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346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云集谈影·关于“纪实”与“画意”摄影的一封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11-4 12:51: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align=center><B>云集谈影<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B><B>关于<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B><B>纪实<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B><B>与<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B><B>画意<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B><B>摄影的一封信</B><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
<  align=center>萧云集</P>
< >我原来一直从事美术工作,经过较为系统的美术基本功训练,对所谓构图原则,美的原则,美学诸要素自以为知之甚多,拍起画意作品来比较得心应手,从事摄影十几年在国内外发表了一千多幅照片,获得了近百个奖项,颇有些沾沾自喜。可是有时又觉得十分空虚,这些作品讲究光色之美,讲究构图之美,讲究摆布的精致,讲究布局的完整和协调,但是它却失去了摄影的特质,基于照相本性和直接摄取方式的纪实特征赋予摄影艺术的最基本的特质。这样说是我觉得我的这些<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作品<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在任何一个时间、空间里都可以重新营造,重新拍摄加工,它并没有什么真正的难度可言,我觉得很迷茫。<o:p></o:p></P>摄影术从诞生到飞速发展,已经走过了150多年的历史,从最初的仿画、古典、唯美的画意摄影,到爱默生提出“摄影应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摄影作品的效果就在于感光材料所记录下来的,没有经过修饰的镜头影像”的理论对摄影绘画派发出了桃战。摄影艺术在发展之路上一直是流派纷呈,这应该说是对摄影本性的不同理解和认识。摄影审美观念呈现多元化的趋势是不会穷尽、但对摄影的本质特征却是应有清醒的认识和界定的。<BR>    <BR>    大家都知道,目前争论最多的莫过于“画意摄影”和“纪实摄影”两大观念。这在国内外摄影比赛的分类中也好,在评选评委的倾向中也好,都有所体现。对“内容与形式”的要求也产生深刻的影响。东南亚地区和港澳一些摄影沙龙比较注重摄影作品画面的光色之美,也可以说是有很浓重的“画意”倾向,由美国摄影学会将沙龙的入选计分累积,每年评选出“世界摄影十杰”影响了许多热衷于此的“打龙”族,可是又有许多摄影家对此不屑一顾,认为要做到画意的效果并不是很难的。这些摄影家认为纪实摄影才是摄影艺术的本源,“画意”不过只是雕虫小技而已。1994年贵州全国摄影理论年会我作了发言,阐述了自己对纪实摄影“太随意”的看法,似乎发给你一个照相机,谁都可以成为摄影家,这是有失公平的,其实纪实摄影是难的。在那个时期,我还是很偏爱画意摄影,无论何人贬低画意摄影的贡献我在感情上都无法接受。<BR><BR>    我现在这样理解:把一个摄影者的成功之路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阶段。初级阶段是解决基本功的阶段,这个阶段可以很漫长,也可以是较短暂的,这个阶段主要在技术、技巧方面进行学习,可以模仿一些成功之作的光影,构图技巧,这是从“无法”到“有法”的一个阶段,这个阶段是谁也必须经历而无法逃避和省略的,扎实的基本功是成功者的保证。一个摄影家只有经过这个初级阶段,才能说在以后的艺术创造中蕴含较多的必然性,而不是偶然因素。第二个阶段是中级阶段,这是一个复杂的提高期,在这个时期,摄影者要接受大量的信息,将它们吸收和消化,融汇到自己的艺术创造力中去,完成了“初级阶段”的改造,基本功进一步深化和巩固,着意思考和解决摄影本体的问题,摄影就是摄影,它特定的空间性和时间性形成的鲜明的纪实特点就是摄影的本质。