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cellSpacing=2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TR align=middle>
<TD><IMG src="http://pic.66wz.com/0/00/06/08/60853_939269.jpg" border=0> </TD></TR></TABLE> 高启新/文 周咸俊/摄
<> 一地的学风兴盛,会影响到一地人的价值取向。泰顺几个地方悬匾额最为密集的村落都是大姓族居之地。这些大族源远流长,耕读并重,获取功名成为家族光耀门楣的首选之事。在农耕文化里,耕读传家是一个唯上的选择。从最高一级的进士到初级功名的秀才,尽管每个人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不同,但读书人的虚荣心皆免不了“露出尾巴”,立匾即为其中的表现之一。当我们看到一方方匾时,不难发现,能有资格题匾的各级官员,无一例外均是成功的读书人,是以读书为进阶,达到自我价值最大化实现的兼济天下的仕人。题此匾的江西人彭元瑞,就是一个典型例子。</P>
<> 彭元瑞(1731—1803),乾隆朝的重臣,也是江西籍读书读得很成功的书生。从乾隆二十二年(1757)登进士,改庶吉士,二十八年(1763)散馆第一,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南书房。督江苏、浙江学政,典试顺天、浙江、江南。历官礼、兵、吏、户、工五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太子少保,太子太保。还历充文武会试及武英殿国史馆、会典、三通、四库、石经诸馆总裁,《高宗实录》总裁。彭元瑞因才学很受乾隆赏识,与同朝的纪晓岚齐名,有“才人”之称。有人统计,清朝汉人词臣中为考官(即学政、乡会试主考官)5次以上的有熊赐履、朱、刘墉、彭元瑞、王杰、潘世恩等。考官被视为荣差,虽清却美,为人艳羡。主考官及至房考官一般都须进士出身,而又尤重翰林,其他非科甲出身之官员,纵官高位重,亦不得与衡文。故作为汉人的彭元瑞能一而再、再而三被钦点出任主考,实属殊荣。</P>
<> 彭元瑞出任浙江学政的时间为乾隆四十四年(1779)。按照例制,清代学政(亦称督学、学使,大宗师)为主管一省之学校教育行政、考试诸事的最高长官,每省仅设一人。作为3年一任的钦差之官,相当独立于各省的行政长官。在任学政期间,不论本人官阶大小,均与督抚平行。学政不得干预地方行政,但地方俗称“制台”的总督、“抚台”的巡抚,“藩台”的布政使,“臬台”的按察使也不能干涉“学台”所分管的事务。学政且为清任,有一种清峻的尊严。学政在其任内,必须出巡各府州县,走遍全省,主持生员岁试、科试以及最重要的童生试等。</P>
<P> 这方匾现存于泰顺筱村徐岙底举人厝。是庠生吴永为母亲毛氏所立。庠生在明清时为秀才的别称,按明清科举制度,府州县设学校的学生为庠生。此匾中提及的“婺星”,为二十八宿之女星,列牵牛、织女之次,主人间布帛,又主女寿和人文等。学政彭文瑞刚好是主持生员吴永</P>
<P> 岁试的主考官,那么请他为自己的母亲题一方匾,在孝德为本的时代,当属人臣弘扬之职责。此匾立于乾隆五十二年(1787),按史书记载,彭元瑞此时当已离开浙江学政任上了。</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