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廊桥网-廊桥论坛

标题: 云集谈影·风格、定型及其它 [打印本页]

作者: 还傻    时间: 2005-11-4 12:45
标题: 云集谈影·风格、定型及其它
< ><B>云集谈影<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B><B>风格、定型及其它<o:p></o:p></B></P>
< ><B><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B><B>关于摄影艺术创作的几点思考<o:p></o:p></B></P>
< ><B><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B><B>萧云集<o:p></o:p></B></P>
<P >许多艺术家都以追求自己的风格为目标。何谓风格?<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风格<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与<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定型<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究竟相距多远?新闻和艺术之间究竟应该是一种什么关系?<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幅作品获奖了,于是荣誉、地位随之而来,作者水平似乎一夜之间产生了飞跃。究竟应该怎样看待获奖与落选?摄影业余作者想些什么?究竟应如何加以引导?作为一个基层专业辅导干部,我常常思考这些问题。现在我把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提出来向摄影界的同行,老师请教,以来得到学习、提高。<o:p></o:p></P><B>—、风格与定型</B>:<BR>         <BR>    摄影家由于各自生活经历。立场观点,艺术素养,个性特征不同,在处理题材,驾驭体裁,描绘形象,表现手法和运用语言等各方面都有鲜明的特色,这就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但是我们现在所提倡的风格往往只流于表面的认识,很容易被曲解,甚至实质趋向于定型,这实际上是扼杀了摄影家的艺术生命力。试举美术界的例子:著名画家贺友直先生五十年代创作了一部连环画《山乡巨变》,这部作品由于深入生活,广泛收集了湖南农村的素材,再加上作者本身深厚的艺术功力,向人们展示了农村变革中栩栩如生、各见特色的人物形象,毫无愧色地荣获全国第一届连环画作品评选一等奖,一直被后来者推崇为连环画艺术的光辉典范。同时贺友直先生独有的线条运用,画面处理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形成了鲜明的风格。可是文革期间贺先生出了几本连环画却叫人大失所望,画中的人物只有靠衣饰才分得清他们的身份,每人面部看去似乎都是同一父母所生,难道这也是所谓的风格吗?我十分惊异。不少画家,到了晚年都是一个框子里作画,熟门熟路,没有什么突破,却冠之以“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云云。在我看来,有些画家所形成的根本不是风格,而是一种定型,是长期积聚而成的习惯模式。定型是阻碍艺术创造力的绊脚石,它与风格根本不可同日而语。粉碎“四人邦”以后,贺友直先生根据鲁迅小说绘制了创新之作《白光》,他以自己对作品的深刻理解,着力于揭示主人公内心世界,把一个落第秀才内心交替出现的希望和失望的复杂心情,刻划得入木三分。在意境的再创造上,画家没有默守其《山乡巨变》中擅长的白描技法,而是勇于探索,根据小说内容和风格的需要,恰当地运用了传统的彩墨画技法。在人物划上,画家做到既不脱离原作规定的内容,又加上合理的“制造情节”开掘了原作深刻的悲剧性内涵,一反过去的面貌,却又不失昔日风采,这就使他的艺术有了新的境界。《白光》荣获全国第二届连画评选一等奖,得到很高的评价。因而我觉得对于风格,不能仅仅从表面形式去寻求,而应在实际创作中不断丰富、发展,风格也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比如一部《红楼梦》,分别让两个导演,两批演员去创作,表演,必然各人都会演出自己的理解,表现出不同的艺术形象。