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351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廊桥人物】主绳代代传,不让廊桥成“遗梦——记屏南黄家廊桥技艺的第三代传人黄春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7-26 22:54:1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参与万安桥重修之后,黄春财成为了主绳。

黄春财(中)在传授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

主绳,源于木工“绳墨”一词,在廊桥营造中,指挑大梁的师傅。建好的廊桥,主绳和副绳的名字都会连同建造时间一并刻上,关乎责任和声誉。在屏南县,有个代代相传的廊桥家族,命运与廊桥同兴衰。如今,他们已牵起近20人的队伍,传承着廊桥营造技艺,也延续着成为主绳的骄傲与梦想。

当上主绳,廊桥师傅的骄傲

一代代廊桥建造师们,都有一个当主绳的梦想。

上世纪初,屏南人黄金书师从当时知名的木拱廊桥师傅卓茂隆,一边学习,一边造桥。虽然跟着师傅,他在建瓯一带建了很多桥,可师傅徒弟众多,要成为主绳,他面临着竞争激烈。

后来,一场大病让卓师傅无法继续造桥,大多徒弟悄然离去。黄金书留下照顾,并把师傅带回家乡。卓师傅感动,决定用另外的方式倾授毕生所学。“我以后可能不能教你建真桥,你把筷子拿来。”卓师傅言罢,娴熟地将筷子搭成了一座简易廊桥模型。就这样,以搭模型的方式,卓师傅把技艺传给了黄金书。

此后,黄金书在闽东北一带修桥营生,并把两个儿子黄生富和黄象颜带在身边学艺。1932年,始建于宋代的长桥村万安桥重建,黄金书令两个儿子尝试主绳,一人主建一半。建成后,黄金书发现,黄生富修建的一边矮了五六厘米,预言“将来如果会坏,就会是这边先坏”。果不其然,1953年,由黄生富主绳的一边,被洪水冲毁了两跨。

黄春财是黄家廊桥技艺的第三代传人。重修万安桥时,年仅16岁的黄春财早已跟随父亲黄象颜跋山涉水,到建瓯、顺昌、古田等邻县造桥建屋,学了不少建造技能。和父亲一样,他想成为一名主绳。

按照老传统,廊桥师傅们都用厚重的门板来画配件图。看到长辈们每次画图都如此吃力,又费工费料,黄春财想:能不能把配件图按比例缩小,用纸张来画图呢?当他交出图纸,并能顺利使用时,大家都惊叹不已。黄春财信心倍增,陆续将所有零构件和桥型设计图都用图纸画出来,整理出全国第一套木拱廊桥营造图纸。这一套图纸,也为后来这一技艺的抢救传承,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万安桥修好后,我当上主绳。在父亲的鼓励下,我第一次独自建造上圪桥。”黄春财回忆,他花了两个多月时间建好上圪桥,这不仅让他树立起独自建桥的信心,也让他走上了木拱廊桥营造和技艺传承之路。

一箱图纸,隐世技艺得重现

如今,80岁的黄春财已成为木拱廊桥传统营造技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这是我用了20多天制作,最近刚刚完成的拱桥模型,有没有觉得很眼熟?这可是依照《清明上河图》中的汴水虹桥复原出来的。”近日,记者来到黄老家中时,老人指着一座拱桥模型介绍道。黄老的家,像一个微型廊桥博物馆,随处摆放、形态各异的廊桥模型。

“差点失传啦,幸好有一箱图纸!”黄春财感慨道。

原来,由于历史原因,廊桥建造中断了30年。直到2003年1月,因国家文物局调研宁德市木拱桥相关课题,来到长桥村的万安桥调研时,县领导找到了当时已经67岁的黄春财老人。

黄春财说,以往技艺传承只能口口相传,徒弟学得慢。他学会图纸设计,把廊桥建造相关资料都用图纸方式保存,这让他得以迅速重拾旧艺,传承也更方便了。

正是凭着这一箱图纸,廊桥梦重新点燃。

从2009年开始,中国艺术研究院从1000多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中,选聘20多人为艺术硕士研究生导师,黄春财正是其中之一。

“第一次,当院方通知我要进行现场授课时,心里非常紧张,虽然知识都在脑子里,但要如何讲好、讲活,却要费不少心思。”第一次上课时,仅小学文化的黄春财,从木拱廊桥的历史演变、营造技艺和家族造桥的传承史等几个方面,为百余名大学生上了一堂深入浅出,却生动有趣的廊桥文化课,激起学生们的浓厚兴趣,获得很好的反响。“课后就有40多名学生过来找我,想要多了解这方面的知识,我很高兴与他们分享,特意将图纸拿出来一同观看,并为他们做了详细的介绍。”黄春财说。

如今的黄春财依然四处奔波,宣传廊桥技艺,赴北京录制《中国手艺》纪录片,到央视参加节目,赴台湾参加非遗大展,等等。

20人团队,想建更多廊桥

“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濒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技艺传承人数量的锐减,这可能会导致技艺失传。”中国非遗中心副主任郑长铃表示。

闽浙地区现存的近百座木拱廊桥,制作技艺传承了上千年,但由于城市化的加速、木材减少和现有建筑空间不足等原因,目前木拱廊桥营造技艺依然处于濒临失传的边缘,更危险的是传承人的减少。据了解,当前闽浙两省掌握木拱廊桥营造技艺核心技术的主绳木匠仅4人,其中福建2人,且都已年逾古稀,能“操刀”的仅黄春财一人。

目前,国家已加大对传承人的扶持力度,为每个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提供每年1万元的补贴,并且通过建立传习所等途径,为他们传承技艺提供平台。

一支约20人的廊桥营造队伍正迅速组建。近几年,黄春财将在外地发展的两个儿子黄闽屏、黄闽辉召回身边学艺,并从屏南、寿宁等地收了3个徒弟。此外,他继续坚持在中国艺术学院为数百名学生讲课授艺。

“我们这代传承人更要坚守这份技艺,也要跟上时代步伐。” 黄闽辉说,随着现代化发展的加快,对廊桥建造师傅的要求也提高了,他在钻研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的同时,也在报考建造师资格证。

目前,黄闽屏、黄闽辉都能独立建桥,挑起主绳重担,两兄弟分别被评为省级、市级非遗传承人,黄家还成立了黄氏家族木拱桥技世传习所。这一团队已先后修建了屏南金造桥、双龙桥、石井桥、百祥桥,寿宁登云桥,古田卓洋桥,蕉城鸾江桥等。

来源:福建日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顶一下支持,顶一下 反对,踩一下反对,踩一下 微信微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