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8.27 为丹霞地貌申遗,冲刺
为丹霞地貌申遗,冲刺
2009-08-27 光明日报
==============
目前,中国丹霞申遗已进入冲刺阶段,今年9月将迎来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专家的考察评估。本期,我们特组织了一组稿件,让我们共同领略六省丹霞地貌的绚丽之美。
▲浙江省江山市江郎山 本报记者徐冶摄
▲贵州省赤水市五柱峰 本报特约记者丁福秋摄
“最年轻”的福建丹霞
在中国丹霞这部故事长卷中,位于福建西北部的泰宁描绘了青年期丹霞这一绚丽奇特的篇章。
泰宁丹霞地貌区是中生代滨西太平洋大陆边缘活动带的典型地区,记录了中国东南白垩纪以来的地质演化与气候变化。泰宁提名地由南北两大片区组成,面积11087公顷,缓冲区面积12401公顷。这里以最密集的网状谷地、最发育的崖壁洞穴、最完好的古夷平面、最丰富的岩穴文化、最宏大的水上丹霞为特色,被国内外地学界称为“中国丹霞故事开始的地方”。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著名专家保罗·丁沃也盛赞:“泰宁是丹霞地貌演化最年轻阶段的奇妙实例。”
泰宁提名地集中发育了密集的网状节理系统和沿节理繁育的峡谷群,70多条线谷、130余条巷谷、220多条峡谷,或纵横交错,或并行排列,峡谷的密度、深切曲流的曲度和峡谷生态的原始性;泰宁丹霞洞穴或成群聚集,或层层套叠,大者可容千人,小者状若蜂巢。洞穴数量之多,组合、造型之奇特超乎想象。这里的丹霞洞穴被泰宁先人巧妙利用,有的成了僧尼修行的圣地,有的成了学子苦读的净土,有的成了农人居家的乐园,有的成了灵魂安息的归宿。
“遗产申报地的价值高、自然性好、完整性也好,但是如果保护管理不到位,不能确保永久保存下去,也不能列入遗产。”著名世界遗产专家、昆明理工大学梁永宁教授是泰宁申遗顾问,他这样表述“保护”对申遗的重要性。“对世遗提名地,怎么保护都不过分!对今天来说,怎么强调都不过分!”泰宁县委书记曾祥辉表示。
当地管理机构制定实施了《泰宁丹霞地貌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保护管理规划》等一系列保护管理制度。提名地严禁安排各类有可能造成水体污染的建设项目,建设了11个乡村污水处理中心,沿线居民点污水处理达标后才允许排向附近水体或供农业灌溉。在提名地内建立完善的垃圾收集——运输——中转——无害化处理系统。同时建立广泛参与的保护网络和管理协调机制,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起生物生态环境、地质环境、气候水质状况等监测站点,开展监测预报。当地管理机构采取严格的保护政策,实行封山育林,控制旅游、商业活动、外来物种,把人为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在泰宁旅游数字监控中心,记者看到,在面积约300平方米的大厅里,有60个全球眼监控系统、电子门禁系统及具有卫星导航定位服务功能的电子巡更系统和船舶GPS管理调度系统,主要开展遗产保护管理、森林防火、游客数量、景区安全、人为活动影响等因素的监测,是实现风景区保护和管理功能的重要承载体。“在旅游高峰期,如果旅客稍微超过每天的最佳接待量,我们就会通过景区的旅客调节系统,对旅客进行科学的分流与疏散,以保护展示区域的环境。”泰宁常务副县长郑剑波告诉记者。(本报记者高建进)
“青年早期”的贵州丹霞
贵州遵义赤水丹霞地处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结合部的中国最大的丹霞分布区,位于中国西南部贵州省赤水市和习水县境内,主要包括赤水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十丈洞景区、丙安竹海景区、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赤水竹海国家森林公园。