贺友直先生说:“对同一个作家的不同作品,在创作时也应根据作品不同的主题内容,采取不同的处理手法和形式去表现它……以达到成功地表达主题的目的。”“如周立波同志写过主题、风格、情调迥然不同的《暴风骤雨》和《山乡巨变》,总不能因为是同一个作家的作品,就以《山乡巨变》的画法去画《暴风骤雨》;......"从电影艺术表演来说,最高境界是每个演员都要感受角色的感情,艺术家要生活于角色之中,许多演员为此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如刘晓庆,她曾经同时扮演三部影片中的三个不同性格的人物.上午拍《小花》中翠姑娘平静的死,下午拍《婚礼》中盛敏哭得不象人样.情绪还未转过来,晚上又去拍《瞧这一家子》在那里疯疯癫癫地笑。她作了很多努力,也就是得了广大观众的赞美,如果她也和一些肤浅的演员一样,每次表演都是漂亮的自己,观众又会怎么看呢?艺术表演要求变化,最忌定型的本色表演。刘晓庆说:“美是各种各样的,人的性格也是各种各样的,在银幕上的形象也应该如此。”“我希望我能脱胎换骨地塑造一个个人物,我不要重复过去的形象和手法,我不要在新的角色里看到过去角色的影子!...." <BR>我想这些对于我们摄影家如何突破自己应该是很有启发的。<BR>      <BR>    在我们摄影界,有些人认为:你有风光擅长的,就不一定会有人物、风情。拍农村题材擅长就不一定会有城市题材,惯用一种用光方法,一种表现方式,彼此分得十分清楚,还自以为这就是“风格”。风光摄影家邵家业是全国人像摄影学会理事,有些人就感到惊奇;他不是有风光的吗?怎么也有人像呢?英国女摄影家梅伦的作品中出现“高艺术摄影”“动态人像”两种创作方法,就有人称之为“双重风格的摄影家”。我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狭隘地理解风格呢?贺友直先生说过一句很平常的话:“画画,画到后来,就是画修养”。我们摄影又如何?我认为一个真正的摄影家应该要有所追求,尽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全能型”的人才,而不要以为自己有了什么“风格”沾沾自喜,“全能冠军”才应该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的加强修养,突破自己,才能不被“定型”所束缚,在不断完善中探索,创造,真正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BR ><BR >————续下
作者: 还傻    时间: 2005-11-4 12:46
<STRONG>二、抓拍与摆拍</STRONG>:<BR>       <BR>    抓拍与摆拍两种创作手段,至今还有人经常争论不休。我自己过去一直认为摆拍没什么名堂,抓来才是硬功夫。一直到我拍《海的岁月》,才有了较深的体会。那是冬日一个晴朗的午后,我偶然看到一个老渔民坐在屋子的台阶上,他那忧郁的精神,饱经沧桑的脸庞吸引了我。<BR><BR>    为了不至于让他发现,我对看另一个等距离的方向对焦,然后迅速转身拍了一张。因是抓拍,来不及考虑构图、光线、环境,只凭一种直感,镜头也有发虚。由于在后期剪裁,放大时作了较大的加工,人物总的情绪还是真切而自然的,但存在很多不足。事隔一个多月,我认真分析了照片以后再次去找这个老人,在光线、背景上下了一番功夫,他也很乐意配合我,可无论怎样启发、导演,他的脸上再也没有当初的那种表情了,而且那些花白的胡子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刮去了。后来我又专门去找这个老人家拍了多次,结果都是一样以失败告终。1984年我在浙江嘉善县城乡贸易交流大会采访一位养羊专业户,运来的羊肉大多丢在地上,人们乱哄哄的,东一堆,西一堆,很难拍到理想的照片。我和陪同采访的同志叫供销社的职员将羊肉搬到桌上,请人们排队不要拥挤,这样一方面维持了市场的秩序,同时也很自然地形成了理想的构图。在这个“摆市”的基础上我进行抓拍,终于得到一张理想的照片,被《浙江日报》和《中国青年报》用较大篇幅刊登。这就关系到新闻照片能不能“摆布”的问题,我个人认为象这种合理,真实的现场处理有不同于摆布、重演(诸如战斗、救火、救灾那一类的假新闻照片)因而也是允许的。<BR><BR>    1985年十号台风来临之际,我在抗台第一线拍摄了《书记和我们在一起》先后在《中国日报》、《中国青年报》比赛中获最佳奖、优秀奖,在这突发性的新闻事件中,是不允许有任何“摆布”的,摄影者只有靠平时的功力,迅速地记录下动人的场面,没有时间作任何多余的考虑。