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处:《观察与思考》杂志 作者:刘晓林 2004-08-10 10:22:02 </P>
<>
一个可怕的估计:5年内可能没戏
"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仿佛上世纪80年代的高考,要'申遗'成功,何其难也!"这是一位"申遗"专家对观察记者发出的感慨。
《凯恩斯决议》规定,已有项目入选的国家每年只有一个申报名额。像中国这样的遗产大国,几百项申报项目候着,想要入选,该等到何年?
目前在《世界遗产公约》的177个缔约国中,有48个国家至今还未有景观上榜, 65个缔约国拥有的世界遗产数目在3个或3个以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在为"世遗不平衡现象"的"端不平"而大伤脑筋,试图采取措施将重心从"世遗富国"向"世遗穷国"转移。
而几乎所有人都明白,成为"世遗"与否,之间的结局差异有多大--世界遗产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留给人类的精华,这些精华不仅属于所在地,更属于全世界人类社会的共同财产。鉴于"世界遗产"是一个地区的金名片,是一个地区在对外宣传中的 "身份证"。因此,上榜《世界遗产名录》与举办奥运会一样,具有巨大的旅游、经济和国际声望潜价值,是一件让世界各地趋之若鹜的事。比如中国重庆大足石刻、山西平遥古城和安徽皖南古村落的成功先例,以及"申遗"成功所带来的巨额经济效益,让各类石窟、古城、民居都跃跃欲试。平遥古城申报成功后,旅游收入从每年18万元猛增到500万元;黄山申报成功,旅游收入由每年数百万元增至2亿元。这些让人眼热心跳的数字使不少地方政府不惜一掷千金试图把"地方景点"变成"世界遗产"。所以各地对申请"世界遗产"都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浙江同样亦不例外。
虽然不久前在中国苏州结束的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对《凯恩斯决议》作了修改,将每年已有入选遗产每国1个名额增为2个,即从2006年起,每个缔约国能申报两项世界遗产,其中至少一项应是自然遗产。但对于中国来说,还是"僧多粥少"。而对这几年为"申遗"苦恋的浙江来说,前景还是不乐观。
"近五年内,浙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的希望很小。" 7月9日,在浙江省首期文物保护培训班上,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起草人王世仁的这个估计,对浙江人来说,无疑是一记冬日闷雷,深深地震撼了每个理解"申遗"重要意义的浙江人的心。
因为在此前的6月28日,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之前,大会通过官方网站公布了"中国申遗预备清单",然而备受关注的"江南水乡古镇"文化遗产申报项目却由原先江苏的周庄、同里、 直和浙江的乌镇、西塘、南浔六镇联合申报悄然变为江苏的周庄和同里两镇独立申报,而浙江的三镇则"榜上无名"。虽然事后观察记者采访浙江省文物局文物处副处长杨新平后得知,这是因为申报名额有限的原因,苏州方面把周庄、同里扩充到已经入选的"苏州古典园林"这一项目中,而不是像某些媒体所说的那样,是什么"浙江退出"、"江苏抛弃"。但客观上对浙江来说,"申遗"之路就更为漫长了。
王世仁先生介绍说,目前"申遗"竞争很激烈,国家文物局对现有的"申遗"预备名单将压缩至50个。浙江雁荡山等作为自然遗产申报,与其他省比较,优势也不明显。目前,国家文物局对今后几年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大致排了一个时间表:如澳门古建筑群、河南殷墟、福建客家土楼等。而浙江"申遗"应另辟蹊径,在目前申遗难度比较大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避热就冷"。例如,与文化遗产相比,申报自然遗产更容易被接受。