赤水是“中国丹霞”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总面积72178公顷,其中核心区27364公顷,缓冲区44814公顷。赤水丹霞是罕见的发育于亚热带巨型红层盆地南缘的高原——峡谷型和山岭型丹霞景观,高原的剧烈抬升与流水的强烈下切造成了地形的巨大反差,发育了最为典型的丹霞阶梯式河谷与最为壮观的丹霞瀑布群,成为青年早期——高原峡谷型丹霞地貌的代表。赤水丹霞提名地保持了最完整、具有代表性的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和物种多样性,形成“丹山”、“碧水”、“飞瀑”、“林海”有机结合的丹霞景观。
赤水丹霞提名地72178公顷的土地上由赤壁、峡谷、瀑布、岩腔和大型崩塌巨石等发育齐全的丹霞景观。众多河流从山顶奔泻而下,发育了典型的丹崖——峡谷地形,山谷间有数量众多的梯级马蹄形丹崖赤壁和瀑布群。丹崖赤壁发育的高度、宽度和体量极大,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这里有中国丹霞地貌上最大的赤水大瀑布。赤水丹霞气候湿润,降水充沛,有高达90%以上的森林覆盖率,是珍稀、孑遗植物桫椤等生长的场所,同时还有很多的珍稀动物。
赤水丹霞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具有较长的保护历史,经历了由民间自我保护到政府颁布法律法规保护的转变,保护级别逐渐提升,保护力度逐渐加大,保护机构逐渐健全。提名地内,大部分为人烟稀少和人迹罕至地区,自然生态迄今仍保持着原始状态。目前,赤水丹霞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已经划定了明确的边界,并且建立了相应监测指标,建立了多级管理的有效管理体制,政府重视、部门配合、社会支持、统一协调、管理环境保护工作,在人员、机构、资金方面均有保证,确保一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本报记者柳路)
“壮年期”的江西丹霞
日前,记者来到地处江西省鹰潭市境内的龙虎山风景名胜区,广大干部群众正齐心合力,向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做最后的冲刺。
大自然经历了1亿多年的变化,造就了龙虎山典型的丹霞地貌。它是我国737处丹霞地貌中发育程度最好、序列发育最完整的地区之一,尤以壮年期地貌为主体;在形态上则有方山石寨、赤壁丹崖、峰林等,丹霞地貌类型齐全,达23种之多。山体经过自然界长期的风化剥蚀及造山运动的作用,形成了千姿百态的峰峦岩窟、奇山怪石,构成了一幅巨大的丹山依碧水的秀丽画卷。2007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行的第四批世界地质公园评审会上,龙虎山被评为世界地质公园。今年1月,它又正式列入中国丹霞系列申报世界自然遗产6个提名地之一。
目前,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全力配合,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工作合力,拆除违章建筑、修补破坏痕迹,恢复自然景观、完善保护设施,健全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的总体要求,龙虎山景区管委会成立了21个环境综合整治包片组,广大干部群众经过百日奋战,景区环境综合整治任务基本完成,景区面貌全面改观。
保护管理情况是衡量一个区域遗产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申遗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龙虎山景区全力以赴开展各项保护设施建设。目前,占地240亩的自然遗产展示中心、道博馆、地博馆和游客中心主体工程已完成,预计9月可投入使用;投资1.2亿元打造的龙虎山新游线建设(游客中心至九曲洲码头)顺利完工;总投资650万元的数字化景区建设所有设备采购招投标结束,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已经基本完工;完成提名地及风景区新增界桩界碑70余块;确定了40个景区“卫生清洁”工程精品点;对功能区污水处理设施进行了建设;景区还投资130多万元,使新旅游线路两侧3万多平方米的山体坡面披上了绿装。