我的另一幅入选香港摄影学会第四十二届国际摄影沙龙作品《粒粒皆辛苦》也是在县内渔村拍影的:一位老农在米箩旁逗着小孙子,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夕阳泻下一道余辉,光线非常美,可是背景杂乱。我请这位老人家移了一个位置,再让他象原先那样逗小孩玩,等他们情绪比较理想时,我一口气拍了十几张。再选出最理想的一张放大制作。从以上这些例子可以看到,抓与摆各有利弊。有时抓拍可随机应变,有时摆拍可弥补不足,有时又可互相补充,都是可利用的创作手法,何必互相排斥呢?要强调的是,新闻作品必须真实,原则上不应摆布。而艺术作品,则完全可以事先构思,找模特儿进行“摆布”加工。在艺本创作中“抓抓摆摆,摆摆抓抓,抓中有摆,摆中有抓”是十分可取的。”“艺无定法”,一切看效果,可以不择手段,这是我从事美术创作时用的思想。我认为在摄影艺术创作中也同样是适用的。<BR><BR line-break"><BR line-break">续下————
作者: 还傻    时间: 2005-11-4 12:46
<STRONG>   三、新闻与艺术:</STRONG><BR>    <BR>    我国摄影事业起步较晚,一些影展比较重政治内容,忽视艺术质量也是客观存在的。究其原因将新闻摄影与艺术摄影混为一谈比较明显。<BR><BR>    当然,新闻与艺术完美结合的作品也不少,但我认为新闻摄影也是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与艺术摄影应该有区别。新闻照片首先必须有新闻价值,这是第一位,至于艺术性,是作者在摄影过程中素养的集中体现。有时艺术性有些欠缺,恰恰给人一种真实的现场感,并不需要过于强求。艺术作品,则首先要从艺术角度去衡量它,作品本身的新闻性,事件性是第二位的。我们现在回过头来看看文革几年全国影展的一些作品就很清楚,有些“作品”纯粹是为了配合政治口号拍摄的肤浅之作。再看看近年几届国际影展入选的一些朝鲜作品,也可以窥见这种痕迹。但总的来说这几年还是有了较大变化,全国、国际,影展普遍重视艺术质量了,展现了我国艺术摄影水平的提高过程。<BR><BR>    观念的混淆,也直接影响我们现在一些影展的评选工作,如十四届全国影展评委之一朱羽君同志谈到金牌奖作品《士兵》时说:这幅作品影调杂乱,不能算是上乘之作,但是人们原谅了它的不足之处,就是因为它表现了时代精神,开拓了军事摄影领域。现在对于全国影展的评选方式摄影界有很多争议,我认为如果不从一些根本的观念上改变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也就无法提高摄影在艺术界的地位。我们都知道,摄影艺术在中国萌芽,初兴时,就处于受嘲笑的地位。“有人说:“凡是摄影者,必是低能儿。”“摄影太容易了,无论何人,五分钟内就可学会”我国编写的《艺术概论》包括了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等门类,唯独没有提及摄影一个字。我原来从事美术专业工作多年转向摄影创作之后,同行开玩笑说:你们是美术上搞不出名堂,图方便吧!摄影那玩艺儿咔嚓一下太简单了!当然,说这话的人没有考虑到,画家与画匠,摄影家与摄影匠之间的区别(美术界徒有基本功的庸才也是大有人在),但是也值得我们深思,为什么人们瞧不起摄影?摄影同其它姐妹艺术一样,同样需要遵循艺术创作的规律,深入生活,探索深刻的主题,摄取生动的画画,揭示生活的典型形象,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画画,可以在家里依靠平日积累的素材进行不断地加工,摄影却不能。从构图各种艺术处理,仅在按下快门的瞬间见效,这是很不容易做到的,有一位摄影家说得好,“美术用的是加法,而摄影用的是减法。”绘画是一笔笔在画布上加出形象来的,而摄影必须从纷杂的形象中创造自己的世界。” “成如容易却艰辛”我们不能不珍视自己的劳动。因此,提高摄影的地位,就必须更深入地研究摄影艺术本身的规律,把新闻和艺术区别开来,重视摄影艺术水平的提高,使作品无愧于时代。<BR line-break"><BR line-break">续下——————————
作者: 还傻    时间: 2005-11-4 12:48