摄影具有精确的再现现实的能力,但它又不是冷漠的纯客观的再现,而是渗透着摄影家对现实生活的感受、认识和审美的追求,在纪实摄影中体现摄影者审美情操,融汇艺术修养于其中,这是向高级阶段进发的必要准备。在解决了基本功和艺术观念的初、中级阶段之后,摄影者进入了高级阶段:这是艺术家在艺术风格上日臻成熟,创造手段和技巧炉火纯青,游刃有余的时期,这是从“有法”再到“无法”的时期,艺术家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具有的独特性明显区别于别人的作品,不再模仿,不再雷同,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极力表现艺术家完全个性化的东西。风格是可以演变的,艺术家的创造进入了自由发展的空间,变化也可以无穷无尽,但是无不刻上个人的烙印,这是长期以来对艺术的追求和理解留下的印记。我在94年批评国内一些纪实摄影作品“太随意”,老师说:真正的纪实作品看去随意,其实不随意,但是不随意的作品让人看去又要觉得很随意。这听去很随意的聊聊数语给了我很大的震动,对我的思想认识和发展可以说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摄影做到“真与美的直接统一”应该是摄影家在最高阶段的极致追求。<BR ><BR >续下——————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顶一下支持,顶一下 反对,踩一下反对,踩一下 微信微信
2#
 楼主| 发表于 2005-11-4 12:52:14 | 只看该作者
< 12.75pt"> 许多年以来我一直想拍摄“温州人”专题,我生活在温州地区,温州是我艺术植根的土壤,如何把握、表现温州的本质,这是一个课题,也是一个难题。去年十月我到《温州人》杂志社兼职摄影部主任,使我有机会拍摄一些有关“温州”的照片,生活在温州市的摄影者也许是因为太熟悉的缘故大多对拍摄周围的东西不感兴趣,我想,生活中的人如果能够以一种旁观者的心态来观察和认识生活那是很不容易的。我在杂志社附近租了一间房子,每天步行去上班,不断地在步行中体验、认识、抓拍。在家里,人们常常会因为家庭的舒适和安逸而失去思想、行动的愿望,而住在温州,我每天考虑的除了摄影,还是摄影,作为《温州人》杂志社的摄影记者拍温州人,再也没有比这更名正言顺的了。我把自己比作初进大观园的刘姥姥.随时保持一种新鲜劲,尽力去寻找我对温州的感觉,这种感觉有时真好,有时又实在难以找到。这是否就是纪实摄影的“纪实”之难呢?按按快门是很容易的事,可是这随意之中要表达什么?温州人作为温州人,而不是上海人或北京人,他们的特性和本质又是什么?在这随意之中应该得到充分的体现,这又是非常的不随意的,实在很难把握和寻觅。我希望记录下这样的影像,它们不可以创造,而且永远不再,这是我目前对纪实摄影的认识。在《温州入》杂志工作了半年,我重新思考摄影是什么,看到1985年我拍摄的“时装“照片,我惊奇地发现,那种刻意追求画面完美的照片现在不再吸引我,倒是当时认为没有什么价值的随意性的记录,现在有许多东西耐人寻味。<BR><BR>    因而,我力图在摄影中寻找一种新的东西,那就是许多特定的,往往会被忽视的却又能永恒的东西,这是否就是纪实摄影需要寻找的本质?<BR>    <BR>    经常研读、体会您的作品,我认为应该学习的是您的一种精神,一种对生活的观察和体会的独特方式,而不应是模仿和照搬,白石老人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在这里应该是适用的吧。我最近拍过的几个专题,和您的作品一比较,我觉得自己的思维方式还是不够开拓,无形之中还是被“画意”的东西框住,没有能够另辟天地,因此浪费在“老路”上的东西.就挺多的。您的许多作品看去平平常常,好像是信手拈来,其实每一幅都有它独特的地方,看上去不经意,其实蕴含深厚功力,决不会是街头随便拣拾的东西。纪实摄影其实是很难的。卡蒂埃.布列松的“决定性瞬间”应该说是道出了纪实摄影的真谛。<BR>    <BR>    我拍“温州人”,觉得还很有文章可做,“出彩”的不多,想法也有些乱,有时有些无所适从,东一榔头西一棒的零碎感觉,这和我的阅历、文化素养有关,很多东西需要学习、思考,不过有一点,我还是感到有许多东西可以拍,这应该是比较对的感觉吧?况且“温州人”是个大题目,应该要有个“大温州”的立意,内涵就很多了。<p></p></P>
< 12.75pt">                                                 19980531<p></p></P>
< 12.75pt"> <p></p></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