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ign=center>民间艺术传承数百年
align=center><B><FONT face=黑体 size=+2></FONT></B><a href="http://www.zjol.com.cn/" target="_blank"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Times, serif">http://www.zjol.com.cn</FONT></A> 2004年7月13日 <FONT color=#0f3193>浙江在线新闻网站</FONT> <IMG src="http://zjnews.zjol.com.cn/gb/node2/node138665/node138751/node138764/images/00153875.jpg"></P>
>小时候村里演木偶戏得时节简直就是孩子们的节日,不仅天天赶场每场不落,而且要在最早的时间赶上舞台边最佳的位置。那时的木偶剧目名称和情节几乎都背诵如流了,大人小孩都是。</P><
>自己制作木偶是孩子们可后比手工比想象力比的考验,各自的木偶支撑后还要进行一场场会演,舞台、音响、道具一个不落!</P>
>有个想法,现在还有很多木偶戏艺人散在泰顺各地,还有文成等周边地区木偶戏班组团巡演的时候,一个村一个村过去,都有一定的路线,如果有空、有可能的话,可以以木偶做一次专题旅游哦,可以挖掘到很多东西,比如说木偶戏的发展延续、木偶艺人的生活状态、戏班的组织形式,还有一些村落的发展(记得小时候的木偶戏班来的时候,戏台都是临时搭的,当然有一些地方还是有戏台的,但大多都是一些规模较大的老房子才建有私人戏台),另外,我想还有一些地方的传说,另的地方不知道,在峰门,有一家大姓,夏姓,有自己的宗祠,还有好多关于夏姓先人,文豪公的传说。小时候听过很多,但记不清楚了,在记忆中和木偶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能还有戏班子排过专门的曲目(还有待考证)。</P><
>如果有人对这方面有兴趣,可以组织一下,不过千万别拉下我哦。</P>| 欢迎光临 中国廊桥网-廊桥论坛 (http://bbs.langqiao.net/web/)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