支持。民建廊桥,一般由名门望族中人当任首事,既要东奔西走“写缘”筹资,又要呼吁乡人同心协力捐木出工,责任重大。而乡民中,资产丰厚人家解囊相助不限多少,贫困门户则或出工或捐木,均用心尽力。可以说,乡民对公益事业的热忱及团结协作的精神是泰顺廊桥文化的精髓之一。
廊桥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廊桥在逐日失去交通等诸多功用,现代文明也慢慢遗忘了廊桥的风采,一些地方修建公路拆桥甚至故意毁桥;同时,受风雨日光的洗礼,许多廊桥破损腐毁。随着造桥老工匠的相继离世,廊桥的造桥核心技艺也濒临绝境。近年来,浙南闽北地区的党委政府和民间以及有识之士,意识到廊桥的历史文化价值,一直对古代廊桥进行保护,对廊桥工艺精心呵护,对廊桥工匠予以关注,使得廊桥文化得到较好地传承。
庄子曰:“水之积也不厚,其负大舟也无力”。笔者以为,一个地方如果没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其必根底浮浅,难有发展潜力。按照党的第十七届六中全会“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精神,对廊桥文化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保护利用、普及弘扬并重,要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整理和阐发,发挥其在促进文化发展繁荣、提升区域文化影响、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独特作用。为此,浙南闽北地区加强对廊桥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打造独具特色的廊桥文化品牌虽任重道远,但意义重大。
首先,要加强对廊桥文化的深入研究。要组织专家学者对廊桥的历史地位、技术价值、艺术价值给予确定,深入研究和挖掘廊桥文化。定期举办中国廊桥文化论坛、廊桥文化研讨会、交流会等系列文化活动,构建各种研究交流平台,加强学术研讨,积极推出系列研究成果。要利用多途径、多渠道,加大廊桥文化的宣传推介,提升廊桥文化影响力和覆盖面。同时积极借鉴其它地方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成功经验,做大做强廊桥文化,打造特色廊桥文化品牌。
其次,要加强对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成立廊桥文化保护工作机构,加强廊桥保护,要严格执行古廊桥、古民居保护规划,协调解决古廊桥有效保护与城镇化建设等诸多矛盾。要加强古廊桥、古民居等文物的抢救修缮力度,做好规划文本,引导和鼓励民间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继续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后续工作,积极推进“国遗”、“省遗”甚至“世遗”的推荐申报工作,不断提升当地传统文化遗产的层次,不断丰富廊桥文化内容。
再次,要加强对廊桥文化的广泛宣传。要通过举办各类廊桥文化节庆活动,扩大廊桥文化影响力,提高廊桥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要做好新闻宣传策划,借助上级主流媒体的力量,争取提高廊桥的出镜率、上稿率,营造多层次、全方位、宽渠道的强大宣传声势。要争取建立省级以上文艺创作基地、廊桥美术写生基地,组织开展以廊桥为主题的创作采风活动,创作一批优秀作品和文艺精品,通过文艺作品的影响力,升华廊桥美,增强廊桥的神奇色彩,进一步打响廊桥文化品牌。
浙南闽北的廊桥是民族的文化瑰宝,浙南闽北的廊桥文化是世界的文化遗产。浙南闽北当地的党委政府、广大文化工作者要依托当地地域文化资源禀赋,充分挖掘历史和传统积淀而成的文化经济价值,积极把廊桥文化打造成具有自身特色和世界影响的文化品牌,并推向市场,扩大影响,创造最佳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本文作者为中共泰顺县委宣传部长 周秀松) (本文来源:中国新闻网 )
该贴已经同步到
大笨钟的微博
欢迎光临 中国廊桥网-廊桥论坛 (http://bbs.langqiao.net/web/)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