< 12.75pt"><B>四、获奖与落选:</B><BR><BR>    我国摄影界这几年空前活跃。各类摄影比赛,摄影展览日益频繁,真叫人有应接不假之感。但是也渐渐出现了一些为比赛而拍照,为获奖而摄影的热潮,其结果是叫人迷茫,也令人担忧。当然,影展、影赛评奖是活跃艺术创作,发现,培养人材的重要方式,其积极性应当给予肯定。一幅作品获奖也许会给作者带来各方面的变化,提级,评职称,入会等等,但是真正的好作品并不一定就会评上奖。 如果说一获奖就以为自己了不得。那就是一个悲剧了。摄影还有一种区别于其它艺术的特殊现象,它不排除“成功”的偶然性。甚至一个不大懂摄影的人有可能碰上“运气”而获奖。这容易使那些不知底细又想寻找捷径的人产生错觉,也恰恰是这一点,常常成为人们贬低摄影艺术的口实。如电影《女局长的男朋友》中描写一个青年无意揿快门,竟得到一幅跳水救人的照片,在一次摄影艺术展览中获了首奖。这就成为人们取笑摄影家的材料,这是非常突出的例子。再如十三届全国影展中获金牌奖的《主人》,从各方面着的确是一幅好照片。可是在这五年前,全国美术展览一等奖作品《主人》早已问世,后者又是无过之而有不及,是否会给人一种抄袭之嫌呢?摄影艺术创作如果不走一条自己的道路,投机取巧也许能一时获得一些荣誉,但是经不住时间的考验,也就怪不得人家指责为“低能儿”了。<BR><BR>    在摄影艺术创作中最忌模仿,可正是由于揣摩评委心理,一心想获奖,全国、国际影展中出现的各种雷同比比皆是,第四届国际影展评委沈延太说:我看过一万多张来稿,其中拍喇嘛的照片就有上千张之多,有些人是为拍喇嘛而拍喇嘛,就是偶然获奖又有什么思想,艺术水平吗?<p></p></P>
< 12pt; TEXT-INDENT: 12pt; LINE-HEIGHT: 12.75pt">美国著名风光摄影家李元先生说:在一些比赛中,内涵太深刻的作品往往难以讨好,因为评委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决定大量作品的命运,对作品的内涵难得有仔细品味的余地。”他认为摄影创作的出发点应该是个人的感受,而不能单纯是为了找出路,一心只考虑如何才能入选、获奖。他说:“我并不反对参展、参赛,但作为一名摄影家总应该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追求。”让我们应该学会用自己的眼光去分辨什么是真正的艺术作品,而不能仅仅被某些“获奖”的光环所迷惑。(当然也并不是说获奖都不是好作品,任何事物都应该是相对而言的)这几年我自己也得了一些奖,兴奋之后冷静下来,是一阵可怕的空白,真正好的作品有几张呢?想想“世界摄影十杰“,他们每年以入选国际摄影沙龙二、三百张的成绩取得殊荣,与之相比,我们都作了什么努力呢?有什么理由自满呢?影展、影赛评选,由于数量限制,总有一些作品要落选的。有些作者要么伤心气馁,从此一蹶不振。要么坐井观天,自以为是,以为评委不识货。我觉得还应该一分为二看待这些问题,关键在于提高自己的修养,认真总结失败的原因。找出差距。总之,作为摄影者,我们应该正确对待获奖与落选,重要的是刻苦自励,自重自爱,多奉献真正的好作品给社会。</P>
< 12pt; TEXT-INDENT: 12pt; LINE-HEIGHT: 12.75pt">续下————————<p></p></P>
作者: 还傻    时间: 2005-11-4 12:49
< 12.75pt"><B>五、专业、业余与创作态度</B>:<BR><BR>    初学摄影的业余作者常有这样的心理,拍得一张清晰的照片就很高兴。许多看照片的人也常这样说:哦,这张照得真清啊,似乎“清”是检验一张照片优劣的标准,而这些照片除了“清”以外,几乎没有什么经得起看的地方。其实“清”是一幅摄影作品技术方面最起码应该做到的。<BR><BR>    况且,有些作品为了艺术效果故意让它不“清”也多得很,许多业余作者认为没有什么可怕,认为专业人员条件好,名山大川到处走。事实是有些人到了名山大川也是空手而归,因为归根到底,还是自身的艺术修养问题。摄影艺术是对生活中美的搜寻,是对生活洞察力的表现。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说“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这几年,我们苍南县一些业余作者立足本地,拍摄了一批带着浓厚乡土气息的作品,其中一些还在各级展览比赛中获奖。这就说明生活中处处蕴藏着美,就看如何去发现。王文澜同志说得好:“专业工作者条件好,但是难免会有一种惰性,而业余作者一无所有,也就没有什么束缚。想上全国影展怎么办?扬长避短,你拍你的大人物,我拍我的小人物。要拍自己能拍而别人不能拍的地方。”业余作者特别接近生活,许多长处是专业无法代替的,因而,作为业余作者最重要的是不要自暴自弃,而是要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也有些业余作者老埋怨照相机:人家专业的照相机拍出来不用说就比我们强,什么广角,长、变焦一大套,我们的海鸥4A拍什么艺术创作呢?