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闽东北木拱廊桥造桥技艺的传人,郑多金的造桥技艺被录入省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年已七旬的郑多金对于传人深感头痛,此次跟他学艺三年的弟弟郑多雄初出茅庐在“张坑桥”新址显显身手,老人对这四十出头的弟弟也格外关注。从80年代末开始寿宁城关的“升平桥”被县里确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后,经县文化工作者不断推动,至今寿宁有6座廊桥申报国家级文保单位,使这一至今全国仅存100多座的民间艺术文化瑰宝得以发扬,著名桥梁专家唐寰辰、上海交大、清华大、南京大学、厦门大学的有关专家、教授先后到实地考察并将其称作“山地人居文化遗产”。此次“张坑桥”的异地搬迁在寿宁是第一次,标志着文化遗产的保护保全从被动转为主动。拆桥建桥,暮年的郑多金又有机遇一展传承的古老技艺,再圆廊桥旧梦。他说,明年他又会去浙江泰顺造桥。</P>
| 欢迎光临 中国廊桥网-廊桥论坛 (http://bbs.langqiao.net/web/)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