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4203|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萧云集:泰顺古村落的新兴与湮灭(组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0-19 12:55:5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每隔一段时间去山区农村,就会感觉到又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样的感觉总是越来越强烈。从前的古色古香,如今有的改造一新,有的无人理会,自然毁坏,许多老屋就是这样,“现代”的与传统格格不入。 (萧云集 图并文)



泰顺的廊桥终于没有湮灭,现在不仅“申遗”,建造的技艺得到传承,而且不断发扬光大,许多乡村建造作为旅游新景观的“传统技术”新廊桥。




见一老伯:辍耕之稻田,怅恨久之。曰:“此屋不蔽风雨,不日全毁,因何拍之?”




老伯说:我们与胡氏大院同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为什么他们修的好好的,我们这里就没有人管呢?我们找谁说去啊?




我说:我是外县的。我答应这位热心的大叔:我认识你们县里的领导,有机会我说说看,有没有用就真的不知道了。   (许燕毅摄)

此事有了下文:后来我联系到泰顺县非遗保护中心主任季海波,他说泰顺县最近出台了《文化遗产保护办法》,明确规定每年拨出100万专项资金对不可动文物进行修复。而且筑墙修瓦这些技术属于他直接管理的非遗保护工作,他很感谢我把群众反映告诉他,说:会有效果的。




泰顺这些山水地貌形成于1.6亿年前,这里虽然小,却是非常美的自然景观。


这么美的地方,为什么要“掏心窝子”呢?不知道开了就没了吗?



人家黄土高坡都在植树造林,涵养水源。而我们这里原本自然的山头,却要砍树刮土,搞什么“造地”工程。这些情形在温州地区比比皆是。



最近新华社有篇文章称:目前全国有230万个村庄,依旧保存与自然相融合的村落规划、代表性民居、经典建筑、民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古村落还剩下两三千座,而在2005年还是约5000个,7年消失近一半。许多古老的村落就是这样湮灭了。





这里与福建那个著名的白水洋像吗?其实是一样的,只不过这里最多能够称得上是“白水台”罢了。




古村里红砖房拔地而起,如雨后春笋般“破壁而出”。




全国许多古村落正以惊人的速度破败。各地古村落的保护状况均令人担忧,更何况藏在深山无人知的地方?


有的农民迁居新房,旧房无人理会,很快自然毁坏;有的村民在村里修建了一些现代形式的新房,破坏了其传统风貌;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随着在外见了世面的农民回到家乡,他们要过好一点的生活,首先就是要改变一下自己的居住环境。


凭什么你们城市里的人可以住现代化设施的“高尚”住宅,我们就要住在几辈子都不能改变的破屋里生活呢?



我这次去农村,就是住在舒适的现代农家里,简直就是城里“高尚”排屋都无法媲美的居住空间。几乎所有城市里有的电器、影像等等设备,农民家里都应有尽有了,还尽是品牌。最特别拥有城市里所缺少的“天然氧吧”——新鲜的自然空气。


那些屋子就是拆掉原来的泥土老屋在原来的地址上重新建设的。




农村有许多老屋就是这样,“现代”的与传统格格不入。




这个村庄的公共活动区域精心地留下了古老的青石棋盘和几根石柱,你猜猜这些石柱是做什么用的?




秋收季节




又一幢钢筋红砖的新房子“破旧立新”了。


这个地方还算好,新建筑与旧村截然分开。



虽然是一种“破坏”,倒也耐人寻味。





这个有点像旧重庆的村庄破败了,基本无人居住。


许多人离开了,再也不愿意回到这种地方。



大凡古村落,都是很讲究“风水”的,因为古人讲究。




随着城镇化快速推进,遗产保护与旧房改造之间矛盾突出。相当一部分古村落既不是文物保护点,又属于私产,当地文物部门除了呼吁没有更多办法。



古村落是中国传统建筑精髓的重要组成部分,真实地反映了农业文明时代的乡村经济和极富人情味的社会生活,对于历史的传承,比文字记载更准确、真实。




在新农村建设中应做好古村落保护的规划,保护其人居环境。有些老房子光线不足、年久失修等,这些问题应该得到妥善解决。


像不像一匹马?我叫它“马头墙”。



寻找拍摄角度                     (许燕毅 摄)