当然,条件好是好事,可是,有时也起反作用,我原来使用120雅西卡照相机,后来换成玛米亚RB67型,条件好了,可是照片少了,玛米亚挺笨重的,有时就懒得背出去,再说结构复杂,拍一张片子哆哆嗦嗦的,倒不如普通照相机灵活。镜头附件多了。有时还不知用哪个好,有时一考虑用镜头,拍摄的机会就错过了 ,不少专业工作者有这个体会。而用一般的机子拍出名作的例子,在我们摄影界已是屡见不鲜了。丽水很多同志在全国、国际比赛中获奖的片子都用海鸥4A、4B拍摄。吴品禾同志的一些代表作也是同样,王曙同志的《我的手最干净》、《病人得救了》也都是用很普通的国产机拍摄的。重要的不是照相机,而是照相机背后的人本身。<BR>    <BR>    一个人的艺术水平是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的,正像植物,肉眼看不见它的生长。只有多思、苦练,才能渐渐有所长进。王曙同志在温州影协的一次会议上谈到自己的体会:真正的摄影家应该有两架照相机,一架在手中,一架在脑子里。你看别人作品的时候,要想想别人拍照片的这种情况,你遇到拍不拍,你怎么拍。”王曙正是以这样的态度,拍出了一批佳作。风光摄影家邵家业的创作态度也是非常认真,严肃的,他到苍南创作,每天四点半起床出去一直到太阳光线没有趣味了回来早餐,晚餐时间正是太阳落山的黄金时光,他晚上七点才回来。有次遇上台风天气,他将雨伞给了照相机,全身淋透,在雨中等待出现阳光的瞬间。他就是这样日积月累掌握了光线,气候等一整套规律,这也正是为什么普普通通的景色,到了他的胶片上就是特别引人注目原因所在。<BR>    <BR>    1989年冬,我参加浙江日报摄影会议,后来到诸暨进行了三天采访,有两件事给我印象很深:丽水吴品禾同志要拍摄西施故里浣纱女的照片,可惜要拍摄的对象穿着草绿军装。吴品禾请同行的同志下去“硬磨”,硬是说服了那个女同志在人来人往的大桥下面穿着羊毛衫拍摄,做工作过程花了很多的时间。在另一次拍摄中,也是这些同志往模特儿身上抹泥巴。我想了很多,这样的创作方式暂且不论,我们过去拍摄,哪儿有这种态度、这种精神呢?也许正是由于这样的创作态度,丽水的摄影才出了一大批人才。<BR> <BR>    有人说,电影是“遗憾的艺术”,摄影也同样,有什么瞬间的机会没有积极争取,会给自己留下终身的遗憾。1983年打击刑事犯罪活动公判会上,一个老人家由儿媳搀扶着挤到前面看他就要处决的儿子,老泪纵横,那个场面我至今不能忘怀。可当时我就是有顾虑,不理解我的人会不会指责我站在反动立场上呢?一犹豫贻误了时机,眼睁睁一幅佳作失去了。事后我想,如果这幅作品仔细推敲一个题名,不是能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吗?而失去的却再也不能回来了,这是给我的一次教训,这也可以说是摄影态度的一个方面吧。<BR>  <BR>    我拍过一幅表现矾井工劳动的照片,对画面处理自以为很满意。香港摄影家——英国皇家摄影学会高级会上莫北权先生来苍南时我向他请教,他只是简单地说:只要一个头部就够了,其它东西有什么作用呢?没有作用都不要。这使我想起一位画家写到日本指挥家小泽征尔先生在中央乐团排练时要求小提琴手把弓象刷子一样轻轻地刷过去。简简单单一句话,其中包含了深刻的艺术道理。<BR><BR>    一切文学艺术都是相通的,摄影要经常学习姐妹艺术、美术、音乐、舞蹈的理论和实践都可以吸收,作为摄影艺术创作的养料。看一场电影,这个画面好不好?为什么好?为什么不好?从舞蹈的造型到音乐会的会灯光布置,都可以学到艺术创作中带规律性的东西,要善于把这些处理方法学来,应用自己的创作中去。<BR><BR>    摄影的治学之道,不在其内而在其外。<BR><BR>                                         一九八七年十一月<p></p></P>
< 12.75pt">    (此文参加全国第二届中青年摄影创作理论研讨会,1990年获文化部当代摄影艺术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奖)<p></p></P>
< 12pt; TEXT-INDENT: 12pt; LINE-HEIGHT: 12.75pt"> <p></p></P>




欢迎光临 中国廊桥网-廊桥论坛 (http://bbs.langqiao.net/web/)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