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廊桥网-廊桥论坛
标题:
[泰顺民间匾额故事]会魁
[打印本页]
作者:
天文绿蛇
时间:
2006-7-11 14:40
标题:
[泰顺民间匾额故事]会魁
<p>
NcWtkzJ4.jpg
(18.41 KB, 下载次数: 16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泰顺民间匾额故事]会魁
2006-7-11 14:37 上传
<br/>高启新/文 周咸俊/摄</p><p>这是泰顺清代仅有的3位进士之一潘自疆(又称潘士疆)所立的一块匾。他的弟弟潘其祝于30年后的1890年再度折桂,昆仲两人为潘家乃至泰顺自明以来萎靡不振的科举制造了神话,以致百年来,有关他们的各种传说一直在坊间流传。</p><p>此匾一直悬挂在县城东外的潘氏宗祠,与当年兄弟俩读书的“进士第”相距不远。作为大姓的潘家,明洪武年间从处州宣平上坦迁至罗阳后,十几代人一直做着科甲蝉联之梦,如此结局也算是修成正果。兄弟俩生长在一个极为风雅的家庭里。祖父潘浦渴求山城文脉的复兴,舍资修缮城南的文祥塔,行善积德的家风一脉相承。到了其父潘庭,这位贡生出身的浦江训导、永康教谕在持家教子上更胜一筹。“庭无杂客门前掩,地有余闲竹遍栽。曲槛偶因延月坐,晓窗都为看山开。题签插架书千卷,抱瓮浇花日几回。渐觉阶除生意满,春风依旧赋归来。”这首以自名的斋园“二分竹精舍”为题的诗很有一种闲云野鹤、悠然自得感,在这样的家庭环境里成长起来的潘家兄弟,为“指顾曲江开宴日,帽檐斜压杏花肥”的人生际遇埋下了伏笔。</p><p>潘自强在搏击功名的途中正值国难当头,内忧外患,国力日渐衰败。作为学子也只有进阶仕宦之路,方可报效国家。他是在咸丰九年(1859)已未科乡试中式第86名,于咸丰十年会试中式第3名,朝考二等12名,钦点户部福建、云南司主事。据统计,清咸丰年间,温州府共中举人14名(永嘉3人、瑞安7人、平阳2人、乐清1人、泰顺1人)。潘自强的会试与朝考成绩都很优秀,匾“会魁”当指其会试中第3名。落款是“钦命大总裁太子少师协办大学士周祖培,钦命大总裁吏部尚书稽查坛庙大臣全庆,钦命大总裁礼部尚书兼署兵部尚书朱导,钦命大总裁署吏部右侍郎军机大臣杜翰”。时间是“大清咸丰十年(1860)孟秋月吉旦”。题款者是当年的主考官,按清例,大总裁(主考官)需由内阁学士或六部尚书兼任,这4位尚书均为当时咸丰的重臣。</p><p>非常有意思的是,一年之后他们的命运却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卷进了“辛酉政变”的大漩涡,周祖培和杜翰各代表着两个不同的利益集团开始了较量。此后两人的结局有天壤之别,周祖培以拥戴有功受到慈禧嘉奖,6年后善终于任上;杜翰本也与肃顺等一道要身首异处,看在他的父亲杜受田是咸丰恩师的份上,被发配新疆戍边去。</p><p>潘士疆作为一名意气风发的新科进士,请座师们题匾光耀门楣,本也在情理之中,只是政治上的风云突变始料不及。看着挂上去不到一年的匾额他多少有点尴尬,但座师受难,门生岂可过河拆桥?我想,假如他当时为避嫌挖去“杜翰”两字,或是抹上一层白灰,那么今天我们也许就看不到这方完整的匾了。</p><p>(温州日报 2006年07月11日)</p>
欢迎光临 中国廊桥网-廊桥论坛 (http://bbs.langqiao.net/web/)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