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2896|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彭溪古戏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3-12-11 08:35: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随着戏班乐队“仓仓仓”的声响,演员们开始粉墨登场。从“出将”门出来,一亮相,“伊呀呀”地唱了起来。台下三面围观的乡民们有看得聚精会神的,也有评头论足的。台上演得起劲,台下的观众也起来起多,人头攒动。戏台正对面的宫庙案桌上,烛火通红,香烟弥漫。神龛中,诸神“目不转晴”地看着台面上的表演,比起人来,他们似乎要专注得多。
从以上描述中可以看出,中国戏台的特点之一是空间三面开放。而乡民请戏班演戏是为了酬神,最终是达到人神共娱的目的。据研究,戏台建筑三面开放的建筑型制,是保留了秦汉以来“随地作场”的演出习惯。中国戏曲起源于上古宗教仪式,而后期的民间娱神活动和百戏优乐也就有着扯不断的内在关联——戏台上的演出首先是为了酬神而举行的。
[此帖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12-11 8:55:35编辑过]

KeTiEhWy.jpg (13.34 KB, 下载次数: 204)

KeTiEhWy.jpg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顶一下支持,顶一下 反对,踩一下反对,踩一下 微信微信
2#
 楼主| 发表于 2003-12-11 08:41:28 | 只看该作者

彭溪古戏台

呵呵记性如此不好有些苦恼!!/晕倒
[此帖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12-11 8:46:57编辑过]

9VcYyRl6.jpg (17.85 KB, 下载次数: 186)

9VcYyRl6.jpg
3#
发表于 2003-12-11 08:41:37 | 只看该作者
图像有没有大张一点的啊?
4#
 楼主| 发表于 2003-12-11 08:48:45 | 只看该作者

彭溪古戏台


彭溪五里牌戏台
5#
 楼主| 发表于 2003-12-11 08:50:32 | 只看该作者
终于成功
不好意思

接下来请看全文!/摇头
6#
 楼主| 发表于 2003-12-11 09:00:11 | 只看该作者

彭溪古戏台

呵呵如下相片是傻瓜机拍的再经扫描呵呵有碍"观瞻"



中国戏曲是集唱、念、做、打、舞等综合表演的戏剧形式,它拥有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段。
彭溪戏台曾上演过京剧、越剧、昆剧、婺剧等,另外还有木偶戏。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前,彭溪几个地方的戏台演出剧种以京剧为主,五十年代以后大多演越剧。昆剧、婺剧和木偶戏偶有演出。木偶戏演出剧目以“三国”故事为主,如《空城记》、《火烧赤壁》、《单刀赴会》等。
在彭溪戏台上演的京剧剧目有《包公断案》、《西游记》等,剧团大都来自温州。
彭溪戏台上演的昆剧主要是永嘉昆剧(又名温州昆剧)。
彭溪中村戏台后台的粉墙上还留有丽水市新婺剧团当年写在上面的墨迹,有“盘丝洞、锦罗衫、嘉兴府收秦明、三娘教子、三岔口、乾坤带、神州擂、三姐下凡、金龙梦、楚宫怨”等剧目。
越剧委婉细腻、优美抒情的风格最受当地人的欢迎,《千里寻夫》、《状元斩母》、《五女拜寿》、《西厢记》、《梁山伯与祝英台》等都是乡民们喜爱看的剧目。

台上演得起劲,台下的观众人头攒动。戏台正对面的宫庙神龛中,诸神“目不转晴”地看着台面上的表演,比起人来,他们似乎要专注得多。



戏台成了小孩跳绳的地方


此地戏台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均建在宫庙之中,没有发现建造在宗祠中的戏台。究其原因,与当地古代家族财力薄弱有很大的关系。在泰顺,具有比较强的经济实力的家族,往往单独拥有戏台,如上面提到的新浦和筱村的吴氏家族。但像彭溪等地的古代家族由于经费不济,只好多个家族共同出资,将戏台营建在公共建筑——宫庙之中。这样,不仅能建起一座比较像样的戏台,而且常年请戏班演出的经费也可以得到保证。

中村戏台虽然规模不甚大,但也和内洋戏台一样,戏台的附属建筑很完备,专门建有观戏楼、戏班化妆室等。


车头戏台的藻井上还施有“八仙”彩绘,可惜在文革时惨遭破坏,时至今日更是模糊不清了。




彭溪戏台的屋檐均做成歇山式,显得很庄重。细部装饰主要表现在柱头斗拱和藻井上,柱头科斗拱大多有纹饰(平身科斗拱一般不饰雕刻),多为吉祥花草和瑞兽。戏台藻井有两种做法,一种是运用八面斗拱层层叠涩,斗拱多达八层。另一种是叠五层斗拱,然后顶上做成平顶式,平顶略施花格。

这张相片是从戏台看宫庙.
为什么要把戏台建在宫庙内?乡民们都说:“那是演戏是给神看的。”由此亦可见,神庙戏台与宗教有着割不断的血缘关系,神庙戏台上的演出活动与宗教活动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人们的禁忌心理贯穿着整个活动。


彭溪戏台的附属建筑非常完备,有别于筱村、新浦、三魁等地的戏台。彭溪戏台设有化妆间、观戏楼、乐台(乐队所坐的地方),还有供戏班居住的房间,几乎是一应俱全。彭溪现存的四座戏台中,可容纳观众最多的当数内洋戏台,观戏楼、天井以及宫庙的檐廊,可供七八百人同时观戏。

彭溪现存的四座戏台分别是内洋村戏台、中村戏台、车头村戏台、五里牌戏台。内洋戏台由古时的延福境(现富山村、富洋村)、延禧境(现内洋村、东风村)、延平境(现内洋、大湖)的林、唐、谢等家族建造。中村戏台由当时的太平境(现中村)、福祥境(现外村)、重兴境(现内村)的钟、林、曾等家族兴建。五里牌戏台由陈、林、洪、叶、潘等家族出资建造。车头村戏台很有意思,隔溪相望的两个村庄都叫车头村,分属于彭溪和福建福鼎。戏台由一溪相隔的闽浙两地的车头村共同建造。




[此帖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12-11 9:22:52编辑过]

7#
发表于 2003-12-11 09:06:18 | 只看该作者
呵呵,又是一篇很好的乡土文章,一泉兄可以把它刊在首页了!
8#
 楼主| 发表于 2003-12-11 09:12:59 | 只看该作者
呵呵
图片不好
不好意思
9#
发表于 2003-12-12 07:41:54 | 只看该作者
很好啊三川兄。图片虽不怎么精致,但萧条味还是很浓的,是去年冬天或今年初春时摄的吧?
10#
 楼主| 发表于 2003-12-12 09:03:13 | 只看该作者
呵呵
我真想大笑一番
不瞒您说,
扫描后已是鬼模鬼样
漆黑一片
没办法只好调了亮度和对比度
结果就成这样了
相片是前段时间拍的
宫内的建筑布局比较紧凑要拍戏台最好是能有广角
格兄去过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