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云集谈影<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B><B>风格、定型及其它<o:p></o:p></B></P>
< ><B><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B><B>关于摄影艺术创作的几点思考<o:p></o:p></B></P>
< ><B><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B><B>萧云集<o:p></o:p></B></P>
<P >许多艺术家都以追求自己的风格为目标。何谓风格?<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风格<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与<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定型<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究竟相距多远?新闻和艺术之间究竟应该是一种什么关系?<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幅作品获奖了,于是荣誉、地位随之而来,作者水平似乎一夜之间产生了飞跃。究竟应该怎样看待获奖与落选?摄影业余作者想些什么?究竟应如何加以引导?作为一个基层专业辅导干部,我常常思考这些问题。现在我把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提出来向摄影界的同行,老师请教,以来得到学习、提高。<o:p></o:p></P><B>—、风格与定型</B>:<BR> <BR> 摄影家由于各自生活经历。立场观点,艺术素养,个性特征不同,在处理题材,驾驭体裁,描绘形象,表现手法和运用语言等各方面都有鲜明的特色,这就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但是我们现在所提倡的风格往往只流于表面的认识,很容易被曲解,甚至实质趋向于定型,这实际上是扼杀了摄影家的艺术生命力。试举美术界的例子:著名画家贺友直先生五十年代创作了一部连环画《山乡巨变》,这部作品由于深入生活,广泛收集了湖南农村的素材,再加上作者本身深厚的艺术功力,向人们展示了农村变革中栩栩如生、各见特色的人物形象,毫无愧色地荣获全国第一届连环画作品评选一等奖,一直被后来者推崇为连环画艺术的光辉典范。同时贺友直先生独有的线条运用,画面处理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形成了鲜明的风格。可是文革期间贺先生出了几本连环画却叫人大失所望,画中的人物只有靠衣饰才分得清他们的身份,每人面部看去似乎都是同一父母所生,难道这也是所谓的风格吗?我十分惊异。不少画家,到了晚年都是一个框子里作画,熟门熟路,没有什么突破,却冠之以“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云云。在我看来,有些画家所形成的根本不是风格,而是一种定型,是长期积聚而成的习惯模式。定型是阻碍艺术创造力的绊脚石,它与风格根本不可同日而语。粉碎“四人邦”以后,贺友直先生根据鲁迅小说绘制了创新之作《白光》,他以自己对作品的深刻理解,着力于揭示主人公内心世界,把一个落第秀才内心交替出现的希望和失望的复杂心情,刻划得入木三分。在意境的再创造上,画家没有默守其《山乡巨变》中擅长的白描技法,而是勇于探索,根据小说内容和风格的需要,恰当地运用了传统的彩墨画技法。在人物划上,画家做到既不脱离原作规定的内容,又加上合理的“制造情节”开掘了原作深刻的悲剧性内涵,一反过去的面貌,却又不失昔日风采,这就使他的艺术有了新的境界。《白光》荣获全国第二届连画评选一等奖,得到很高的评价。因而我觉得对于风格,不能仅仅从表面形式去寻求,而应在实际创作中不断丰富、发展,风格也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比如一部《红楼梦》,分别让两个导演,两批演员去创作,表演,必然各人都会演出自己的理解,表现出不同的艺术形象。贺友直先生说:“对同一个作家的不同作品,在创作时也应根据作品不同的主题内容,采取不同的处理手法和形式去表现它……以达到成功地表达主题的目的。”“如周立波同志写过主题、风格、情调迥然不同的《暴风骤雨》和《山乡巨变》,总不能因为是同一个作家的作品,就以《山乡巨变》的画法去画《暴风骤雨》;......"从电影艺术表演来说,最高境界是每个演员都要感受角色的感情,艺术家要生活于角色之中,许多演员为此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如刘晓庆,她曾经同时扮演三部影片中的三个不同性格的人物.上午拍《小花》中翠姑娘平静的死,下午拍《婚礼》中盛敏哭得不象人样.情绪还未转过来,晚上又去拍《瞧这一家子》在那里疯疯癫癫地笑。她作了很多努力,也就是得了广大观众的赞美,如果她也和一些肤浅的演员一样,每次表演都是漂亮的自己,观众又会怎么看呢?艺术表演要求变化,最忌定型的本色表演。刘晓庆说:“美是各种各样的,人的性格也是各种各样的,在银幕上的形象也应该如此。”“我希望我能脱胎换骨地塑造一个个人物,我不要重复过去的形象和手法,我不要在新的角色里看到过去角色的影子!...." <BR>我想这些对于我们摄影家如何突破自己应该是很有启发的。<BR> <BR> 在我们摄影界,有些人认为:你有风光擅长的,就不一定会有人物、风情。拍农村题材擅长就不一定会有城市题材,惯用一种用光方法,一种表现方式,彼此分得十分清楚,还自以为这就是“风格”。风光摄影家邵家业是全国人像摄影学会理事,有些人就感到惊奇;他不是有风光的吗?怎么也有人像呢?英国女摄影家梅伦的作品中出现“高艺术摄影”“动态人像”两种创作方法,就有人称之为“双重风格的摄影家”。我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狭隘地理解风格呢?贺友直先生说过一句很平常的话:“画画,画到后来,就是画修养”。我们摄影又如何?我认为一个真正的摄影家应该要有所追求,尽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全能型”的人才,而不要以为自己有了什么“风格”沾沾自喜,“全能冠军”才应该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的加强修养,突破自己,才能不被“定型”所束缚,在不断完善中探索,创造,真正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BR ><BR >————续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