“申遗是一场攻坚战,我们将全力以赴,确保申遗成功。”鹰潭市委书记杨宪萍说。(本报记者胡晓军 通讯员洪瑜君)
“发育最完全”的浙江丹霞
“休虑双童长不食,江郎三子梦还家。安得此身生羽翼,与君来往醉烟霞。”这是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游览登临江郎山后所作的《江郎山》。
江郎山位于浙江省西部,地处浙、闽、赣交界处的江山市,由上白垩统方岩组的紫红色块状砾岩、砂砾岩为主(夹少量砂岩、粉砂岩)的岩层所构成。江郎山是我国丹霞地貌特征最明显、发育最完全的区域之一,素以“雄奇冠天下,秀丽甲东南”著称,拥有全国“一线天”之最、“神州丹霞第一奇峰”之誉。2007年11月4日,联合国世界自然遗产保护联盟波兰籍地质专家皮特·米根来江山市,对江郎山丹霞地貌进行实地考察后,认为此处的丹霞地貌具有很高的地质地貌科学价值和自然人文科学价值。其气势之磅礴,形态之丰富,造型之奇特,在世界上都属罕见。
中山大学教授,世界著名丹霞地貌专家黄进实地考察江郎山并采岩石标本鉴定后认为:江郎山的丹霞地貌开始发育至今,大约已有1000万年左右的历史了。本区地壳在新近的地质时期内是较为稳定的。但江郎山南麓苏家岭一带有相对高度4.8米及8.0米的第1、2级河流阶地说明,江郎山地区在最近的地质时期又有地壳上升现象,可能地壳在稳定中有轻微的上升。
三爿石是江郎山最令人注目的三座岩墙式的巨大石峰,突起于500米左右的山顶之上,分别为郎峰(819.1米)、亚峰(737.4米)、灵峰(765.0米),三爿石是江郎山风景区的精华所在,在500米左右的山顶上,再巍立三座300米左右的石墙式的巨大岩峰。
日前,记者来到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江郎山景区,看到工人正在清扫建筑垃圾。“这些建筑垃圾是拆除景区饭店‘江郎山庄’留下的。”江山市旅游局江郎山申遗工作负责人介绍,江山市为拆除“江郎山庄”而损失1000多万元。在石门镇江郎山村记者看到,石门镇正在开展“人人宣传申遗、人人呵护江郎山、争当江郎山下文明人”的倡议活动,这些都是为了保护当地丹霞资源的完整性。 (本报记者严红枫)
“壮年中晚期”的广东丹霞
丹霞山风景名胜区是中国丹霞系列申报世界自然遗产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壮年中晚期簇群式峰丛峰林型丹霞的杰出范例。丹霞山地处湘、赣、粤三省交界处的广东仁化县境内,是世界“丹霞地貌”命名地和国家自然保护区。丹霞山风景名胜区总面积达292平方公里,全山已开发4个景区,有大小石峰、石墙、石柱、天生桥680多座(处)。其中以阳元石之雄、阴元石之奇、巴寨之险、锦江之秀、锦石岩之幽、韶石之古、夏富之旷闻名于世。
韶关市委书记徐建华说,丹霞山申遗是关系国家荣誉、民族利益的大事,必须站在履行国际公约、保护人类共同遗产的高度,抓好丹霞山申遗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丹霞山风景区第三期拆迁工作由广东仁化县政府负责组织实施,目前申遗专家组确定的拆迁任务已经基本完成。
丹霞山景区还建成西部景区旅游公路7公里,完成巴寨游步道全长5.3公里,建成服务区1.8万平方米。完成了阳元山1公里环形木栈道旅游步道改造,锦江水上竹筏漂流项目建设,初步选定了阴元石至黄沙坑科考精品旅游线路,进一步完善了景区标识系统。而在之前进行的为期一年的丹霞山动植物资源科考也成果颇丰,不但基本摸清了丹霞山生物多样性的家底,而且在广东省首次发现了崇安地蜥、长肢林蛙和斑堰蜓等物种。
记者近日从丹霞山景区获悉,供申遗国际专家考察评估的科考线路已经初步敲定。这条科考线路处于丹霞山景区无人区腹地,凸显丹霞山的科学价值和生态价值,能够展现丹霞山森林植被的丰富性、生物多样性和美学价值。丹霞山景区的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条线路着重表现的是丹霞山的自然原生态状况,同时也充分考虑线路的安全问题。目前该线路已经通过韶关市相关领导以及专家的亲身考察,并获得充分肯定。(本报记者吴春燕 通讯员谢亚薇)
堪称“博物馆”的湖南丹霞
湖南莨山国家地质公园位于湘西南新宁县境内,东邻东安县,西靠城步,北距新宁县城11公里,南接广西全州、资源县。地质公园由北向南依次由紫霞峒、扶夷江、骆驼峰、牛鼻寨及八角寨等5个相互联系的景区组成,宽约4—8公里,长约18公里,面积108平方公里。地质公园以丹霞地貌为特色。
