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民族民间文化的破坏,已经成为一个“危机”,到了非重视不可的地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著名作家冯骥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做出了这样的评价。
之所以会造成这样的危机,冯骥才归结为4个原因:一是中国从文革状态进入改革,步入现代化的过程不是递进,而是突然的,外来的现代化对自身文化的冲击过于猛烈;二是我们对自己的家底不清楚,到目前对什么是中国民族民间文化、总共有多少种、哪些急需抢救都没有一个彻底的普查;三是长期以来人们对民族民间文化的轻视,认为文化只限于精英文化,对那些口头传承的文化一直缺乏研究;四是整个社会在从农耕文明向城市文明转型,民间文化的根基和载体都正在消解。
中国艺术研究院吕品田研究员认为,中国民间文化的破坏,最主要表现在现实生活中,传统生活方式和风俗正在消失。最典型的例子是传统节日。“节俗、节日中的民间文化活动,以及附加其上的审美情感、趣味,其精神影响力是巨大的。不能单纯从经济观点来衡量传统风俗的力量,或简单认定它们是封建、落后、迷信。民族民间文化具有感召力和凝聚力,是民族认同的象征和载体,也是培养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的最好教材”。他举例说,端午节的赛龙舟,本来应该是个全民参与的活动,但现在更多成了体育表演、旅游项目;中国人已经没有了具有本国特色的礼仪服装。一些传统手工艺技能则更值得忧虑,吕品田认为,几乎所有技艺都面临人去艺绝的困境,还有的转型成了纯粹的商品,和实际生活完全脱节。
虽然世界各个先发现代化国家都有着“先破坏,再保护”的教训,但冯骥才认为,对民族民间文化的抢救保护还是要倾注人为的力量,“关键是看谁觉悟得早,保护得好”。他举例说,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就曾由专家学者发起,呼吁全社会对民族文化进行紧急调查。正因为他们的工作,我们今天才会看到日本在成为发达国家的同时,也保留了自身的文化。
“中国的民族民间文化很多”,冯骥才说,“可谓‘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各个地方都不一样,而且又有着5000年延续的历史,因此中国民间文化的种类浩如烟海。”这同时也造成了统计和保护工作的困难。在社会各界的呼吁下,中国已经开展了一项由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作为这项工程的专家委员会主任,冯骥才同时还在主持一项分支工程———“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他说,目前该工程的主要内容,是对中国民间文化进行“排查”式的普查和抢救,需要“把每一个村庄都跑过来”,他估计,普查工作需
要10年。但是时间不饶人,冯骥才多年来不断地表达着自己的担忧。他曾说:“眼下的中国,几乎每一分钟就有一种民族文化在消亡。”
“文化的力量是无形的,它可以使其他的社会层面,比如经济、政治等发挥出更大的力量”,吕品田对记者说,“所以文化开创着一个国家的战略未来。”冯骥才说,中国日益强大起来,但强大起来了还得是中国人,这个民族的独特性就保留在自己的文化里。他强调:“民族民间文化才是构成我们民族的DNA。”
出处:环球时报 作者:宋念申</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