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楼主 |
发表于 2015-6-11 14:16:16
|
只看该作者
说得也是,旅人如我几次在泰顺行旅,再再体会到了这美的存在,溪山造化作为一种“道”,总是借由人间寻常事物、透过巧艺构筑等而展现其所潜藏的美质,而令人惊呼不已!这种为“泰顺性”所展露的“大美”,虽如老子所说的“道”般,甚难用实证经验科学分析的方式予以研究,也无法以一般的感官体验而去理解,却可以借“玄览”的方式而迳以掌握。《老子˙第十章》:“涤除玄览,能无疵乎?”《河上公注》:“心居玄冥之处,览知万物,故谓之玄览”。玄览因而是一种兼具“览/感性”与“玄/理性”的心的作用,同时涵纳了体验与认识两个面向,是一让精神充当感官去“游”的体验,也是一透过“味”而“悟”的过程与结果。泰顺的大美看似缥缈,却可能、也只可能透过“味”的审美过程而来把握。诚如刘勰《文心雕龙˙物色》将“味”的感受比拟为“飘飘而轻举”般,对泰顺大美之味的领悟是相当难以言传的,故而只能透过美学家苏珊˙朗格(Susanne K. Langer,1895-1985)所谓的“艺术语言”而予以把握。若借用海德格的语言来说,即是,透过“诗”的语言,来开显泰顺的总体性,来揭露泰顺的真理。
这就好比是喝酒吧!好酒入口时,色香气等整体在味蕾上打滚的经验,端得是美妙,尤其喝到微醺时,喝到将醉而未醉的当口,理性与感性交会,便进入了所谓“诗”的状态,经常会突然领略到潜藏于酒背后的一种无以言喻的真理与兴味!或因如此,中国人喜欢在喝酒时谈事情,在有节制的醉中达成协议,毕竟,那时最真,最容易领略事物背后的总体真理!类似的道理,旅人如我2006年在泰顺司前一家小饭馆吃饭时,竟会为那看似平常的农家土鸡汤而感动莫名。浓浓汤头中,除了爆姜外,听说便是泰顺人家寻常会以乌衣红粬酿成的红酒,用以敬神的红酒。难怪,汤头一入口舌,旅人如我似乎便为那浓冲味儿给激发地豁然而有所领悟;也就在那当下,旅人如我似乎已经知道了,那就是“泰顺之味”,“泰顺”就藏在其间!这种过程,好比是猎犬在追逐着山猪一类的猎物吧!猎犬虽没有看到山猪,甚至也没听到声音,但凭着浑身直觉,牠知道猎物便在荒莽之中,就在溪山的那块深壤之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