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id="table44" cellpadding="2" width="96%" border="0"><tbody><tr><td class="S9_g" bgcolor="#ffffff"><p align="center">日期:2007-05-11 作者:耿育;张斌 来源:解放日报</p></td></tr><tr><td align="center" width="100%"></td></tr><tr><td align="center" width="100%"></td></tr><tr><td align="center" width="100%"></td></tr><tr><td align="center" width="100%"></td></tr><tr><td align="center" width="100%"></td></tr><tr><td align="center" width="100%"></td></tr><tr><td bgcolor="#ffffff" style="FONT-SIZE: 12pt; LINE-HEIGHT: 150%; FONT-FAMILY: 宋体;"><p align="left"> 中国现存木质廊桥200来座,大多集中在浙江省南部山区。受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超过千年历史的古老廊桥不堪重负。近期,浙江省文物局和省财政厅结束了廊桥现状调查,决定从今年开始给予财政专项拨款,大规模保护全省的廊桥。这是浙江也是全国第一次就某一特定文物保护下拨财政专款。<br/><br/> “如果不及时保护,古廊桥可能消失,而且是永远消失。”家住北涧桥头的周万巩老人告诉记者,他常听人说起电影《廊桥遗梦》,他没看过这部美国电影,但他担心中国的廊桥也会变成一个梦,一觉醒来就没了。<br/><br/> 周万巩是个退休教师,5年前从温州回到老家泰顺泗溪镇,在北涧桥头的一间简陋小屋里,自费办起了全县第一家廊桥文化展览厅,不厌其烦地向来往行人、游客讲述廊桥的故事。 <br/><br/> 许多像周万巩一样对廊桥怀着感情的人,担心这些饱受风雨销蚀、人为破坏的古老廊桥,最终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之中。浙江南部山区的泰顺和庆元两县是目前中国保存廊桥最多的地方,多年来,那儿的廊桥饱受着台风、洪水之苦。庆元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江旭奎说,去年的一次台风,庆元有9座廊桥被冲走,片瓦不存,踪迹全无。而泰顺山乡年年有洪水,泰顺县博物馆馆长张俊说,每次洪期过后,总有几座廊桥扭曲变形,台阶脱落。<br/><br/> 有“天灾”也有“人祸”。张俊告诉记者,泰顺的仙居桥,因为河流上游开凿公路、修建水库等,山体屡次被炸,原本已经朽化的古桥,更是岌岌可危。更多的廊桥,交通功能日渐退化,成了当地村民堆放杂物的仓库,消防隐患很大。还有很多村庄在廊桥边上建道路,造房屋,廊桥周边环境破坏殆尽。而同时,为了发展旅游,一些村庄的村民自发集资修桥。但好心可能办坏事,因为不懂木质廊桥结构,缺乏专业修护知识,往往用最简单的方式修桥,有的甚至用了水泥,破坏了廊桥的文化价值。<br/><br/> 于是,修护廊桥呼声日高,这既是为了保护文物,也有发展旅游、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以泰顺为例,因为几座古廊桥新近被修复,到当地旅游的人一下多了起来,去年的游客数比前年增加了近30%。泰顺的张俊馆长说,目前泰顺正在进行“泗溪廊桥文化旅游区”的开发,希望廊桥旅游业能推动全县经济发展。<br/><br/> 廊桥修护,和所有的文物保护一样,最难在缺钱。庆元县政府已和各廊桥所在乡镇签订责任状,但这只能保证村内廊桥不再遭到人为破坏,至于大型维修,不论是乡还是县,都拿不出那笔钱。庆元博物馆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庆元准备开展“企业、个人认护廊桥”的活动,回报是在桥上为企业和个人立碑,甚至可以转让廊桥的冠名权,“没办法,修桥需要钱,而我们缺的就是钱。”<br/><br/> 全国现存的200余座廊桥,大部分分布在浙南泰顺、庆元两县的村庄里。“泰顺的北涧桥被称为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廊桥’。”张俊说,目前泰顺共有木廊桥33座,分布在全县16个乡镇,其中18座廊桥于2005年入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5座于2006年入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庆元则是全国廊桥数量最多的地方。江旭奎告诉记者,2005年庆元县对境内廊桥做了一次大普查,全县现有90多座古廊桥。其中,大济甫田桥和双门桥是目前全国有文字记载的最古老的木拱廊桥,始建于北宋天圣二年,距今已有近千年。<br/><br/> 廊桥对话<br/><br/> 刘杰:上海交通大学建筑系副教授,出版《泰顺廊桥》一书<br/><br/> 记者:从建筑学上看,廊桥究竟有什么独特之处?<br/><br/> 刘杰:最早的廊桥是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出现的“虹桥”。但那种“虹桥”同我们今天看到的泰顺、庆元古廊桥在结构上有一些差异。“虹桥”的学名叫编木古桥,而浙江、福建古廊桥的学名叫编木古廊桥,是一种局部用拱、中间用梁,以拱为主的结构。在结构学上,拱是最完美的结构。古廊桥用小杆件编织的形式,实现了大跨度的拱形结构,超越了木材本身的长度限制,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此外,古廊桥在拱桥上加以廊身,既美观又实用,在建筑学还有很深刻的道理。拱形结构不怕自上而下的压力,却怕自下而上的力。在拱桥上建廊,大大稳固了桥的结构。 <br/><br/> 记者:保护廊桥,除了保护一种独特的建筑样式,大概也保存了一种生活方式吧?<br/><br/> 刘杰:古廊桥存在的意义,不仅仅具有建筑学上的意义,更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的一种人情味,一种社会人文关怀。比如,古廊桥内一般都设有神龛,周围村民会到桥上来祭祀;很多桥上还有休息桥凳,供来往行人休息。早些年,有的古廊桥桥头设有茶摊,供行人饮茶,有的廊桥上还建有灶台,来往的挑夫会在桥上歇脚、做饭。这样的古廊桥,早已超越了交通工具的范畴,保护它,也就远远不止是保护一个建筑了。</p></td></tr></tbody></tab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