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206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泰顺司前文化之旅——1944年英士大学师生拯救美国飞行员大兵奎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2-16 15:11: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944年6月6日,盟军在法国诺曼底成功登陆,从而扭转了二战的欧洲局面;这一战役发生之前的4月4日,远在东方的反法西斯战场———中国,一架盟军飞机被日军击中,坠落在现温州市泰顺县司前镇左溪村附近,飞行员奎英隶被当地村民和英士大学的师生营救。图为被当地居民打制成门扣的战斗机残片。记者戴树林摄



飞机撞到温州泰顺县左溪村包蕉湾的小山包上时,12岁的钟丙利正在山下的小溪边放牛羊。巨大的爆炸声回荡在山谷间,震得他几乎跌倒在地,4头牛和16只羊像疯了一样,四下逃窜。

6月5日,诺曼底的海滩上已响起纪念的号角,钟丙利坐在家里回想起这件事时说:“我以为又是日本人扔炸弹了。”

飞机被击中油箱

飞机从天而降时,正是下午两点多。83岁的村民蓝盛法回忆说,他当时就站在省立英士大学的校园里———1943年初,国民政府在上海创办的英士大学在校长杜佐周的带领下,迁至泰顺司前,师生多达800余人。蓝盛法当时是学校的一名杂工。

蓝盛法对飞机并不陌生,因为当时常有飞机经过这里,几乎每隔两天就有一拨。最多时,蓝盛法看到黑压压一大群飞过,有好几十架。但这次只有两架,其中有一架摇晃个不停,飞到司前上空时,这架摇晃的飞机里掉出一顶降落伞,越变越大。

飞机最后坠落在里包蕉湾和外包蕉湾交界处的一个山包前,发出巨大的爆炸声,而降落伞则落到这个山包的背后。

在蓝盛法的印象中,美军飞行员奎英隶以这样的形象出现在众人眼里:一张大白布(降落伞)挂在一棵树上。当200多人围到那棵大树前时,一个高鼻子、红头发、身着黄色军装的洋人跳了出来。他左手拿着一面旗,右手拿着一把手枪,紧张地大叫着,挥舞着手枪,使得没有人敢接近。

“我从没见过那么高大的人,他大概有200斤。”蓝盛法回忆说。

闻讯赶来的英士大学的几名英语教师壮着胆子上前和他交谈,“他是同盟军,我们的朋友。”有人对人群中喊到。

当时奎英隶的右胳膊被树枝划破了,两名大学生搀扶着这名紧张不安的飞行员,一直把他送到英士大学的行政楼。

事后村民从英士大学的教师口中得知,这是一架由美国飞行员驾驶的轰炸机,在赴日本执行轰炸任务返回途中,被日军机枪击中油箱,飞到泰顺一带时燃料不足,不得不弃机跳伞。

专门开了欢迎会

获救后,奎英隶被安置在英士大学一幢小楼的三楼里。

蓝盛法当时负责给美国兵送饭。他回忆说,当时房间里只有一张床,一张小桌子。奎英隶来了以后,校长杜佐周和学校老师每天来看他,和他聊天,只剩一个人的时候,奎英隶就静静地看书。

“他不吃米饭,只吃鸡蛋。因为我不会说洋话,每次送饭过来,就在墙壁上敲两下。”

82岁的蓝顺立时任司前乡公所书记员。据他回忆,学校每天都到村民家买鸡蛋给奎英隶吃,据说一些老师的奶粉也都贡献给了这位稀客。

蓝顺立说,当时的泰顺县政府官员接到报告后,第二天上午就赶到司前。当天下午,学校和政府就在英士大学的一个庭院中为奎英隶开了一个欢迎会,台子上还贴了一张大标语,大意是欢迎同盟军为中国抗日最后胜利而努力,与会者多达400人。

“美国人讲话,杜校长在旁边翻译。那个美国人说,幸亏中国有所大学在这里,要不他就没命了,他要感谢大学,还说大学很辛苦一些话……”

会后,县政府官员又请示了当时迁到云和县的浙江省政府。从这一天起,也许出于安全考虑,村民便不允许接近奎英隶。

三天之后———1944年4月8日,驻扎在文成的国民党军队派了7名士兵前来英士大学,把奎英隶接走。蓝盛法作为学校的工人,负责抬轿。

英士大学到文成有10里路。蓝盛法说,当时三个轿夫轮流抬,因为美国兵实在太重了,大家抬一段路就得歇一歇,累得实在吃不消。

蓝盛法回来之后,村里有人问:“抬那么远,没给你钱吗?”回忆这段情景让83岁的老人大笑不止,“人家是客人嘛,怎么好收钱啊!”

半个月后,飞机的主要残骸也被运往位于云和的浙江省政府。

残片做了筷子筒

71岁的村民蓝必苗当年和钟丙利一样,也在山上放牛。一年后,被爆炸烧光的山上长出青草时,蓝必苗再次来到山脚下。他在一堆翻起的泥土里发现了一块编号为73-22034的飞机残片。

蓝必苗的父亲蓝成根看到飞机残片后说:换糖吃可惜了,不如做个筷子筒吧。就这样,这个筷子筒伴了蓝家近60年。

不久之后,蓝必苗又发现了另一块残片,他的父亲用它做了一个门栓。

这段往事给左溪村的历史中注入了难以散去的插曲,60年后,记者在村里打探,几乎每个人都知道拯救大兵奎英隶的故事。

在左溪村白鹤山庄景区修建了一个石碑,碑名为:抗日救助美国飞行员。

如今,村里见过并救助飞行员奎英隶的老人只剩下蓝顺立和蓝盛法,蓝盛法老人遗憾地说,“奎英隶只呆了三天就走了,我给他送过饭,还抬过他,可连一句话也没说过……如果他还活着,也该有90多岁了。”

如果奎英隶还活着,我们真希望能邀请他来故地重游  以下图为重要的历史文物见证


如果奎英隶还活着,我们真希望能邀请他来故地重游  以下图为重要的历史文物见证,,蕴藏了一段珍贵的历史
真希望有一天能把司前这些弥足珍贵的文化能通过民间和政府的力量整合起来向世人展示


  用飞机残骸打造的门栓

带有编号的飞机残骸

因为整个形状像筷子盒,当地村民就废物利用,其实它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是一段硝烟弥漫的历史承载,真实体现了那个年代的真人真事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顶一下支持,顶一下 反对,踩一下反对,踩一下 微信微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