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74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文化报】浙江泰顺廊桥灾后修复保护之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12-28 17:15:1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2月27日,中国文化报用一个专题版面详细报道了自中秋节以来,泰顺廊桥灾后修复保护工作开展情况。
以下为中国文化报报道原文:


桥基勘探
   
    2016年9月15日(农历八月十五)原本是中秋佳节阖家欢庆的一天,受第14号台风“莫兰蒂”影响,浙江南部的小山城——泰顺县内普降暴雨、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县内三魁、筱村、泗溪、雅阳等地降水强度远超历史极值,不到半小时,薛宅桥、文重桥、文兴桥3座国保廊桥相继被冲垮,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溪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永庆桥及北涧桥构件不同程度受损。当地文化部门第一时间发布了紧急收集廊桥木构件的消息,各大媒体网络传播,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极大关注,泰顺廊桥灾后修复保护之路自此铺开。在省、市、县三级文化部门、相关代表性传承人及其团队、社会志愿者及当地群众的共同行动下,泰顺廊桥灾后修复保护各项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在文物专家指导下,采取紧急补强加固措施后,北涧桥安然经受了17号台风的考验

    应对及时、行动迅速,迈出救灾抢险第一步
    及时启动预案,积极组织抢险。“莫兰蒂”来临之际,泰顺县文广新局按照工作部署,启动了文物安全应急预案,及时落实防御措施,成立文物安全应急指挥部,以电话、微信等方式与各乡镇、各文保点实时联系,时刻掌握文物受灾情况。在接到廊桥受灾情况报告后,立即启动廊桥安全应急预案,成立3个抢救工作组。被阻道路疏通后,3个抢救工作组按照既定部署,第一时间分别赶赴廊桥受灾一线处置灾情,积极参与救援、指导抢救工作。
    迅速行动,加强应急保护。根据当时天气情况和省市文物部门要求,组织人员赶赴相关廊桥,同乡镇干部和村居干部、群众及文保员,用沙袋、条石等重物实施加重,牵拉钢丝索进行加固,在廊桥上游疏通河道分流,同时联合下游水库进行泄洪等,全力做好廊桥安全防范和防护工作。
    积极宣传,全力收集廊桥木构件。9月15日13时30分,第三座国保单位文兴桥被冲垮。当日14时,泰顺县文化部门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向社会发布了《关于收集被毁廊桥木构件的紧急通告》,呼吁广大干部群众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收集和保管被冲垮的廊桥木构件,并与珊溪水库管理部门联系,动员全县力量全力开展被毁廊桥木构件的搜寻工作。

受灾前的文重桥

受灾前的文兴桥
    多方重视、积极指导,稳扎修复保护基石
    泰顺廊桥灾后修复保护工作,离不开各级领导、专家的重视和支持。灾情发生后,省市文化文物部门领导第一时间深入泰顺廊桥受灾现场,实地了解文物受灾情况,指导开展廊桥抢修工作。浙江省文化厅、文物局和温州市文广新局分别下发了《关于做好台风“莫兰蒂”风险防范和灾后重建相关工作的紧急通知》。浙江省文物局局长柳河、温州市文广新局局长张纯芳等带领专家组多次到达现场,就廊桥灾后抢修及不可移动文物安全工作作出部署和要求。9月16日,温州市文广新局分管非遗保护、文物保护的副局长李震率队到达现场;9月17日上午,柳河率浙江省古建筑院院长黄滋等专家,在张纯芳、李震陪同下,实地查勘国保廊桥受灾情况,指导文物灾后抢修工作。此外,浙江省文化厅非遗处处长胡雁及有关专家再赴泰顺,与当地非遗保护中心、传承人讨论廊桥抢救中相关非遗传承保护工作。浙江省文物局向国家文物局上报后,国家文物局已先期安排100万元的廊桥抢修经费。
    泰顺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和抢救工作,亲自部署指挥文物防洪抢险工作,关心廊桥受灾情况,明确表态要积极争取和推进廊桥抢修工作。

受灾前的薛宅桥

    社会参与、全民支持,助力廊桥灾后修复保护
    泰顺县境内层峦叠嶂,沟壑纵横,历代勤劳智慧的山民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木拱廊桥既变溪涧为通途,又可供人们乘凉歇息、躲避风雨、观光游览。桥屋置神龛可供人们祭祀,表达了建桥者和民众祈盼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朴素愿望,因此廊桥是当地民众信仰、精神的寄托,也是造桥技艺得以延续的源泉。台风影响期间,国保廊桥被冲垮塌,让当地群众痛惜,修复廊桥成了泰顺人民的殷切愿望。于是,当地群众自发参与文物保护工作,及时报告文物受灾情况,转发官方发布的信息,让更多群众知情并参与。在筱村镇和三魁镇,干部群众积极参加廊桥木构件收集,成效显著,降低了相关廊桥的损失。
    此外,社会各界人士心系灾区、情系廊桥,充分发扬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纷纷开展了献爱心募捐活动。温州市廊桥文化学会、泰顺县廊桥文化学会等民间组织发出廊桥抢修捐款的倡议,积极为廊桥抢修奔走呼吁、献策献力。

村民将打捞上来的木构件送到临时堆场。

    活态传承、科学修复,国保廊桥修旧如旧
    在廊桥抢救保护过程中,传统营造技艺非遗保护机构、相关技艺传承人、非遗保护队伍是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成为浙江省非遗保护成果的一个重要缩影。从廊桥木构件的打捞、收集、整理工作开始,曾家快、郑昌贵、赖永斌等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便参与其中,传承人及团队发挥了重要作用。10多年来,泰顺县培养了“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人,省、市、县级传承人4人,还成立了包括16名民间艺人在内的4支廊桥修建团队,近年来已新建18座木拱廊桥,廊桥营造队伍较为成熟。国家文物局已同意泰顺木拱桥营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及其团队作为本次廊桥修复的重要技术骨干。
    技术支持方面,被冲垮塌的3座廊桥的“四有档案”齐全,还有大量的视频、廊桥木构件图片等电子数据。在此基础上,对廊桥抢修方案进行设计,为工程实施提供专业支持,选派国家级、省级专家指导工作,加快廊桥修复保护进程。10月底,浙江省古建筑院结构专家、省第七地质大队勘测专家进驻泰顺,与当地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传承人一起开展廊桥木构件、石构件“归位”测绘,桥木甄别以及桥墩、桥基地质勘探及评估等工作,持续进行了两个多月的精确勘探,为泰顺廊桥灾后修复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木构件归位后,运用阻抗仪进行甄别。

    日前,泰顺廊桥灾后修缮工程获国家文物局批复立项,文兴桥等10座廊桥被列入修缮范围。国家文物局在批复文件中对廊桥修复提出明确要求,要遵循不改变文物原状、最小干预等文物保护原则,保护文物及其历史环境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进一步加强现状勘察和研究,系统梳理工程地质水文资料,认真做好廊桥原构件的登记、记录和测绘工作,明确已垮塌廊桥的桥台地基现状;严格控制工程范围、规模与工程量,尽量使用原构件,最大限度地保留历史信息;继续加强文物所在区域的自然灾害评估,制定技术措施和应急预案,提高文物抗灾能力;明确水道整治、建筑拆除、路面修整的具体范围,确保文物本体与周边景观风貌相协调。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顶一下支持,顶一下 反对,踩一下反对,踩一下 微信微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