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233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冲垮廊桥的莫兰蒂恶名被除 国宝廊桥维修坚持文物修复与非遗传承相结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3-27 17:09:5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每一次台风都会被命名,世界气象组织的成员国提出了140多个台风名字,逐一使用。一旦有某次台风过于臭名昭著、影响恶劣,给人们带来了过于惨痛的回忆,这次台风的名字就会被除名。

  本月初,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刚刚因“破坏力巨大”,而将四个台风名除名。其中就包括去年9月在福建厦门一带登陆我国的“莫兰蒂”。莫兰蒂不但是去年全球最强台风之一,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登陆闽南的最强台风。它除了造成福建、台湾、浙江、广东等地的人员伤亡,更造成了很多难以量化的损失。

  去年9月15日,台风过境浙江温州泰顺县,这个有“中国廊桥之乡”之称的古镇一日痛失三桥。始建于明朝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薛宅桥、建于清乾隆十年的文重桥、建于清咸丰七年的文兴桥,全都被狂风暴雨摧毁。当时人们及时回收了三座廊桥的部分构件。

  如今,“莫兰蒂”这个名字已经不会再被人们听到了。同时,莫兰蒂造成的创伤也在慢慢痊愈。昨天上午,泰顺县举行了薛宅桥、文重桥、文兴桥3座国宝级廊桥的修复保护工程开工仪式,三座古桥的修复工作预计将于今年11月底前全面完成。

  现场一声令下,一台挖掘机进入薛宅桥原址进行作业,填埋泥土。与此同时,木工师傅忙着整理、打磨之前搜集保存的廊桥木构件,确保薛宅桥恢复往日的风姿。省级木拱桥营造技艺传承人曾家快介绍,“这三座桥(修复)难,所有材料都没有标号,文兴桥因为两边不对称,两边的料都不一样,主要是去找这些料,最难的是把每一个料对准放在哪里。”

  泰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主任季海波指出,精确施工为最主要的要求要符合我们国家文物修复当中的修旧如旧和文物安全(要求),让大家最后看到的还是原来的那一座桥。

  2016年9月15日中午11点58分,家住三魁镇薛宅桥旁的张女士五岁女儿兔兔亲眼目睹这座百年廊桥在山洪面前轰然倒塌。对于住在薛宅桥两边的老百姓来说,这一场大雨,冲毁了家里东西,更冲毁了他们精神上的寄托。根据泰顺气象部门当时的统计,5小时内降雨量达到了240.6毫米,是有记录以来的同时段最高值。温州廊桥文化学会会长钟晓波说,“以前遇到类似的情况,村民都会赶在洪水上涨前,搬来重物,放在桥上,以此增加桥的重量,抵御洪水。”但这次洪水上涨得太快,“根本来不及准备。”

  洪水逐渐退去,家住薛宅村的村民吴细静家中泥泞不堪,一楼进水,电器全部被洪水冲走,当他看到薛宅桥被冲毁,一边流着眼泪一边和记者说:“这个桥流掉我心疼,以前的人都是肩头扛过来,慢慢抬到这里来,多么可惜呀!”

  历史上,三座廊桥曾因水患屡毁屡建,但最后一次重建距今少则80多年,多则超过150年。天灾无法避免,但抢救工作势在必行。


  廊桥被冲毁的1小时之内,泰顺县文物部门立即通过微信平台,向社会发布了《关于收集被毁廊桥木构件的紧急通告》,呼吁广大干部群众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收集被洪水冲走的廊桥木构件,在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约有85%以上的大中构件被找回。同时,非遗传承人传承人曾家快、赖永斌、郑昌贵主动请缨古法修桥,提前参与了文兴桥、文重桥和薛宅桥的抢修全过程。专家驻点全程指导廊桥修复工作,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也为桥梁修复工程慷慨捐款,经过初步统计,共募集捐款607.69万元。泰顺县三魁镇薛外村村民薛益明介绍,“当时廊桥冲掉大家觉得心里很难受,有几个老人村民就去找木构件了。开幕式开起来,廊桥开始做,大家觉得特别高兴。”

第一时间抢救廊桥木构件的村民(季海波 摄影)

泰顺文物保护工作者在寻找廊桥木构件 季海波摄

社会各界为廊桥修复捐款

  2016年11月泰顺廊桥修复获国家文物局批复立项,10座国保廊桥列入修缮范围。在6个月时间里,泰顺完成了廊桥修复的构件收集、地质勘探、安全评估、项目立项、方案设计、论证批复、施工图设计审查和工程预算、施工单位招标等所有前期工作泰顺县副县长吴曙光表示,“我们将全力以赴,力争在11月底之前完成三座廊桥的修复保护工程,其中文重桥打算在9月15日前完成修复工作,另外两条桥打算在10月底之前全部完成廊桥的修复保护工程,下一步将结合廊桥周边的环境整治,和下上游河道的综合治理,来提高廊桥的防护、减灾和保护能力。”

  廊桥修复工作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泰顺相关部门将坚持文物修复与非遗传承相结合的方式。泰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主任季海波介绍,“作为国保单位的修复,传承人是第一次,所有专家的指导在木拱廊桥自然落架的修复方式也是第一次,非遗传承中所遇到的这种工作也是第一次,我们希望找出一个文物与非遗相融合的路子,甚至做成经典个案,作为文物修复中非遗既是传承又是有机结合的,我们称之为现代传承方式,或者是现代的一种保护方式。”


来源:央广中国之声《新闻纵横》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顶一下支持,顶一下 反对,踩一下反对,踩一下 微信微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