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烟雨中的栖林寺
<p>烟雨中的栖林寺</p><p>文章来源:闽东日报<br/>更新时间:2007-2-27</p><p>烟雨中的栖林寺和栖林寺的烟雨,犹如一对孪生姐妹,竞显闺秀。梵宇因烟雨而闻名烟雨因古刹而瑰美。<br/> 栖林寺在城西鳌峰山下,柯岭坪上的一个山谷中。一个桐城八景之一的栖林寺,一个状元王十朋和邑令岳廷元到过的千年古刹。栖林烟雨是我垂慕已久。<br/> 工暇之余,凭着以往的记忆慕名而来。来栖林寺是想忘掉一些东西,又想记起一些什么———<br/> 现在距始建栖林寺的时间1069年,离状元王十朋寓寺亦有800多年的历史,与那个不算大也不算小的闽浙边城———福鼎仅有五华里之遥,不算远,心灵却想驾驭这喧嚣的都市之外。烟雨中的栖林寺让我享受到了都市中少有的静谧和久违的恬淡,仿佛回到故乡,回到童年的某个角落,而我就像一个跌宕起伏的音符,行走在烟雨中的栖林寺。<br/> 王十朋说:<br/> 我如倦鸟欲栖林,喜见禅僧栖处深。<br/> 家住梅花小溪上,一枝聊慰北归心。<br/> 显然王十朋已对官场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为官作宦生活产生厌倦感。他的病不在体,而在于魂,患的是一种古代封建儒士通患的—种心理疾病———壮志难酬、怀才不遇。他生活在—个奸佞当道的南宋小国,不满于南宋王朝的偏安一隅,不屈于南宋小朝廷投降派的淫威,面对这时散时漫的烟雨雾霭,遂生归隐之心。<br/> 而我却被这芳草花香、空山鸟语、清风细雨所俘虏。爱上这栖林烟雨和掠过山间的清风,以及清风吹拂着的我的孤独我的散淡。这山间的风该是从东面而来,吹向昭明寺,再通过鳌峰山的反折起起落落,发出不同的声响。清风和着暮霭烟雨,完成一部宏伟的作品,仿佛是—场大型交响乐在对“贝多芬交响曲”的深情演绎;又好像是平平仄仄的“霓裳羽衣曲”在山间奏响。<br/> 烟雨缭绕、雾霭迷离,使得整个身体好像悠然空悬升起,引领我走进宋词的婉约唯美。这山、这水,这烟雨雾霭,这空山梵宇似乎让人有了一种期待!期待一个窈窕淑女从诗经中走来。期待一个佳人,一个像丁香花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独自撑着油纸伞徘徊在这山间的蜿蜒小道。这烟雨中的栖林寺和栖林的烟雨就像山中与世隔绝的多情狐女,期待着人们走进她的内心世界。<br/> 也许是厌恶人世的纷争;也许是久经事业的坎坷;也许是怀才不遇。我突然有一种想法,想留下来住上几日,当然是那种小住。小住不必客套和奢华,是小住,自然要恰到好处,小住会使得主宾相宜,在兴致酣畅之后,还留下浮想的余地,小住会是值得挽留的,还没有别离就说好了下次再来,“待到来年阳春三月,烟雨缥缈时,再到烟雨栖林禅院一游,再到禅房一叙”。<br/> 其实,我喜欢这里有着与世隔绝般的清纯圣地,梵宇、空山、翠竹、疏林、黄花、皓月、雾霭、烟雨,这些字眼足以让凡心躁动,热血沸腾。这千年古刹背靠着鳌峰山柱起的天然屏障,面前是一湾碧水,形成了一种空山幽谷。有诗云“暮霭层层楚天阔”,又说“野旷天低树”因此天与地极其相近,仿佛天就在头顶上伸手可触,日月在眉宇间伸手可扯。<br/> 当暮霭渐起的时候,站在古寺前去望昭明寺的塔影以及若隐若现的灯光,猛然间我真正读懂了什么叫作天上人间。这时断时续的雨丝,就像天上的仙女拿着一盆水不断地抖落,飘飘洒洒在我身上,丝丝缕缕、似水似雾,让整个栖林寺都笼罩在烟雨中。我就以这样湿漉漉的鳌峰山为屏障,暂时躲开了外面尘世的生活。<br/> 这青山绿水,烟雨雾霭,诸凡种种有了一种诗情画意的升华。想吟—首七绝或是五律,怎奈是搜肠刮肚也难与唐诗契合。且抄这门前现成的对联吧!“倦鸟下寒林烟霭有无飞锡僧归苍茫外,昭明开夕照雨晴浓淡倚筇人在画图中”。这烟雨中栖林寺就像丹青妙笔手下的一幅暮春水墨画,墨迹还湿,漂浮着雾霭缱绻的韵味。<br/> “深山藏古寺,美景配好庙”,从来如此。我真羡慕这些看破红尘之人常年能够吸收到如此新鲜的空气,每天以如此美妙的“仙境”为背景参禅礼佛,默诵经倦。一直以来仰慕僧人的这种生活方式,只可惜“六根未净”。也罢,就作一个自由自在、随心所欲的居士吧!<br/> 栖林寺乃远近闻名之千年古刹,既然是名寺又为何香客稀少,善男信女又为何寥若晨星。难道是缺乏了一种商业炒作?抑或是美的东西都应永远寂寞吗? □曾云端</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