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13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虹桥的梦:泰顺廊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6-13 22:32:5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最近,泰顺地区修建起了座木拱廊桥,见到的人都觉得其结构与我大宋青年画家张择端所画的《清明上河图》中的虹桥极为相似,它以梁木穿插别压形成拱桥,形似彩虹,故名虹桥。然而记者从北方流民口中得知,虹桥已然消失在战火中,不过所幸从有些资料、采访中我们可以依稀获得当时汴河虹桥的建成情况。
    虹桥跨径近25米,净跨20米左右,拱矢约5米,水面净高5.5-6米, 河阔约16.5米,八字折柱中至中较河阔略长2.7米,这也是相当合理的。水深五尺,船运直通桥下而过。
    由于南岸高而陡,虽岸坦而宽,岁两岸高度大致相同,但因地势有差异,所以虹桥的样式是不对称结构,而且船在水中航行时,顺水而下的紧靠南岸,顶水而上的靠北侧,致使纤者多走北岸。









   因而设计者减去了南边桥头靠近平地下的通道,节省了用料和工量,又达到取得最大净跨的实效,并且对桥的矢跨和拱度做了精确控制。
栏杆以内的路面和街道是一色的,桥面铺就了一些辅料,可能是采取了培土压拱的措施。减少了桥面的纵向坡度,所以桥上人马车轿往来尚称便利。
桥上人群熙攘,在这不足200平方米的水平面积上聚集着众多人畜物品,还有成队的骆驼穿城而出。
    更绝的是,不仅仅桥栏有所侧重,南北半桥的负重也不平衡,南半桥出于闹市中心,摊贩均设于这半边,游人亦如此。
    桥洞下,那被湍急的水流冲击而斜在河面的大船,为了免除与顺流之下的另一条船相撞,船工们有的用撑钩撑住桥身,有的在桥上往下抛绳索,为的是把船头顺过来,而这些劳作,都给桥身施加了推力和拉力。
    可见这虹桥的荷载之大,受力之复杂。
    作为跨度不小的桥,桥拱又是由各种小的构件相互贯穿而成的,负荷之后,外力经过各个连接处,构件之间很容易产生很大的内力,容易使得结构扭曲变形,甚至散架。

    所以,一定要在构造上处置得当。
    智慧的设计者在构造上有很多严密的措施:拱身以整根大木横贯全桥,使得各个桥的关节能通过这根横木构成有机联系。而且还使用“铁马”的铁件,把几个构件结成整体,并密密排列在一起,产生挤束的作用,从而限制结构的几何变形。
    另外,设计者还注意运用铺贴垫木从底座来增强整个结构的稳定性。更贴心的是,桥面上还铺了不厚但是严实的土面,这很好地经住巨大流量的磨耗,又避免了石板桥面打滑不便通行的缺陷。
    为了稳定桥基,建造者则“垒巨石固其岸”,并建立了石护岸。在河边还种植了树木来保护稳固河堤,其中桥口的那株柳树粗大,显然有了岁月痕迹。
薄薄的拱桥,看起来轻盈,美还美在细节:桥檐以飞边,桥边突出的横骨端刻有戏水兽面板,桥前还有顶端饰有白鹤凝立的华表。桥身涂上防腐丹色油漆。
于是,虹桥建成功后,“自徽邑至于泅州皆为飞桥”,作业方法简便,施工期短的虹桥就在汴河沿流迅速推广。
    泰顺地区处于山区,不长的时间里,已经陆续修建起了4座类似虹桥的拱桥,那么,大宋中原的虹桥是怎样传到南部深山的呢?
    记者采访了桥梁专家,专家表示自从我大宋南渡后,建桥技术被带到临安,现在正在向更广大的地区传播。(青年时报记者 张鹤)

205027biuwu2vkw1kuvdm7_副本.jpg (126.17 KB, 下载次数: 176)

205027biuwu2vkw1kuvdm7_副本.jpg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顶一下支持,顶一下 反对,踩一下反对,踩一下 微信微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