莨山丹霞地貌区,造型多姿多彩,瑰奇险秀,是一座罕见的大型“丹霞地貌博物馆”。莨山丹霞地貌类型多,共有60余处主要地质地貌景点,分别有条带式楔状、分割式的块状、边坡式的墙状、交切式的线状、零散式的柱状和拱状,以及嵌镂其间的凹槽、蜂孔罅穴和崖壁溜纹等。其中又以层叠成列的楔状地貌和突起其间的寨峰地貌显目。不仅如此,丹霞地貌的“身陡、麓缓、顶平”的基本特征及典型结构(如“一线天”、天生桥)在此表现相当突出,而且规模大,群体明显,出现频率高。莨山丹霞地貌从青(幼)年期、壮年期至老年期的遗迹均有发育。
构成莨山丹霞地貌的岩层是形成于距今9000至6500万年间的晚白垩世的陆相红色碎屑岩系(砾岩、砂砾岩),当地处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降雨充沛,地表径流发育,流水侵蚀作用及其诱发的重力作用,是丹霞地貌形成的主要外营力条件。
2003年莨山风景名胜区被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6年被列入国家自然遗产名录。近年来,湖南省加强景区保护措施的落实:先后出台《湖南省莨山风景名胜区保护条例》等法规,全面启动莨山景区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工作,按世界遗产标准编制了《莨山保护管理规划》,全面推进景区保护性管理设施建设。(本报记者龙军)
链接 什么是丹霞地貌
“丹霞地貌”这一名称在20世纪20年代首次被中国地质学家引入。意指一种以红色砂砾岩地层构造为主,经亿万年水流侵蚀及风化剥落而形成顶平、身陡、麓缓的方山、石墙、石峰、石柱等奇险的丹崖赤壁地貌,
像“玫瑰色的云彩”或者“深红色的霞光”,因广东丹霞山最为著名,故此名。
在地质和地貌学层面上,丹霞可以定义如下:丹霞是一种形成于西太平洋活性大陆边缘断陷盆地极厚沉积物上的地貌景观。它主要由红色砂岩和砾岩组成,反映了一个干热气候条件下的氧化陆相湖盆沉积环境。这些沉积层经历了区域地壳抬升、剧烈的断裂、流水的深度切割侵蚀、块体运动、风化和溶蚀作用,塑造了群峰、崖壁以及峡谷等有着极大景观美的绝妙景观。
到目前为止,在中国已发现的丹霞有790多处,广泛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区,温带湿润—半湿润区、半干旱—干旱区和青藏高原高寒区。
申遗要经历哪些阶段
20世纪90年代初,国内有关专家便提出了中国丹霞地貌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想法。据了解,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必须符合四条标准,即绝妙的自然美、地质演化的突出例证、生物生态演化进程的范例、濒危动植物的栖息地。同时,要较少受到人类发展活动的影响。目前全世界800多处遗产中纯自然遗产仅有170多处;我国37处遗产中仅有7处纯自然遗产。
2006年12月,在建设部、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委会的支持认同下,中国丹霞地貌申报工作正式启动。2009年1月23日,国务院正式提名“中国丹霞”作为我国2009年唯一的世界自然遗产申报项目,提名地国内组合分别是福建泰宁、湖南莨山、广东丹霞山、江西龙虎山、贵州赤水和浙江江郎山。3月2日,“中国丹霞”项目顺利通过世界遗产中心材料审核。
目前“中国丹霞”离成功申遗还要跨越3个重要阶段。首先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专家实地考察评估。今年9月,IUCN将派出专家,实地考察评估提名地的“突出普遍价值、完整性要求、保护管理状况”。其次是世界遗产中心核实评估情况。IUCN专家实地考察评估后,还要进行资料查询和外围咨询。次年4月,IUCN专家根据综合情况,作出决议,并提交世界遗产中心。世界遗产中心一般会采用IUCN的决议。最后是遗产大会投票表决,只有大会三分之二以上多数通过,遗产项目才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本报记者 高建进整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