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廊桥网-廊桥论坛

标题: 郑多金:一生情系木拱廊桥 [打印本页]

作者: 大笨钟    时间: 2015-4-26 21:06
标题: 郑多金:一生情系木拱廊桥

郑多金对着廊桥模型,和徒弟们一起认真研究起来  ​关建东 摄
      现年87岁的郑多金是寿宁县坑底乡东山楼村人,郑氏造桥世家的第六代传人。郑多金的父亲郑慧福是坑底一带有名的木匠师傅,主持盖过86座房子。
      郑慧福师从东山楼村的徐泽长,其世代祖传木拱廊桥建造技艺。因徐泽长未曾娶妻,60多岁后决定物色衣钵传人。1923年,时年50多岁的郑慧福按当地习俗拜徐泽长为师,学习木拱桥造桥技术。
     郑多金19岁时,开始跟随父亲四处奔走,建造木拱廊桥,他与父亲一起修建了11座木拱廊桥。1967年,郑慧福卧病在床,郑多金主持建造寿宁下党乡杨溪头桥,虽然桥梁上主墨留名仍写郑慧福,但这却是郑多金主持建造的第一座木拱廊桥。然而郑多金没有想到,这也是他建造的最后一座木拱廊桥,随着现代建造技术的推广普及,民间廊桥被石桥、水泥桥所取代,郑多金自此封墨30多年。
     郑多金70多岁时,木拱廊桥一夜之间被各种媒体“发现”,成了文物、国宝。专家调查发现,郑多金是当时国内尚健在能独立主持建造大拱跨木拱廊桥的唯一民间主墨桥匠,郑多金的晚年生活从此戏剧般地展开。
      2001年,央视十套《探索·发现》栏目组到寿宁为《虹桥寻踪》专题片取景,慕名拜访了郑多金,并准备了木料请郑多金在坑底乡小东桥附近现场搭建木拱廊桥。郑多金仅用6天时间,便按传统办法现场搭建起了一座廊桥雏形。当郑多金坐在桥中央时,内心强烈渴望能在有生之年再主持建造一座完整的木拱廊桥。
        2006年,因寿宁牛头山水库的建设,张坑桥和长濑溪桥要进行异地迁建,郑多金带着弟弟郑多雄主持两座桥的迁建,老人终于再圆造桥梦。






欢迎光临 中国廊桥网-廊桥论坛 (http://bbs.langqiao.net/web/)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