由于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存在,中国文化遗产在申报时必须经历痛苦的"翻译"过程,申报的竞争力往往也会因此大打折扣。而名山大川的魅力则一目了然;对自然遗产的地质地理评估科学性也比较强。目前《世界遗产名录》上自然遗产数目偏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正在大力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申报自然遗产无疑更为明智。在中国29项世界遗产中,只有4项自然遗产,因此在这个方向上着力,成功的希望比较大。
而且,一些同类项目已达到饱和、但仍具有特殊意义的项目可以考虑以"捆绑"方式申报,或者以"扩展"的名义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例如南京明孝陵和北京十三陵就是以"明清皇陵"扩展项目列入其中的。"扩展"项目的好处在于,景观既可以挤身名录又不单独计为一项,增加入选的几率。
相对而言,西湖作为我国独一无二的人文自然景观,以文化景观申报世界遗产希望更大些。王世仁先生说,目前应加强西湖周边文物和历史遗存的保护,整个西湖景区申报世界遗产步伐应该比较快。
浙江省文物局有关人士说,杭州西湖·龙井茶是作为文化景观申报的,选择这一类申报,还是听取了联合国有关专家的意见后决定,但是否能成功还很难说。杭州西湖·龙井茶"申遗"希望不太大,还要等"申遗"预备名单公布之后再说。
目前,浙江省首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为:江南(浙江)水乡古镇(西塘、乌镇、南浔)、浙江青瓷窑遗址、杭州良渚遗址、浙江木拱廊桥、杭州西湖·龙井茶、宁波海上丝绸之路。
浙江省文物局局长鲍贤伦认为:世界遗产的申报,没有捷径可走!"申遗"的过程就是保护和整治的过程,我们现在来制定时间表的做法是不太合适的,我们首先是要端正认识、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在政府的领导下,统筹协调、逐步推进。
浙江“申遗”,路漫漫其修远兮,出路在哪?问题在哪?要申遗成功,又必须注意些什么?
浙江申遗,问题在哪?
近年来,浙江省对"申遗"给予了高度重视。根据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浙江省早在去年就成立了"浙江省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委员会",由省政府相关的22个部门作为成员,并已编制了《浙江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规划纲要》,同时开始着手对遗产申报单位进行一些培训工作,为加强"申遗"的工作力度,省财政厅还设立了"申遗"的专项资金。
但是,"申遗"热的后果有两种:一种是积极保护,永续利用。无论是申报前还是申报成功后,都本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世界遗产保护公约的本意,也就是指导这部分遗产所在地的政府和民众更好地去保护这份人类共同财产。一种是事前大造声势,事后涸泽而渔,把手段当成了目的,打着"申遗"招牌,极尽"开发"之能事,把"世遗"当做了摇钱树,这样的"申遗"南辕北辙,非但不能保护好人类的遗产,相反还可能造成被破坏的后果。
对浙江而言,怎样看待“申遗”,如何保护遗产,成为能否"申遗"成功的关键。
据有关专家总结,目前存在问题之一,是有些地方为经济利益而放弃"申遗"。比如,浙江丽水市通济堰,堰龄1500岁,全球最早采用拱坝形式建堰。省里专家考察后提出,通济堰完全有条件"申遗",可没想到被当地政府以"条件不成熟"为由婉拒。专家们经了解得知,原来通济堰穿越的碧湖平原已被当地规划成工业产业园区,地方上正期待园区日后生出GDP来。再说,真要"申遗",地方上少不了还须花费一大笔整修资金。
浙江“申遗”存在的问题之二,是边破坏边申遗。比如,浙江丽水木拱廊桥(总共三座)已经列为"申遗"预备名单。可当地泰顺县却在廊桥的上游建设地方小水电站(预计每年财政可获取13万元的地税)。木拱廊桥因水而充满"灵性",断水发电后,岂不破坏该桥的旧貌?
