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90年代,美国的一部电影《廊桥遗梦》,让“廊桥”一词风靡天下。在许多中国观众心中,“廊桥”成了美的代名词。
事实上,廊桥在我国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些美丽的桥有的已经灰飞烟灭,有的在历经了百年的风雨侵蚀之后岌岌可危。
据记者近日调查,仅在号称“廊桥之乡”的浙江温州泰顺县,就有两座价值极高的廊桥,分别于1950年和1990年毁于洪水。更让人忧虑的是,被称为“廊桥孤匠”的郑夺金老人已年近八旬,造桥护桥技术后继乏人。
“世界上最美丽的廊桥”
“廊桥”,顾名思义,就是有屋檐的桥。据郑夺金老人介绍,中国现存500多座廊桥,泰顺就占了200多座。其中,古廊桥有33座,在世界桥梁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木拱廊桥有6座。而泗溪镇的北涧桥和溪东桥更是编梁式木拱廊桥的杰出代表,被前来考察的美国、德国等国外的专家学者惊呼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廊桥”。
编梁式木拱廊桥曾与河北赵县的赵州桥、泉州万安桥、潮州海阳县的广济桥,并称中国四大古桥。令人遗憾的是,其他三座桥至今仍保存于世,而编梁式木拱廊桥的代表———虹桥,却早已化为灰烬了。
记者了解到,在蜚声四海的名画《清明上河图》中,曾留下编梁式木拱廊桥美丽的风姿:一座形如彩虹的木拱桥,桥身是用长条圆木穿插别压而成,无立柱支撑,远远望去,极像彩虹凌空悬挂,有诗文赞曰“凌虚千尺驾飞桥,势控长虹挂碧霄”,故而得名虹桥。据桥梁史专家称,这种木拱虹桥起源于宋代,也消失于宋代,《清明上河图》是对其惟一的形象记录,至今已湮灭了900年。
20世纪70年代,经国内桥梁史专家研究论证,至今仍深藏于崇山峻岭中的泰顺木拱桥正是虹桥的同类。它的发现,使人们一直认为从清中期以来已经消逝的虹桥,终于撩去它神秘的面纱,惊现于世人的目光中。
2006年,15座泰顺廊桥的名字,悄然位居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列。
廊桥保护面临重重困境
廊桥的保护终于排上了议事日程,但在当地文物保护人士看来,要解决好这些问题,还有好多道坎要跨越。
郑夺金老人曾多次坦言:“自己年事已高,生前最大的愿望,就是能重圆造桥梦,向后辈展示真正的绝活和窍门,好让古廊桥建造艺术传承下去。”而另一方面,当地高龄树木剧减,木料的紧缺也成了造桥的痛处,再造廊桥的希望甚微,因此,保护廊桥成了当务之急。
但泰顺县文博馆馆长张俊无奈地告诉记者:“泰顺拥有国家、省、市三个级别的文保单位(保护区)单体建筑200多座,一些文物建设年代久远,残破严重。根据文物保护系统工程经费预算,泰顺县市级以上文保单位的保护经费初步估计需要9250万元。由于泰顺县是经济欠发达县,县财政相当困难,虽然县里从2005年开始,每年安排50万元用于文物维修,但却远远不能满足全县文保单位的维护需要。”
另据当地文物界人士告诉记者:“由于对廊桥科学价值的认识不足,保护意识淡薄,破坏廊桥及周边环境的事经常发生,现存廊桥周边新盖房子逐渐增多,使其生态环境遭到建设性破坏。管理体制不顺、管理政策不一是保护工作受阻的重要原因,文物保护单位有一部分由城建、旅游、宗教或其他部门和单位使用、管理。由于各自管理的法律法规、政策有所区别,导致多头管理和交叉管理等矛盾。”
别让“廊桥”成“遗梦”
虽然各有各的苦衷,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声名鹊起的廊桥,已成了泰顺县旅游业吸引游客的一张金招牌。
在“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前提下,2006年,泰顺县委县政府决定以北涧桥和溪东桥为依托,以泗溪姐妹桥为核心,连片景区面积136平方公里,总投资4000多万元,历时3年建设泰顺廊桥文化园,带动周边乡镇的旅游发展。
然而,2007年廊桥的修复和文化园建设刚一起步,就遭到了多方质疑。有的文物爱好者尖锐地批评:“廊桥的美不只是桥本身,更与周边的环境密不可分,政府为保护廊桥而拆古道修新路、木板换砖墙、天然河岸建堤坝,完全破坏了廊桥及周边环境的和谐美。”有的摄影爱好者则在论坛里呼吁:“善待廊桥啊!任何一座泰顺廊桥,若让她离开了山水,夹杂在钢筋水泥中,她便极不情愿地从镜头中僵化了……”
文物保护专家告诉记者,如何科学保护和合理开发古廊桥的重任已摆到了人们的面前。如果保护不力,历经岁月风雨的古廊桥,真的很有可能成为“遗梦”。 (来源:法制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