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炎炎夏日去登山,不是我的爱好,只是几位朋友一定要去,我不好扫兴。不料这一游,却意外地领略了一番风情。
我们游览的是位于城东飞龙山西坡的三仙坪。从我家出发,步行十余分钟到了山脚,路边一农夫相告有一条新开的简易公路,可坐车直抵目的地。我们选择了步行,既然是登山,还是步行比较写意。
沿着逶迤山路,拾阶而上,渐渐有了登高的感觉,泰顺山城的轮廓清晰地呈现在眼前,大伙的兴致渐高了起来,虽然烈日当空,可是好心情伴着徐徐吹来的山风却能解暑,我发觉早早备下的扇子、阳伞原是多余的。
行行停停四十来分钟后,我们到了三仙坪。迎面立着三间呈品字型的小石屋,原乃我县清代著名画家潘鼎晚年与邑人董仲常、挚友端木国瑚居住的地方,原名“石林精舍”,是潘鼎晚年摆脱俗事,与两位好友就在这远离喧嚣的地方过着以书画自娱、以诗酒遣怀的神仙般的生活,时人誉为“三仙”,后人称“石林精舍”所在地为“三仙坪”,地名即由此而得。
曾有人游过名胜山川后说了一句话:无山不建寺,无胜不隐僧。此话果然有一番道理。三仙坪上巍然一座新修的山寺,名曰三峰寺,红瓦黄墙香烟缭绕,掩映在苍松翠杉丛中,很有几分超凡脱尘的气质。四处环顾,我忍不住发了一番“斯人已去,空余石屋”的感慨。细看石屋,其中一座显然有后人居住过,现虽闲置仍有屋的感觉,另两座却摆了烛台、香案,供了菩萨,成了三峰寺的两座别院。
古文人隐士是不在了,然既有古刹,得道高僧又在哪里?我绕庙一周,不见僧侣,唯有几名俗家佛婆,洒扫庭院,准备斋膳。想来高僧定是云游化缘去了。
大伙坐定,便取出零食吃了起来。倒巧,买的都是水果及梅李果脯等素色食品,不至于污了佛门胜地。我拿一些水果请一佛婆洗了供在香案上,她很欢喜,邀我们留下用午饭,大伙都愿意,我交了些许饭钱。一行人或拍照,或上香,兴致勃勃地玩开了。我站在围墙那俯看山城,城市繁华,俱在眼底,心里若有若无地生出几分关于“浮生”的禅意来。我正发呆,同行一小弟拿了一张签语说无人解签,我一瞧是中下签,怕这天真少年心存疙瘩,便像模像样地给他解了一回,活人岂能让几个字憋死。少年乐了。女友也拿来一张,说给她哥问子嗣。我一瞧大笑——天无眼睛,使你无子。你若无子,何人有子——想不到菩萨说起恭维话比凡人还夸张。
这般说笑了一会,开饭了。都是豆制品素斋,取得却是荤菜名:素鸡素鸭素东坡肉。明明说是看破红尘、四大皆空,为何又对这俗物念念不忘?大伙也觉奇怪。我是俗人,参不透其中三味,心里纳闷。佛门有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难道这素即是荤,荤那是空?这样想着,饭桌上却不便仔细询问,恐冒犯了众佛婆,决意日后找一位相熟僧人再问个究竟。
男生们下了几盘棋,就过了晌午。我们一路唱着歌儿从新路下了山,都说这天游得尽兴,说没想到不出城门也可揽胜。
其实许多人都深知天下风景无处不在,最美的风景其实只是一种心情,只是往往有意无意中舍近而求远,长途跋涉一意追寻着梦中景色,却错过了身边那道美丽的风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