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56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街头麻辣烫(龚崎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10-8 11:23: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align=center>街头麻辣烫<o:p></o:p></P>
<  align=center><FONT size=3>■文/龚崎现<o:p></o:p></FONT></P>
< >天气变得越来越冷,就不知不觉想起一种站在街头就能吃的东西。吃的时候一般的人都会发出——嘘、嘘、嘘……的声音。这东西当然就是麻辣烫。<o:p></o:p></P>
<P ><FONT size=3>麻辣烫属街头小吃,其形式与街头的油炸东西大致相同,只不过是方式有异罢了。将锅放在炉子上,在锅内放各式串好的鸡杂、牛杂等肉食或各种各样的蔬菜;锅中备好滚沸的老汤,还可随意涂些各式调料,有麻有辣。各地制作的方法虽然不尽相同,但是吃起来都是又麻、又辣、还烫,不然怎么可以叫麻辣烫呢。所以,被人俗称为“街头麻辣烫”。<o:p></o:p></FONT></P>
<P >我第一次吃麻辣烫在北京,站在北京冬天的街头一串接着一串,吃得满脸通红。这东西够味。人这东西一般第一次经历的事情总难忘。因此北京留给我的,除了冬天还有麻辣烫。那个时候的我属于农民进城一类的人,和许多漂在北京的青年一样,消费不起什么大菜,就没什么理由地喜欢上了麻辣烫。<o:p></o:p></P>
<P >麻辣烫不贵,吃起来方便,特别是街头的那种。冬天的北京一出地铁那风吹得人够受的,地铁口那一个个卖麻辣烫的小摊生意红火也就很自然了。吃了麻辣烫的人红着脸,搭车的继续搭车,办事的继续办事,北京冬天的街头在我的记忆了就这样被定格了。<o:p></o:p></P>
<P >我在想这玩意是从什么地方冒出了的呀?<o:p></o:p></P>
<P >听说,麻辣烫起源于长江沿岸一带。从四川宜宾到三峡内的巫山,这一带由于水流湍急,纤夫自然成为了航运的推动力之一。他们在江边拾几块石头,支起瓦罐,舀几瓢江水,撸上把干柴生火,在罐里加入蔬菜(没有蔬菜就就地取材,拔些野菜什么的),放入海椒、花椒等调料,就这样开始制作他们的美味。烫出来的东西味道很是鲜美,既可果腹,又可驱寒、袪湿。这种制作方便的煮食方法就这样沿袭了下来。<o:p></o:p></P>
<P >后来,码头上的小贩见这种涮烫方式有利可图,便将菜品和炉具加以改造,置于挑担两头,边走边吆喝,做起了生意。到了民国时期,重庆城内的饭馆把这种饮食方式店堂化,麻辣烫就开始发展起来。如今,麻辣烫这种小吃因为方便、自助、快捷等特点,迅速名扬全国各地,并形成了各种地方特色的新型麻辣烫。<o:p></o:p></P>
<P >成都的麻辣烫,不但口味麻辣、爽快,而且名字取得很刺激、直率。有的店招叫<FONT face=宋体>“</FONT>红辣烫<FONT face=宋体>”</FONT>、<FONT face=宋体>“</FONT>小灯笼<FONT face=宋体>”</FONT>、<FONT face=宋体>“</FONT>小霸王<FONT face=宋体>”</FONT>、<FONT face=宋体>“</FONT>朝天椒<FONT face=宋体>”</FONT>;有的干脆就叫<FONT face=宋体>“</FONT>麻辣烫<FONT face=宋体>”</FONT>;更为有趣的是,有叫<FONT face=宋体>“</FONT>我爱您<FONT face=宋体>”</FONT>的。店主说,就和讲恋爱一样,爱就爱得火辣辣的,无须遮遮掩掩。这些小店的优势在于小巧,消费起来实惠。往往中小学生是麻辣烫小店的忠实顾客之一,他们一次花几毛零用钱烫上一两串,边走边吃,蛮有味道。不少店家为了招揽顾客,还在店堂中增加了各种娱乐设施,边吃边玩,别有一番风味。<o:p></o:p></P>
<P >在西安麻辣烫则以川府特色与经济实惠成为食客广受欢迎的小吃。早先西安的麻辣烫有两种吃法:一是像现在一样,食客自己拿串在竹签上的菜料,放进架在煤气炉上锅里涮;一种则是选好材料交给店家,让他们在一口大锅里涮熟,再盛到盘子里端上来。方法不同,爱的都是一样的味道:麻、辣、烫。<o:p></o:p></P>
<P>  听说乌鲁木齐的麻辣烫也挺火。不过那儿卖得挺便宜,以肉食为主,菜的品种很少。味道很过瘾,就是太容易上火。<o:p></o:p></P>
<P >浙南平阳县有个叫鳌江的千年古镇,有一种叫烫菜的东西。当地的朋友特意介绍我去吃过。吃了之后才发觉,这不就是麻辣烫的翻本嘛!所不同的是,调料是后加的,也就是把菜烫熟后根据自己喜欢的口味再加调料。不像麻辣烫涝出来就可以吃。当然,吃起来也就少有麻辣烫的味道了,只是很容易让人想起麻辣烫。毕竟这也是麻辣烫的近邻嘛。<o:p></o:p></P>
<P >时下,街头麻辣烫以其独特的风味占据了许多城市的街头巷尾。吃的人一多,麻辣烫也就日益兴旺。街业青年、下班的工人、进城的农民纷纷在街头摆起简易桌椅当起了老板。入锅的食物也在不断丰富,时令蔬菜、动物内脏、水产禽蛋、豆制品,午餐肉<FONT face=宋体>……</FONT>,什么能吃,烫什么。卖者喜洋洋,食者乐呵呵。 然而,当麻辣烫在街头巷尾骤然蔓延开来后,又带来了一些弊病:阻碍交通,不讲究卫生、无证经营等等。当然,街头麻辣烫由于受条件所影响,吃的时候也就要多带一只眼睛。<o:p></o:p></P>
<P >麻辣烫的口味特点正如它的名字,不过还要加上一个<FONT face=宋体>“</FONT>鲜<FONT face=宋体>”</FONT>字。因为多采用新鲜生料品,本味突出,当然鲜!烹饪行业说的<FONT face=宋体>“</FONT>辣不盖鲜<FONT face=宋体>”</FONT>,<FONT face=宋体>“</FONT>一烫如三鲜<FONT face=宋体>”</FONT>,都被这位<FONT face=宋体>“</FONT>麻辣烫野小子<FONT face=宋体>”</FONT>给占了。<o:p></o:p></P>
<P >麻辣烫就像是当年风行一时的劈雳舞,在年轻人中,麻辣烫成了一种时髦的小吃。在街头吃麻辣烫才够味,才吃的像麻辣烫。<o:p></o:p></P>
<P >电影“爱情麻辣烫”红火了一把,也就不无道理了。看过了电影的人如果没有尝过麻辣烫,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建议你尝尝看吧——麻辣烫,街头麻辣烫。<o:p></o:p></P>
<P ><FONT size=3> <o:p></o:p></FONT></P>
<P ><FONT size=3> <o:p></o:p></FONT></P>
<P>  <B><o:p></o:p></B></P>
<P ><FONT size=3> <o:p></o:p></FONT></P>
<P  align=center> <o:p></o:p></P>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顶一下支持,顶一下 反对,踩一下反对,踩一下 微信微信
2#
发表于 2005-10-12 13:42:39 | 只看该作者
喜欢麻辣烫
3#
发表于 2005-10-21 11:29:38 | 只看该作者
不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