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321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智者乐水 仁者乐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8-2 20:47: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读李永在《知水仁山——泰顺乡土摄影》                            ■高启新  
   泰顺,一块净土,天地比较纯的。据说,浙江最好的森林植被在那里,美得令人心痛的廊桥也在那里。驴友说,值得一去。我经常去,因为是我家在那里,虽然每年来去勿勿;影者李永在倒是天天围着它转,一出门就见岭上白云,青山横郭。我对乡土的爱,自从离开后,因距离而美。李永在一直用镜头关注心中的“家”,到最隐秘的山村小寨去、到人迹罕至荒山野岭中去,关心一种活态的生存。一不小心就有了《知水仁山》的摄影册子,原生态的泰顺怎么样,图书交待得清清楚楚。

 
    这些年的泰顺,一直在变化。表面上的变,并不难发现,比如路修好了,房子建好的,有车了,休闲了,外出赚钱了,但是乡村之间的变却很少有人关注。城市可以变得很速疾,但广大的乡村才是真实的面孔。不去发现乡村,了解乡村,其实你就不了解中国。同理,泰顺的乡村也是精神基业,节奏故然是徐缓的,人际故然传统,但地理空间是千姿百态,听方言,看民俗,看建筑,来源不同,美丽的侧影也就不同。植物有多样性,其实乡土也有多样性。李永在的摄影告诉别人的正是不常见的多样性。他的作品不是浮光掠影式的采风结果,结缘于常年的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守望家园,于是能沉得下来,才有了一幅幅精彩“抓瞬间”的回报。倒是技巧显得不那么看重了。一双慧眼、一份乡情加一双勤走的脚,成为他摄影作品里稳固的“三脚架”。于是那些稍纵即逝素材被定格下来,没有虚幻的浮影。

 
   泰顺山多,重山阻隔中的“九山半水半分田”,形成村落自己的皮肤和人文个性。比如靠近闽人边境的龟湖、洲岭、洋溪,方言混杂着蛮讲、闽语,信仰里有陈十四、妈祖;罗阳、司前一带,讲的是与丽水一带相似的吴方言,又夹居着畲族,风俗也不同其它地方。种种封闭的地缘,保持原生态人文资源,旧时的劣势一变为今天保护上的良态。又如众所同知的的泰顺廊桥,堪与宋代张择端《清明上河图》里出现在汴水上的虹桥相提并论,如今名声大噪。此外,历朝境外迁入的大族巨家,以血缘维系而形成的建筑群,营建于全境各丘陵盆地里,与山地风水结合,孓遗至今,细品读依然有诗画之感。如上交洋的四角仓楼,是清中叶来自闽地莆田一带曾氏举族至泰后修建的,建筑风格完全类似于福建土楼的模式,再如境内的大屋几乎都可看到东阳木匠精湛的匠艺,它们完好保存,增加了一份厚重之感。古建筑中,如司前的圆洲、筱村的徐岙底、洲岭的火烧基、雪溪的胡氏大院、罗阳石亭、下武洋的张氏九溜、库村的石门楼等等,都很有象征意义。这些画面都能从《知水仁山》一一按图索骥,而饱受眼福。

 
  《知水仁山》一书如果说有技巧,有两块比较抓眼,其一,镜头里建筑与自然和谐勾勒。人与自然,自然与古屋、家禽与自然,自然与自然成像上很有层次感。作者在元素取舍上是有节制的,剔除无关的及冲淡画面的一切物质,因其观照的不同,常常意外的留给读者新意趣,貌视平和却潜动着视觉的冲击力。比如在一个悬挂“文元”的匾额的老木门,年轻的妈妈将穿着鹅黄外衣的宝宝送到一位老婆婆的怀抱,一束暖色的高光打在宝宝稚嫩的脸上。看似是一种无意的抓拍,你却会发现这高挂的“文元”两字恰如一个点睛的神来之笔,镜头之外赋予了画面宽敞的想象空间。而这种画面的张力,在整本作品集可说比比皆是。其二,镜头优先景物的曲线,光影用得恰到好处,华丽而富有感染力。画册里不管是老房子的屋檐、芦苇荡里惊起飞鸟、百家宴庆的圆桌,秧苗初青的阡陌,稻浪中的孤厝,四月梨花的家园、冰雪凌身的竹海,还是竹叶轻摇的畲家、双心古道的迎亲、惊心动魄的吊九楼等等,在摄影符号的巧构下,既保留了乡原始纯朴的格调,又不失对某种人文活态诠释。在直接的观感下达到心物合一。

 
   当然,泰顺做为人文原生态的“富矿”,《知水仁山》仅舒展画卷的一角。见仁见智,相信今后,会有更多的解读视角,全面的还原其多元卓约风姿态来的。希望影者李永在在乡村的石板上走得更邈远更有趣更传神。



该贴已经同步到 大笨钟的微博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顶一下支持,顶一下 反对,踩一下反对,踩一下 微信微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