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
“对了,你要是有时间,可以到村中的祠堂看看。”老人把话题由桥转到了村子,“我找个人领你去。”边说边叫来一个正在一旁玩耍的小女孩,依旧用普通话交待她带如歌去祠堂。小女孩八、九岁年纪,很是伶俐,她高高兴兴地让如歌跟着她,走了几步后,她突然问道:“你是要去祠堂还是‘词’堂?”如歌没有听明白,小女孩进一步解释说:“‘词’堂就是吃饭的地方,祠堂就是我们这里的一座老宅子。”如歌笑了,答道:“我去祠堂,不是食堂。”女孩也笑了,带着她向右一转,来到一户人家的后院。她径自走了进去.如歌站在外面,看到几个妇女围着炉灶蒸制刚刚在楼屋里见过的那种祭品,心中不觉迟疑了一下,怕是小姑娘没搞清她的话,把她仍旧领到村中的食堂.小女孩见如歌愣在原地,转过身来招招手,示意她跟进来,“走过这里就到了。”她说。如歌这才放心地穿过后院,来到祠堂的正厅。小女孩见任务完成,又跑回去找小伙伴玩耍。
泰顺的村落多是血统村落,宗族祠堂相当于血缘关系的纽带,也是村落的礼制中心。刘氏宗祠亦是如此。厅堂前“祖德宏光“牌匾下,聚集了二三十人。堂前的空旷处,摆着几个卖货的摊位。所谓摊位,就是两条长凳支起一张木板,板上放有生肉、蔬菜、五谷杂粮之类的东西。那二、三十人有看的,有买的,买的人讨价还价,看的人跟在一旁搭腔,有帮买主说价高的,有帮卖主说货好的,一时间熙熙攘攘,人声鼎沸。如歌想起今天是周六,估计是村中赶集的日子,而祠堂在这一天就充作了市集。想来平日里除了阖村议事之外,这里该是个极清静的所在。
靠近正门的檐廊下,有个老者静静地写着楹联。看字体,祠堂内梁柱上的对联竟都是这位老人亲笔书写的。不一会儿,来了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坐在老人对面,照猫画虎地学着写字,一脸认真的样子。老人写好一副联,起身看看小男孩写的字,随口指点了几句,又坐回原处,继续写他的对联,而小男孩重又开始临摹。这一老一少两个人,仿佛对身后的喧嚣置若罔闻,于纷乱中保持着自有的宁静。
如歌出了刘氏宗祠,到村尾的公路边等中巴车去仕阳。为了确定自己的方向感没有错,如歌问蹲在路边等车的一个男子:“请问去仕阳是在这里等车吗?”那人说:“对!……哎,你运气好,车子来了!”边说边伸手招呼车子停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