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在泰顺的短短数日,寻找到的不仅仅是形态各异,精美绝伦的廊桥,还有当地人朴实的笑容。每天都会有很多人帮助我,为我指路,带我寻找,甚至领我去家里吃饭。他们,成为我在这个寒冷的春季,走过一个又一个地方的最大动力。</P>
> 本报特派记者田田/文并图</P>
> 对廊桥,我始终不明白,为什么那些横跨在一条小溪上,红色斑驳,饱经风霜略有些倾斜的古桥,会成为摄影师们关注的焦点?当集市的喧哗只留下风声水声时,渐渐变得浪漫的廊桥,适合成全一种命运的邂逅,这些经廊桥衍生的爱情故事,也为廊桥增添了些许神秘。</P>
> 经济发展和文物保护这两者之间,是长久以来的矛盾。经济落后的地方为了寻求发展,大兴土木建设现代化是好事,却往往以舍弃当地传统文化为代价。</P>
> 或许,在一些人眼里,相比报表数字,财政收入,一座天天见日日看的小廊桥算什么?在泰顺的几天里,几乎很难看到20多岁的年轻人,听说都去了大城市挣大钱。而当地传统的木偶戏,已渐渐失传,更没人肯继承学习。</P>
> 说目光短浅似乎有些过分,但是几十年后,在未来的寿宁或者泰顺,是否会有人感叹缺少了本地独有的文化?有得必有失。只是,这得失间的比例,显然还有待有关部门好好斟酌。</P>| 欢迎光临 中国廊桥网-廊桥论坛 (http://bbs.langqiao.net/web/)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