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国际服装城入主在即
“不死鸟”ST幸福的“幸福”
见习记者 刘宏刚 北京报道
“中国国际服装城入主ST幸福的初步方案已经形成,目前正在等待进一步的审议。”某消息人士对记者表示。
两易其主之后,命运多舛的ST幸福(600743.SH)又将迎来它的新主人———中国国际服装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国际服装城入主ST幸福的初步方案已经形成,目前正在等待进一步的审议。”某消息人士对记者表示。
“方案约定,每个非流通股股东将其所持股份的55%-60%以接近于零的价格转让给中国国际服装城,”该人士表示,“作为代价,中国国际服装城将承担ST幸福的巨额债务,允诺置入优质资产,并将义乌的小商品城(600415.SH)确立为其发展的标杆。”ST幸福的非流通股为23460万股,占总股本的75%。
记者于5月22日致电ST幸福董秘办公室求证此事,接听电话的一位男士说了一句“现在还没有什么情况”后便匆匆挂断了电话。
尽管未获答复,但一个事实是,早在5月17日,ST幸福的董秘李军就曾向外界表示,公司拟将股改与重组一起进行,并承认正在接触谈判的买家中包括中国国际服装城。
暴涨有因
“在谈判的过程中,中国国际服装城曾作出承诺:重组后的ST幸福将有年20%的业绩增长。”上述消息人士表示。
业内人士认为,如果这一切成为现实,历经劫难的ST幸福最终将重获“幸福”。
而对于ST幸福的投资者来说,“幸福”却早已来临。
据万得资讯提供的数据显示,在最近的三个月里,ST幸福从最低时的1.82元,迅速蹿升到最高时的3.53元,涨幅达60.11%。
“股价的上涨,部分是来源于有色金属概念的推动。”某有色金属行业分析师表示,“ST幸福控股幸福铝材,电解铝产品占公司主业收入的90%,已经完全从传统的服装生产企业转变为一家铝业制造类公司。”
“你去看看小商品城的股价就可以知道,投资者对于商业地产类公司的投资兴趣越来越浓厚。”该人士表示。小商品城股价一路飘红,5月15日创下历史新高68.99元。
命悬一线
ST幸福的重组并非一帆风顺。
事情还得从“幸福实业”被戴上了现在这顶ST帽子之后的2001年说起。
2001年初,北京名流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通过竞拍以4000万元取得ST幸福6000万股,持股比例达19.18%,成为幸福实业的第一大股东。
名流入主后的ST幸福迅速对公司财务与资产状况进行彻底的清查与核实,发现幸福的首任大股东幸福集团与农行潜江支行签订的四份最高额抵押担保合同,是以幸福实业下属的电力公司、铝材厂以及幸福实业资产共22788万元作为抵押的。
农行方面将2亿元即将到期贷款本息的还款对象锁定为ST幸福,而ST幸福则声称此抵押担保是前大股东与潜江农行为转移责任而进行的欺诈行为,公司依法不应当承担责任,纠纷由此而起,并进入司法程序。
一个事实是,由于是以经营性资产作为抵押,一旦败诉,ST幸福就可能丧失持续经营能力;如果胜诉,ST幸福则有可能实现盈利并进而摘掉ST的帽子。
ST幸福的命运悬系在法院的一纸判书上。
2001年12月,湖北高院一审判决ST幸福胜诉,潜江农行不服,提起上诉。2002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受理农行上诉后,判决ST幸福承担担保责任,ST幸福先赢后输。
2004年2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驳回ST幸福的再审申请。2004年4月,ST幸福及幸福实业电力公司、幸福实业铝材厂分别收到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送达的《执行通知书》。
至此,ST幸福山穷水尽。
救兵驰援
在长达两年的时间里,ST幸福并未执行最高人民法院已经生效的终审判决。
但是,该公司在2005年报中表示,“尽管执行的概率较小,但执行的可能性仍然存在”,而一旦湖北省高院依照判决强制执行公司设定抵押之资产,则可能“对公司持续经营能力造成一定影响”。
因此,“ST幸福寻找出路的步伐一直都未曾停止过,”消息人士表示,“名流集团不愿承担上市公司的历史旧账,ST幸福只能转而寻求外部的帮助。”
ST幸福于5月11日公告的2005年度股东代表大会资料显示,公司将“努力争取现有股东的支持,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在股权分置改革的同时,通过资产置换等方式对公司实施重大资产重组”。
“由于政府方面出面牵头,此前曾有五六家企业参与洽购。”上述消息人士透露,“其中中国国际服装城胜出的机会比较大,而ST幸福方面也对此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公开资料表明,中国国际服装城位于苏州,建筑总面积100万平方米,总投资约50亿元,定位于集国内外服装品牌展销、名模大赛、研发设计、物流、休闲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大型商业地产项目。
记者调查发现,中国国际服装城的大股东是上海统集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由温州泰顺商人苏余丰于2000年前后注册成立,先后在上海、苏州、大连、辽宁开发项目。苏宇峰于1995年由代理进出口生意起家,现已成为苏北建材物流中心、高邮华东五金装饰城等多家专业市场的实际控制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