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族文化的活化石(一)
——泰顺交阳古村落
薛一泉宋永梅 2003-02-15
泰顺地处温州南部,境内山峦连绵,沟壑纵横,且具有悠久的人文历史。唐代以来,大量移民入迁,使山城人口激增。他们大多聚族而居,形成一村一姓或一村多姓的血缘村落。这使泰顺的乡土建筑受到外来多元化文化的影响,并带着浓厚的家族文化色彩,创造出独特的地域风格。近年来,泰顺又发现保存完好的56榴清民居,为当地规模最大的古民居。本版将陆续推出泰顺古村落系列,让读者领略其丰富的建筑艺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编者
2001年7月份,参加第十二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的100多名专家学者云集泰顺,在此进行为期三天的古建筑考察。他们惊喜地发现:泰顺民居融汇了中国南北古代建筑的风格,堪称“中国南北建筑文化的过渡区”。川西、闽北等地古代建筑风格在这里可见踪影,由于深受宗法制度影响,其营建介于法式与民间的随意性、灵活性之间;另一方面,因特定的地理环境及发展历史,泰顺古村落酝酿了深厚的家族文化,是研究中国家族文化为数不多的活化石之一,而交阳古村落便是其中的典型实例。
交阳位于泰顺县城东向5里处,属于罗阳镇。交阳曾氏祖籍福建泉州。与许多迁基的氏族一样,曾氏迁居泰顺也有其重要原因。清嘉庆年间,泉州同安同严民风强悍,社会环境极不安定。同严曾氏肇作公遂生徙居之念。其子奎象两次入温择地,第二次考察时终于选定与“桃源之地相比只多一赋税”的泰顺“乐土”作为迁居地。时为嘉庆二十年(1815),曾肇作已65岁,一家15口人聚族而居。
曾氏迁基交阳后,支派繁衍,世代荣昌。传至第八世,烟火已达60余户。“男耕女织,户裕家饶。有礼让风,无苦窳习。弦诵之声不断,文学之秀朋兴。可称全邑之模范村焉。”在这种长期安居乐业的环境下,曾氏家族出了不少人才,至清朝科举停止,全族功名计有举人1名、恩贡1名、文庠生3名、武庠生6名、监生24名。“其光祖宗,可谓荣耀于当时矣”。
步入古村落,泥土夯成的山墙、院墙及围墙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交阳的土质极佳:白皙柔韧,夯成的土墙结实而又好看。富有特色的建筑散布在宽阔的村子里,有的建在田野中,有的建在山脚下。村后的山上绿树葱茏,更衬托出村落的古朴和清雅。村里最具家族文化色彩的当属土楼和家庙。
曾氏徙居交阳这片乐土,带来了祖居地的建筑文化,土楼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我国土楼形式的建筑主要分布在福建省西南角和永定县山区内,其形成与防御有着密切关联。曾氏家族建造土楼的最大目的就是合族防御。土楼占地面积约625平方米,四面高墙,大门厚实,墙内建筑二层屋室,四面建筑便围成一个中央天井。门前原先悬挂着两把不停摆动的大刀,外人根本无法擅自入内,否则将被乱刀砍死。土楼的屋角设有“炮眼”,如果山匪来袭,可在此架炮(铳)射击。楼外的左右方和后方均挖有护城河,既有隔离作用,河中之水又可作为防火备用。村里人说,在古代,一旦有山贼土匪侵袭,曾氏便合族到土楼内进行集体防御。楼里有粮食和水井,人们可以长期居住在里面,既安全又不怕缺粮断水。
家庙是宗法制度得以实施,家族得以发展的一个重要建筑物。曾肇作率族人迁入交阳,“兴居建正室为宗庙正寝,四时享祀,后遂为祠庙之宇”。曾氏家庙共三进,一进门楼;二进为享堂;三进是寝堂。随着人口增多,族人开始在家庙周边扩建夹室及水城厝,并在外围建有高墙,大门一关,里外便隔绝开来,同样体现了曾氏家族的集体防御思想。曾氏家庙除了为祭祖及家族议事服务外,在寝堂的板壁上还贴有吏部发送的有关曾氏族人在科举中考中或封官晋职的捷报,梁架上悬着始祖的功德匾及族人功名匾。除此之外,家庙门外还林立着大量的旗杆石。旗杆石的树立主要为表彰和纪念功名人物。血缘村落中,族人科举中试、升官晋职,大家都会引以为荣,在村落等级最高的建筑——家庙里悬挂他们的匾牌或朝廷捷报,并在门外树立旗杆石。
家庙在交阳古村落的家族文化中起着“灵魂”
的作用,无论是公共建筑的营建、山场管理、族内子弟的教育乃至其他事务,都由家族组织具体管理。它实际上就是古代的一个基层政权组织,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文摘自温州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