据说这里清朝时出了一个五品官员,回乡盖了这样的大屋,除了台门上的题字文革中被人为挖去,其它建筑构件是风雨侵蚀造成。





这位大婶是五品官员的后人,她说老屋修膳问题,大家族后人意见也不统一,所以就听之任之了,没有一个人愿意出来挑头。


现代农村年轻人大部分到全国各地打工,或者是做老板,只有寥寥几个孤寡老人还居住在村子里,许多有文化和文物价值的古村落渐渐衰朽,这样的情况非常普遍。



这是一处已经成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大宅院,情况稍好一些。




夕阳下只有年岁已高的老婆婆闭目养神,中年媳妇晒谷挑担。


在古村落里,年轻人是非常稀有的。





假期里,部分小孩子会回到老家来。




这位小女孩说话已经完全没有家乡口音了,许多想说的用家乡话也表达不出来,只好用湖北腔很浓的普通话和我交流。原来她在父母打工的湖北出生,并一直生活在那里。


这样的建筑,根本不可能再有人去建造,命运只有一个——湮灭。




1.6亿年前形成的自然景观,为什么要破坏它?石料就非要从溪里取吗?


这里是《采茶舞曲》的故乡——泰顺东溪,连我一个外乡人都非常痛心的场景让我看到了。


在古村落,我还看到一些传统技艺的改变和消亡。





这位老师傅幽了一默:你知道我们这一行叫什么?我们是做篾的,我们的命运早就定了——篾mie(灭)亡!


更多内容敬请关注萧云集博客:http://blog.voc.com.cn/xiaoyunji/
该贴已经同步到 大笨钟的微博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顶一下支持,顶一下 反对,踩一下反对,踩一下 微信微信
2#
发表于 2012-10-19 13:22:40 | 只看该作者
"后来我联系到泰顺县非遗保护中心主任季海波,他说泰顺县最近出台了《文化遗产保护办法》,明确规定每年拨出100万专项资金对不可动文物进行修复。而且筑墙修瓦这些技术属于他直接管理的非遗保护工作,他很感谢我把群众反映告诉他,说:会有效果的。"请问季海波先生,徐岙底现在的情况知道吗?\n\n 来自 焕然一新- 的新浪微博
3#
发表于 2012-10-19 13:22:40 | 只看该作者
为这些死去和即将死去的古村落默哀一下\n\n 来自 吴行妙 的新浪微博
4#
发表于 2012-10-19 14:37:53 | 只看该作者
村民改善生活的实际需求和保护古村落往往会发生冲突。如果不依赖当地政府的介入(如新建宅基地选址的统一规划,古宅的统一维护等),仅依靠村民的自觉行为,这样的古村落最终都无法摆脱湮灭的命运。\n\n 来自 Dionggreat 的新浪微博
5#
发表于 2012-10-19 14:37:53 | 只看该作者
那要看政府放多少心思在泰顺,什么叫山高皇帝远,泰顺在那么偏僻的地方,有多少人忽略了他,地方致富靠政府有什么用\n\n 来自 今天我只想睡觉 的新浪微博
6#
发表于 2012-10-19 16:12:0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焕然一新-:泰顺这么多的古民居,保护最好算雅阳塔头底跟泗溪前坪张十一故居。徐岙底最上厝倒塌了大半了。\n\n 来自 king道1977 的新浪微博
7#
发表于 2012-10-22 21:29:51 | 只看该作者
所谓人去楼空,只要古民居没人居住了不管怎么保护都没什么用了。就拿胡氏大院来说你要是没人居住的话不出三年就跟徐岙底一样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