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村一古宅日前倒塌,引发多方关注——— <BR>古村落保护何时“两头重”? <BR> <BR> 温州日报记者 周泽西 2005-06-22 </P>
> 睡梦中 明代建筑成废墟<BR> 6月19日,读者金先生致电“党报热线”说,永嘉县岩头镇芙蓉村有11间300来年历史的老房,在今天零点倒塌,这些房子是镇里规定不能拆建只能修理的。 <BR> 第二天,记者前往芙蓉村,在芙蓉古村落保护区内三星路事发现场,看到一堆已稍事清理的废墟。据邻近的悦来客栈女主人李女士介绍,倒塌的房子是一排二层古民居,是当地人称为“长堂间三退”古建筑的“后退”,也是芙蓉村最古老的建筑之一。房子倒塌的时间在深夜12时左右,当时下着很大的雨。 <BR> 说话间,房子未倒塌前还在里面生活的陈明安老人来到了现场。老人告诉记者,这些房子归8户人家所有,因为是危房,平时只有他一个人还在里面烧火做饭,但也不在里面过夜。当天晚上,老人正在倒塌房子对面的房子里睡觉,被巨响惊醒后,跑过来一看,自己的房子已经倒塌,所有家当都被压在里面,不算房子,损失就有500余元。陈明安还说,这房子是他祖辈留下来的,他也不是很清楚到底有多少年历史。村民陈敏说,去年,倒塌房子前面的一处房子起火,为了救火,村民将这排房子与整座房子连接的木构件锯断。否则,这次整座房子都可能塌掉。</P>
> 村民叹 保护发展难两全<BR> 这座古建筑的倒塌,令芙蓉村民们十分关注。村民陈碎勇说:“现在政府提倡搞旅游事业,我们村民是支持的。说老房子好,要加以保护,我们也同意。可是,现在村里像这样的房子还有不少,拆又不能拆,住又不能住,只能眼睁睁看着它们倒塌。同时,村里又不许盖新房子,像我有5个兄弟,只有老大老二以前建了房子,其他人都还住在老房子里。因为没有新房,年轻人连结婚都困难。”陈碎勇还说,现在村里的有钱人都住到瓯北、温州去了,只有经济条件不太好的还留在村里。 <BR> 还有村民反映,搞古村落保护和旅游开发,政府十分重视,但村民因为没有得到多少实惠,有些人对保护古建筑的意义并不是十分理解。古村落门票收入是用于公益事业,没有给村民带来实际的收益,去年村里每人只分到9.8元钱,所以村民们对保护古建筑比较消极,更关心的是居住条件改善等切身利益,导致古村落保护是“一头重一头轻”。</P>
>村民陈碎勇说:“现在政府提倡搞旅游事业,我们村民是支持的。说老房子好,要加以保护,我们也同意。可是,现在村里像这样的房子还有不少,拆又不能拆,住又不能住,只能眼睁睁看着它们倒塌。</P>
>古村落门票收入是用于公益事业,没有给村民带来实际的收益,去年村里每人只分到9.8元钱,所以村民们对保护古建筑比较消极,更关心的是居住条件改善等切身利益,导致古村落保护是“一头重一头轻”。</P>
>以上两段话成为问题的关键所在,我们同样有这方面的问题存在。。。</P>
>、、、去年村里每人只分到9.8元钱,、、、</P></DIV>
>心痛。</P>
>这不是心痛不痛的问题.实际就这样也没办法.</P>| 欢迎光临 中国廊桥网-廊桥论坛 (http://bbs.langqiao.net/web/)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