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8日至7月7日,文化古城苏州将迎来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8届会议的召开,这次会议除了审批世界遗产等常规议程之外,本届会议还增加一项“非常规”的议程:讨论世界遗产“不平衡”问题。这在过去是没有的。至2003年底,在《世界遗产公约》的177个缔约国中,有48个国家至今还未有景观上榜,65个缔约国拥有的世界遗产数目在3个或3个以下的前提下,中国却已拥有29个,显然是属世界遗产的大户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在为“一碗水端不平”的问题大伤脑筋,试图采取措施将重心从“世遗富国”向“穷国”转移。据有关专家推测,随着抑制“世遗不平衡现象”相应条款的实施,中国排着长队等待上榜的申遗候选地将受到较大的影响。加之,世界遗产委员会在2000年澳大利亚凯恩斯会议上,通过了《凯恩斯决议》,决定以“一刀切”的方式来解决世界遗产的“不平衡”问题:即限制每年申报总数,已有景观入选的缔约国每年只能推荐1个提名地,而没有景观入选的国家可以推荐3个。无疑这两道门槛对中国的申遗不利的。并且在中国以省为区划,这几年从重庆大足石刻、山西平遥古城和安徽皖南古村落的成功先例,以及“申遗”成功所带来的巨额经济效益,申遗的热情似乎大有一浪高过一浪的势头。例如平遥古城申报成功后,旅游收入从每年18万元猛增到500万元,黄山申报成功,旅游收入由每年数百万元增至2亿元。这些让人眼热心跳的数字使不少地方政府不惜一掷千金试图把“地方景点”变成“世界遗产”。据统计,到2004年3月为止,全国已有近百个项目申报世界遗产,有49处申请项目已被列入“预备清单”,是5年前的3倍多。今后,可以肯定这个数字还会大幅度的增加,“僧多粥少”的现象将会越来明显。现在让我们再把目光转回到浙江以及廊桥的申遗上来。| 欢迎光临 中国廊桥网-廊桥论坛 (http://bbs.langqiao.net/web/)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