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宋代汴水虹桥巧妙的建造与行人的熙攘景况:“自东水门外七里曰虹桥,其桥无柱,皆以巨木虚架,饰以丹艧,宛如飞虹,其上下土桥亦如之。”正是这“以巨木虚架”的“无柱虹桥”,近千年来成了中国名桥的典范。 目前全国跨径最长的天池特大桥,设计中渗透着古代木拱桥的科技基因。 全国最长的木拱廊桥万安桥。 屏南著名廊桥金造桥的剖面原理图(资料图) (记者 潘峻松 文/图)至今珍藏于故宫博物院中的北宋张择端所作《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宋代汴水虹桥巧妙的建造与行人的熙攘景况。宋代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有生动的描述:“自东水门外七里曰虹桥,其桥无柱,皆以巨木虚架,饰以丹艧,宛如飞虹,其上下土桥亦如之。”正是这“以巨木虚架”的“无柱虹桥”,近千年来成了中国名桥的典范。
然而,这些令人惊叹的“无柱虹桥”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只见于书里画中,未见实物。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一些桥梁专家认为“无柱虹桥”已然消失,只能从《清明上河图》里去欣赏了、去凭吊了。
可到了上世纪末,闽东北、浙南的木拱廊桥进入了人们的视线。人们蓦然发现,《清明上河图》中的“无柱虹桥”并未消逝!它,就是木拱廊桥!
其中,有一部分木拱廊桥就分布在我市素有“万山之县”之称的屏南县境内。
来自中原的屏南先民中的桥梁工匠,根据屏南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林木资源丰富的特点,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选择经得起风雨侵蚀的杉木作为建筑材料,在屏南境内建起了50多座木拱廊桥,大大改善了屏南的古代交通。
深藏横卧于山川溪涧的一座座古桥承载着古老的沧桑,无言地与青山秀水交织成悠远的风景,为这片神奇的土地镶嵌出一幅幅诱人的图画。
这些木拱廊桥的设计建造理念,时至今日,还在对现代化的桥梁建筑产生深远的影响。
造桥大师图说廊桥
无需钉铆层层搭接
木拱廊桥俗称“厝桥”、“柴桥”。桥梁史专家唐寰澄教授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桥梁卷》定名为贯木拱桥,并对这种木拱廊桥作出了“在世界桥梁史上唯中国有之”的高度评价。
而在中国,这种贯木拱桥仅出现在闽东北、浙西南一带,其中屏南木拱廊桥建造技术尤为精湛。
在屏南县长桥镇长桥村,有个造桥世家,他们是年逾古稀的黄春财和他的儿子黄闽屏、黄闽辉。2009年5月,黄春财父子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近日,在屏南白水洋景区,记者看到了黄春财父子完全按照廊桥建造的传统方法,设计修造的仿古廊桥双龙桥。
“我们造的廊桥,基本构件是六根杆件,纵向四根、横向两根,平面呈‘井’字形。这样桥面上受压,可以让构件之间越压越紧,经过千百年都照样牢固!”黄春财指着他绘制的木拱廊桥原理图向记者介绍道,“从祖上传承下来的工艺,无论造桥还是造房屋,完全可以不用一根钉一个铆,只需用相同规格的圆木,按照这种结构层层搭接起来,上端的纵梁压在横梁上,横梁又压在相对一根纵梁上,上下两根纵梁夹住一根横梁,这样横梁牢牢的,一点都不会因为受力滑动。”
来源:闽东日报
该贴已经同步到 大笨钟的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