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廊桥网-廊桥论坛

标题: 云集谈影·纪实摄影应该强调精品意识 [打印本页]

作者: 还傻    时间: 2005-11-4 12:54
标题: 云集谈影·纪实摄影应该强调精品意识
<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 </P>
< >萧云集<o:p></o:p></P>
< ><FONT face=宋体>在两年前的浙江省摄影理论年会上,我提交了一篇有关纪实摄影的《从</FONT>“<FONT face=宋体>谢光辉现象</FONT>”<FONT face=宋体>谈起》的论文。我的主要观点是认为目前某些报刊有个错误的导向,似乎只要给你一个傻瓜机,人人都可以成为纪实摄影家。我们浙江的谢光辉是一个很优秀的纪实摄影家,可是他的作品也有很多败笔</FONT>——<FONT face=宋体>包括他的一些获奖作品.他的许多优秀作品都符合美学原则,而他的一些失败的照片通病是太随意,走向了</FONT>“<FONT face=宋体>自然主义</FONT>”<FONT face=宋体>。</FONT><BR>      <BR>    <FONT face=宋体>由于有些摄影报刊对他的作品盲目地加以全盘肯定,结果产生了一种误导.误导对于有自己个性和分辨能力的摄影家来说影响不大,但是对于初涉摄坛的广大摄影爱好者来说,这就是他们的不幸了,这要使他们浪费多少精力和财力,要让发烧友们多走多少弯路?这就要负责任了。纪实摄影要有艺术性,其实在大家的潜意识中都有这个观念,可是在理论上许多人却要贬低它,忽略它,甚至把它相对立,这是不恰当的。</FONT><BR><BR>    <FONT face=宋体>纵观中外纪实名作,我们可以看到,它们之所以成为精品,是倾注了摄影家智慧和心血的结晶。吕厚民的《欢送志愿军归国》,画面构成非常严谨,符合美的原则,试想如果作者拍摄时不讲究艺术处理,只是随意记录的话,恐怕成不了精品。吴印咸大师的《白求恩大夫》和许多老一辈摄影家的杰作都是如此。摄影创作的独幅画面(一般性而言)仅只一瞬,真正是瞬间艺术,它要求在画面的造型上掌握恰当的尺寸。一幅经得起时间长河检验的优秀之作,都具有艺术的魅力,纪实摄影一直是艺术摄影中的一个主要品种,许多精品流传下来,正是由于它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很完美,才会令人产生一种过目难忘的震撼力。</FONT><BR>     <BR>    <FONT face=宋体>我和秋杭同志讨论过《天葬》,薛华克六上西藏,和藏民同吃同住,拍到了很好的照片,但是一个缺少素养的摄影者,就是让他带上最先进的器材,也不可能拍好。艺术家需要良好的素养,不能说付出了劳动就能获得。</FONT><BR>     <BR>    <FONT face=宋体>艺术上的成功,正如一个农民天天在生活中间,他并不能成为一个作家一样;可是一个优秀的作家,深入生活,就能创造出成功的艺术作品。有不少人在文革时期拍摄了照片,而李振盛的文革摄影作品之所以能成为精品,很大的程度取决于艺术的提炼,从他的作品中可以感触到摄影家的艺术修养。</FONT><BR>     <BR>    <FONT face=宋体>看了陈复礼先生和周国强的</FONT>“<FONT face=宋体>纪实作品</FONT>”<FONT face=宋体>,又听了一些同志的发言,感触很深。陈大师的艺品和人品都是很高的,我从小就很崇敬他,这几年多次看到他的幻灯片和感受到他谦虚的治学态度。但是从来就没有听到过有谁批评过他的作品。出于尊敬和礼貌是好的,但是听到一片不切实际的赞扬声,我感到不安。陈大师的风光和纪实作品中有许许多多的精品,但是也有几幅画面一般。我想,如果不注明是大师的作品,参加影展也许还会选不上。我们同样应该以科学、严谨的态度来对待名家的作品。如果大家都有同感的话,恰恰证明了我的观点,纪实摄影是需要艺术性的,纪实摄影是难的,不是人人都可以拍好的,精品与平庸常常是毫厘之差。周国强的作品给我的印象也是如此,有很多是好作品,但也不乏随意的平谈之作.他的《大学生卖报》、《三峡移民过年》是其中的力作,正是由于这些作品具备了较完美的形式和内容的统一,才成其为精品,这两幅作品在国展中人选,也说明了艺术性的重要。</FONT><BR>     <BR>    <FONT face=宋体>纪实摄影不是不需要艺术性,而是应该加以强调。树立一种精品意识,纪实摄影才能走出误区,产生一种正确的导向作用,才能够在现有的基础提高它的档次。</FONT><BR>     <BR>    <FONT face=宋体>当前纪实摄影创作存在着非艺术、非技巧性的倾向。我认为,这次理论年会我们首先应在纪实摄影到底是不是艺术达成共识,否则,我们的讨论将无从谈起。如果说,纪实摄影只是一种记录现实生活、反映社会的一种表现形式,那么,中国当今纪实摄影的现状,无论从创作队伍上讲,还是从传播规模上看,都是空前的繁荣。如果说,纪实摄影是一种艺术,我以为,就目前的现状而言,存在着较严重的非艺术非技巧的创作倾向。从纪实摄影的功能和特性上讲,关注人生,记录生活,反映社会,这是纪实摄影的本质,但它又是视觉艺术大家族里的一个门类,它必须以艺术的表现手法为载体,向社会传播知识、文化、信息和美感。这是任何艺术都必须遵循的</FONT>“<FONT face=宋体>寓教寓乐</FONT>”<FONT face=宋体>的宗旨。</FONT><BR>     <BR>   <FONT face=宋体>而现在为数不少的纪实摄影作品,比较严重地偏离了这个宗旨。<o:p></o:p></FONT></P>
<P >        <FONT face=宋体>(本文系</FONT>1994<FONT face=宋体>年全国摄影理论年会发言稿,后发表于《中国摄影报》)<o:p></o:p></FONT></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o:p></o:p></FONT></P>
作者: 清华恒信    时间: 2006-7-14 10:11
有道理,人人都有这份心就好了。




欢迎光临 中国廊桥网-廊桥论坛 (http://bbs.langqiao.net/web/)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