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古村落都有它的文化特性
交阳曾氏是个防御思想特别浓的家族
村中有水城厝和土楼
村外有ZHAI
我想我们的挖掘工作要从平面转向纵深了
这段时间陪央视(今天有新任务所以没去)拍摄
收获不小
他们对于泰顺乡土文化的挖掘方法和敬业精神值得学习
我觉得近段时间廊桥网比较有活力
大笨钟他们组织了几次“行走”我觉得是很好的方式
不仅有意义
而且对于廊桥网的吸引力也大有裨益
或许大家一般只知道交阳的土楼防御性很强
其实曾氏最早的居住建筑——水城厝也同样有这样的性质
肇作于嘉庆年间迁入交阳后,“兴居建正室为宗庙正寝,四时享祀,后遂为祠庙之宇”。随着人口的增多,曾氏族人开始在家庙周边扩建夹室及水城厝,“一以子孙居住,一以护祠风水”,“规模宏大,诚足巩固之美观”。水城厝原有建筑三十多间,家庙的左右两边原本有民居建筑,为曾氏迁入泰顺交阳时所建,是曾氏的祖屋。家庙左边的居室已倒塌,左方民居建筑还完好存留,这几座民居建筑较矮小,内部空间也比村内其他民居要小。在家庙与水城厝等建筑的外围建有高墙,大门一关,里外便隔绝开来,充分体现了曾氏的集体防御思想。
[此帖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11-13 14:52:11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