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2052|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创业之歌没有休止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1-16 22:04: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周末特写]创业之歌没有休止符  
www.ts.gov.cn 泰顺网 发布于:2007年11月16日 



——泰顺移民在第二故乡的创业故事

特约记者 苏康宝 彭尚清

  付出汗水,收获甜蜜。有谁知道他们背后常人不知道的艰辛和磨难。努力创业,自力更生,他们只想用事实证明,每个人脚下的路,都是自己走出来的。

  他们在安家立业的路上四处奔波,经历风雨,终见彩虹。几许失败,几许成功,夹杂着五味的人生。他们明白,父辈的创业终将成为后辈幸福生活的基础,未来的路只有越来越宽广。他们就是1999年因为珊溪水库而移民到温州龙湾区的泰顺库区移民。日前记者前往龙湾区永上、龙华两个泰顺移民村,走进了这群无畏艰辛,创业在第二故乡的泰顺库区移民。

  从“女人街”到“山珍楼”

  约好的时间过了20分钟后,王丽君才笑着出现在记者面前。此前,因为要招呼来店里吃饭的客人,她忙得一时难以抽开身。

  当王丽君坐在记者的面前,回忆起她的创业史时,叙说的过程里,这位看似坚强的女老板双眼却不由自主地湿润了,对于一个要独自抚养两个孩子的单身母亲来说,她比任何人都更深刻地感受到创业“艰辛”的滋味。

  “我可以说是从‘女人街’落荒而逃的。那次失败,让我一直刻骨铭心。”王丽君说。她指的女人街是温州市区的纱帽河。从1999年12月从泰顺百丈移民到龙湾至今,王丽君先后做过多种小生意,但没一样成功。于是王丽君狠狠心,四处向朋友们借钱,筹集了一定的资金数额,在不懂行情的情况下,她贸然到女人街开了一家足浴馆,仅一年的房租费就需要10万元。

  理想与现实总是存在一定的距离,王丽君很快就遇到了生意萧条、资金周转不灵、房租难以支付等生意场上常见的风险。

  房租拖欠太久,房东三番五次上门催促,足浴馆在维持了一年之后,还是以关门而告终。 “从‘女人街’败退回到龙华的家中,我和两个孩子的生活更加困难了。那个时候,我既想过寻找机会东山再起,也想过就此放弃得过且过。彷徨之间,以泪洗面的无数个夜里,我突然想到孩子需要抚养,这个家需要有人支撑,我别无选择,只能在这条路上继续坚持下去”。王丽君说。

  就在王丽君为前途彷徨而迷茫时,当地的移民办针对移民再就业,举行各种技能培训。要强的王丽君闻讯,立即赶到区移民办,报名参加了美容美发、足浴按摩培训班。经过专业培训,王丽君从外行变成了内行,很快在自己家里开起了一家足浴按摩店,生活才得以维持下去。

  采访中,王丽君深情地叙说了后来创业的过程,眼看着自己逐渐站起来了,热心的移民办工作人员为她出谋划策:“现在到处都开办了农家乐,你们何不凭借自身条件,也开一家农家乐,把这当作创业致富的一条新门路。”王丽君与同乡移民蔡云峰、夏新伟、潘拥军三人一拍即合,立即着手创办农家乐。资金缺乏,四个人就将各自家中的房产证拿出来到银行里作抵押贷款。

  2007年5月21日,由王丽君等四人创办的“山珍楼”在永上移民点隆重开业。“山珍楼”所使用的山货野味全部来自老家泰顺,厨师也是从老家请过来的,地道的农家菜吸引了不少顾客。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山珍楼”还解决了当地10多位泰顺移民的就业安置问题。


在当地政府及移民部门的帮助下,各个移民村
面貌得到建设。图为新莒移民村门口气派的牌坊。

  从“水果贩”到“超市老板”

  凌晨三点,门外伸手不见五指,夏立平就发动了载货摩托,从家里出发了。店里缺货,他得赶早到温州市区浙南农贸市场进货。天亮之前必须要返回店里,人手不够,店里还有很多事情要靠他打理。

  自从泰顺莒江移民到龙华村后,几年来在龙水通往市区的道路上, 夏立平不知穿梭了多少回。“如果这个长度连起来,估计可以从温州到泰顺老家来回跑个100多躺了。”他笑着给记者开了个玩笑。