温州楠溪江的命运与木拱廊桥如出一辙。一方面,当地政府将楠溪江以自然遗产和历史文化遗产的双重身份"申遗";另一方面,楠溪江中上游过度开发的中小水电站群落,却被当地冠以"富民工程"的头衔。
存在的问题之三,是视"申遗"为摇钱树。最近刚刚发行的《梁祝》邮票首发地之争堪称其典范。"梁祝文化"被作为非物质类文化遗产列入"申遗"名单后,浙江与江苏为争梁山伯的出生地互不相让。不仅两省为梁山伯而争执,在浙江省内,还有3个市县在争抢梁山伯。各地争来抢去,弄得邮政部门不知所措。最后,国家邮政总局干脆安排《梁祝》邮票在两省四地同时首发。据媒体报道,浙江省文物局文物处副处长杨新平接受采访时说过这样一段话:"一些地方的政府官员似乎已经形成某种共识,即把GDP作为是否申遗的标杆,申遗由此蒙上了阴影。"
西湖作为"申遗"项目,在开发中优势日益减弱。有专家毫不留情地批评了新建的"现代雷峰塔"等现代建筑对西湖景区的破坏,认为这样的现代工程的出现,使西湖的"申遗"进程倒退了十几年。到目前为止,西湖的建设和申遗之间的关系始终也没有处理好。
大运河“申遗”,压力与问题并存
“京杭大运河也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了。”在世界“申遗”大会上传出的消息让运河南端的浙江人高兴,也让浙江人感到了压力。
北起通州,南至杭州,贯通于1292年的京杭大运河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4公里。“船舶往来,商旅辐辏”。运河畅通后,一直是沟通南北的交通要道,还是南北文化交流和传播的纽带。运河沿岸的古墩、古庙、古塔、古桥、老街、老店、老厂、老窑以及街市的繁华景象、市民的生活习俗,犹如《清明上河图》的长幅画卷展示在人们面前。
鉴于大运河遗产的重要性和独特的文化价值,中国将对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启动申报工作。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最新一版《行动指南》中,遗存运河和文化线路作为新的世界遗产种类已经赫然在列。“它们代表了人类的迁徙和流动,代表了多维度的商品、思想、知识和价值的互惠和持续不断的交流,并代表了因此产生的文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交流与相互滋养,这些滋养长期以来通过物质和非物质遗产不断得到体现。大运河完全具备了这些基本要素,”“具有毋庸置疑的突出普遍价值,是标志着民族文化身份的重要遗产。”
然而,城市化进程也给大运河带来了威胁。运河部分区段因为历史原因而断流,目前正遭到新城区和农田蚕食;与之密切关联的地方戏曲、民间传说和民俗风情等地方文化也在日益消失。这是因为一些地方对大运河保护的重要性还认识不够,各地保护现状和管理方式不一,缺乏保护的整体性和统一规划。记者在大运河流经的杭州看到,体现历史上运河两岸人们生活的旧建筑已经基本被拆光,各种高楼大厦、现代住宅小区则随处可见。这对京杭大运河“申遗”来说已成为一大难题。
“现代徐霞客”、北京大学世界遗产研究中心主任谢凝高教授老家就在浙江雁荡山附近,他批评了“申遗”的“搞运动”方式。普遍的现象是,没有意识到遗产价值的时候,就随意地改造破坏,像楠溪江某些古民居的改造;一旦意识到遗产能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时候,又急功近利地开发利用。
浙江大学建筑系教授刘正官说, "申遗"解决的是认识问题,不能为了"申遗"而申遗,从事这项工作的人都应该认识到这是每个人的责任,而不是一个目标。不能根据旅游市场的需要而改变项目本身,不能为眼前的利益放弃标准。要根据相关法律规划指导建设和开发,才可以实现我省世界遗产名录的"零突破",不仅要实现"零突破",而且要重视省里、市里、县里所有的遗产保护工作,提高群众的文化素质和政府的管理力度。这才是"申遗"的真正目的和意义所在。
“申遗”要走的路还很长
回首看,浙江加入“申遗”队伍虽然时间还不久,但却走过了一段艰辛历程。
①1987 年至今,浙江尚未有一处世界遗产。但是,十五年来浙江为申报世界遗产从多方面进行了努力。“申遗”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的普遍关注、支持和重视。
②1994 年初,国家文物局把浙江的 "良渚遗址 "列入《世界遗产预备清单》。同时列入的还有全国 24 处文化遗产。
