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ble height="154"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95%" border="0"><tbody><tr><td height="21"><div id="p_t1">“国立北洋工学院关防”铜印(附图)</div></td></tr><tr><td height="21"><div id="p_t2"></div></td></tr><tr><td height="21"><div id="p_author">刘昭铠</div></td></tr><tr><td height="21"><div id="p_article"> <br/><br/> <div class="imiddle"><img src="http://www.tianjindaily.com.cn/docroot/200608/27/picture/ra0827001.JPG" alt=""/></div><br/><br/> [中山]刘昭铠 <br/><br/> 最近笔者在广东中山收集到一个民国时期铸造的校印,用纯铜铸造,呈紫红色包浆,重1.2公斤,有朱文篆字9个:“国立北洋工学院关防”,左边款刻“国字第七千三百零二号”,右边款刻有“中华民国三十二年十月日”,印背部把子左侧刻有“印铸局造”,右侧刻有“国立北洋工学院关防”,印背文字及边款均以楷书镌刻。<br/><br/> “关防”是印章的一种,取“关防严密”之意。民国时期京师大学堂、国立北京大学等采用长方形校印,均称“关防”。<br/><br/> 1895年北洋大学堂在天津创办,1903年更名为北洋大学,也就是今天的天津大学,是我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源地。1917年北洋大学改为专办工科,1929年后改名为“国立北洋工学院”。1937年7月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9月教育部下令“以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和北平研究院等院校为基干,设立西安临时大学”,1938年改称国立西北联合大学。1942年12月国民政府行政院将原浙江省立英士大学升格为国立英士大学,将其工学院划出,独立为国立北洋工学院,因工学院地处浙江泰顺百丈口镇,故史称“泰顺北洋工学院”。1946年年初,教育部下令恢复国立北洋大学。此后,泰顺北洋工学院、北洋工学院西京分院、西北工学院和北平部4校师生先后返津参加复校。1951年北洋大学与河北工学院合并,定名为“天津大学”。百年历史证明,北洋大学、北洋工学院与天津大学同出一源,同归一脉。这个“关防”铸于1943年,应该是“泰顺北洋工学院”时期的校印。<br/></div></td></tr></tbody></tabl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