  夏立平今年36岁,移民到龙华前,他在泰顺从事制作熟食生意。到了龙华之后,他最早的职业是摆水果摊。进货、销售全都是夫妻俩自己干。天气热的时候,销路不好,水果才进两天,本钱还没赚回就烂了。妻子心疼地一个劲抹眼泪。他劝慰道:“没有一条道路是一马平川的,这个干不成就干些别的吧。”他重新拾起了自己的老本行,但可是移民点上同类摊点多,生意一直不好。夏立平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说明当时的处境:“那时候做生意,简直像在挤独木桥,挤过去就胜利了,没挤过去,掉进河里了就算是失败,夜里连觉都睡的不塌实。”

  “但是失败了再继续,无论情况多么艰难,我始终没想过要放弃。”夏立平说:“父母早逝,很多事情都是我自己一人打拼的,我懂得在创业的过程,坚持对我来说的意义,我如果不努力,就没有机会。”

  手中的原始资金逐步积累到一定规模后,夏立平将自己家的店面改成了一家小型超市。亲戚们见他一个人忙前忙后,为了生活艰辛奔波,都劝他少干点。他笑着说:“生活本来就是苦出来的,只有自己双手挣过来的钱,花着才舒心,怕累,哪能过上好日子。”

  采访中,说到创业史, 夏立平没有诉说太多的艰辛,他只告诉记者,脚下都有千万条路,关键是每个人都要明白,路是自己走出来的,而不是别人给你铺好的。


驻地部队在“三下乡”活动中,前往龙湾区泰顺移民村
开展义诊献爱心活动。村民们挂起了横幅,表达心意。

  从拉丝厂到阀门公司

  用一波三折形容朱昌木的天成阀门公司的创办过程,一点也不为过。

  日前,记者来到朱昌木的天成阀门公司时,楼下车间里,工人们正在台面上紧张地工作着。楼上简陋的办公室里,朱昌木正忙碌地整理着单据,他兴高采烈地朝记者扬扬手中的单子说:“刚接到杭州的一批订单,工人们又有得忙了。!”

  朱昌木说,企业里订货单多的时候是他们最开心的时候,因为他们这个企业创办的非常难,非常不容易。

  2003年,朱昌木联合多位移民在龙华村办了一家拉丝厂,专门生产钢丝。钢丝生产过程中使用盐酸对环境有污染,企业边生产边出资10多万元,购买了上海交通大学的环抱处理设备事项治理,效果不是很明显。经过全体股东认真讨论后,为使村里的环境不受污染,企业决定停产,这一停就损失了80多万元。

  企业停产了不转产,以前的付出可谓付之东流,若转产,庞大的资金又何处筹集呢?

  “我当时想,这头是我开的,如果我不继续为大家奔波,大家的心血就全白费了,我会背上一个良心债啊。” 朱昌木说:“当时,家中的子女也曾劝我,你都60多岁的人了,忙啥啊,家里又不缺钱用,你就歇歇吧。”

  子女这样说,可朱昌木却并不这样想,企业只要存在,合股的移民就多了一个收入的门路,企业没了,刚花了很多钱的移民们,生活无疑会陷入“雪上加霜”的困境。

  2004年9月,在找到新的厂址后,朱昌木的拉丝厂在青山阀门公司的帮助下,顺利建成阀门生产线,并于当年9月投入生产。

  站在天成阀门楼上的窗口,朱昌木指着远处村庄的影子说:“我们这里距离龙华村5公里,路不算远,可企业当时搬迁到如今的地方时,却非易事。转产时找不到合适的厂址,我们几乎跑遍了龙华周围的大小村庄,寻找了好几个月,寝食难安,其中的苦无人知晓,但我们明白,这是企业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困难,天上是不会掉下馅饼的,什么困难都必须要去克服。创业虽然很难,但是我们的企业已经有了成色,我们坚定信念,只要永不言败,永不放弃,一定会有辉煌的那一天。”

(编辑 翁晓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顶一下支持,顶一下 反对,踩一下反对,踩一下 微信微信
2#
发表于 2007-11-17 08:45:57 | 只看该作者
呵,在这也看到阿宝的小文了...
3#
发表于 2007-11-17 18:45:08 | 只看该作者
我啥时候也自己创业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