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蓬安县,有一座至今保存完好的古代桥梁利溪廊桥。它位于利溪镇老场附近的小溪上,是连接利溪老场和综合街的通道。虽然现在其地理优势并不明显,但在古代却是集交通、市场于一体的交通要道。
“廊桥在当地称为米桥,顾名思义就是古时的米市场。”据当地老人讲,利溪镇在新中国成立前是阴历三六九逢场,由于当时陆路运输不发达,水运便成为货物的主要运输方式。而利溪场镇地处嘉陵江边,自然而然成为了河舒、罗家、兴旺等乡镇的物资集散地,因此生意兴隆。但小溪的阻隔无疑给客商贸易带来诸多不便,特别是夏季嘉陵江涨水,客商可以两岸对话,但不能进行物资交流,只好望水兴叹。清朝乾隆五十年(1786年),当地的几个大姓人家(伍家、林家、蔡家、姜家)便组织村民投资投劳,聘请能工巧匠修建了米桥(廊桥),连通利溪场镇及对岸。清朝同治年间(1862-1875年),分别在另外两条小溪上修建了粮食桥和萝卜桥。
三座桥修好后,便成为粮食、大米、蔬菜交易场所,其中粮食桥主要用于玉米、麦子、豌豆等杂粮交易,米桥(廊桥)主要进行大米交易,萝卜桥进行蔬菜买卖。这种以桥代市的贸易习惯,一直沿袭到新中国成立后。即使今天,也有不少当地居民习惯在桥上交易。
穿过利溪老街,一座造型别致的廊房石桥便呈现在笔者眼前:桥上建有穿斗木质结构的廊房,廊房顶部是青瓦屋面,桥两边有栏杆。“因桥上建有廊房,所以当地人也称廊桥。”今年72岁的刘延杰老人是县川剧团退休职工,土生土长的利溪镇人,其祖屋距离廊桥不到30米。据刘延杰介绍,廊房不但造型精美,而且发挥着供行人休憩、纳凉和避雨的作用,桥两边的栏杆则保证了人们出行的安全,因此他小时候在桥上躲猫猫、玩瞎子摸鱼等游戏,家里大人一点也不担心。
廊桥桥面由青石板铺砌而成,由于年代久远,地面已经凹凸不平了,但丝毫也不影响它的繁华:小吃、小百货等摊位把30多米的桥面挤得满满当当,讨价还价声、吆喝叫卖声把古桥渲染得热闹万分。
利溪廊桥为四墩三孔石桥,全长36米,中间大孔跨度14米,桥面宽6.2米,高9米;建筑材料只有木材和石料,廊房由木材构建,桥身由石料构成,历经200多年,整个桥墩和石拱仍是严丝合缝,丝毫看不出接缝处有漏洞,而廊房的柱头和两边栏杆无任何松动。
粮食桥、米桥(廊桥)为三孔石桥,萝卜桥为单孔石桥,修建之初,桥面都建有廊房,粮食桥和萝卜桥的廊房在上世纪50年代被毁坏。由于廊桥地理位置特殊、发挥作用巨大,所以才得以保全。
据了解,为了保护这一古桥,1988年8月,蓬安县政府把利溪廊桥纳入了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建档置碑,成立了保护小组。如今,利溪廊桥不但完整地保持着原貌,而且为方便人们出行继续发挥着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