③1998 年,雁荡山邀请北京大学谢凝高教授牵头,先后有二十多位学者参与修编雁荡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④1999 年初,国家建设部建议把浙江的西湖、普陀山、雁荡山、楠溪江等四个风景名胜区列入《世界遗产预备清单》。同时列入的还有全国 25 处自然、双重遗产。
⑤1999 年 11 月,杭州市政府领导通过媒体宣布,西湖正式启动申报世界遗产。
⑥2000 年 2 月,民建浙江省委做了《加快申报世界遗产,树立文化大省标志》的大会发言。原中共浙江省委张德江书记和鲁松庭副省长分别做了批示:" 要求有关市、县和部门认真研究,制定申报规划,提出可行性方案,报批后积极组织实施 "。
⑦2000 年 11 月,周干峙、郑孝燮、罗哲文、王景慧、谢凝高、阮仪三,以及李从军、陈继松、鲍贤伦、连晓鸣、沈者寿、鲍士甲等人为浙江一家报纸撰文,纵论浙江文物保护和申报世界遗产。
⑧2001 年 1 月,民建浙江省委提出了《关于浙江加快申报世界遗产的再建议》,进一步要求从组织、体制、政策、资金上加强申遗工作,突出浙江优势,保证申报重点,建议率先推出 "江南水乡古镇"申报世界遗产。
⑨2001 年 2 月,良渚遗址"申遗"正式启动。
⑩2001 年,浙江的南浔、乌镇、西塘与江苏的周庄、 直、同里等六大古镇共同以 " 江南水乡古镇 " 列入《世界遗产预备清单》。
2002 年 9 月,由杭州市起草的《杭州西湖·龙井茶文化景观》申报文本基本完成,准备上报省政府。《西湖申报世界文化景观遗产整治规划》也已编制完成。
此外,浙南廊桥、龙泉大窑遗址、钱江潮、大运河、海上丝绸之路(宁波部分)等一批景观也跃跃欲试,争取列入《世界遗产预备清单》。
专家认为,浙江有申报世界遗产的优势,首先是遗产资源丰富。浙江是著名的历史文化遗产大省、风景名胜大省。其次是经济实力雄厚。浙江的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优势,为申报世界遗产提供了充分的物质基础。再就是政府的重视。 2000 年 12 月 21 日,中共浙江省委常委会讨论通过了《浙江省建设文化大省纲要( 2001年-2020年 )》,纲要明确规定加强对良渚遗址、西湖、江南水乡古镇等的保护力度,争取有一处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文化大省和绿色浙江,为浙江申报世界遗产,提供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但是,更应该看到的是,浙江申报世界遗产面临重重困难。首先是"申遗"门槛提高。国际文物保护机构的权威人士预言,"今后再想列入这个(世界遗产)行列将越来越难。"提高了的"门槛",使浙江申报世界遗产难上加难。其次是国内申报竞争激烈。还有是对遗产破坏情况不可低估。 浙江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资源虽然丰富,但缺少象黄龙、武陵源、长城、秦始皇陵等超级景观,同时,因为 "建设性的破坏" 和 "保护性的破坏 ",甚至一些"预备清单"的优势有由强趋弱的可能。由于在历史文化名城主要区域内的大规模 "旧城改造",这些优势顿减。浙江还有几处列入预备清单的景区内,这些年新建了大批民居、宾馆等现代化设施,风景区的人工化、商业化和城市化问题严重,景观与世界遗产越行越远。
总结浙江的“申遗”,一句话,仍然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相关链接:中国已有29处世界遗产
目前我国拥有世界遗产29处,分别为:
文化遗产:颐和园;长城;天坛;平遥古城;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丽江古城;苏州古典园林;秦始皇陵;重庆大足石刻;武当山古建筑群;拉萨布达拉宫;洛阳龙门石窟;明清故宫;曲阜孔庙孔林孔府;莫高窟;青城山和都江堰;安徽古村落:西递、宏村;山西云冈石窟;庐山风景名胜区;明清皇家陵寝:明显陵、清东陵、清西陵、北京十三陵、南京明孝陵。
自然遗产:九寨沟风景名胜区;黄龙风景名胜区;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三江并流。
文化和自然遗产:泰山;黄山;峨眉山-乐山大佛风景名胜区;武夷山。
</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