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297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云水深处寻廊桥——漫谈我国风雨桥文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4-10 20:17:0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风雨桥又称屋桥,意思是除过河作用以外,人们还可以在这里躲避风雨,歇脚纳凉,迎送亲友,甚至来此谈情说爱。据记载,号称“廊桥博物馆”的浙江泰顺县,有数十座廊桥都在野外,才是真起到了遮风避雨的作用。
    多雨气候的产物
    风雨桥多见于我国南方,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约有330座,尤以贵州、湖南和广西等地的侗寨最多见。
    风雨桥远望气势恢弘,近看五彩斑斓,其中多有匾联、彩绘和雕塑等装饰,是侗族人民的建筑文化艺术精品,所以又被称作“花桥”。
    最有名的“花桥”是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程阳村的程阳桥,建于1916年。
    程阳桥是一座四孔五墩伸臂木梁桥。每孔跨14.2米,高10.6米;五座楼亭由廊桥连接。
    程阳桥1982年被列为全国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是中国也是世界“四大(古代)名桥”之一。
    风雨桥是很适应当地气候的。
    一是南方常有暴雨洪水,桥身自重如果太轻,很容易被洪水冲垮甚至冲走。
    二是风雨桥是木质桥,在不断晴雨、干湿之中,极易潮湿腐烂,而风雨桥有屋顶遮雨,可保持桥身桥面干燥,这就非常有利于它的保护。
    例如广西三江县岊固风雨桥,由于位于山区,局地风速很大,雨滴与地平面夹角特小,很易飘湿桥体,因此这座风雨桥设计重檐挑出更长达1.1米,使上下檐之间形成的飘雨角小于30度。这样既避免了雨湿,又达到避免更多阳光直射的效果。
    饱含侗族信仰文化
    有意思的是,有些侗族风雨桥还不仅仅是为行人遮风避雨用的。比如三江侗族自治县一些风雨桥,一端建在悬崖上,根本没有起到桥的作用;有的建在除雨季外几乎无水的河上,成了旱桥;有些则离村寨很近,遇风雨村民跑回家都来得及,无需到桥上避雨。还有,风雨桥一般都建得宏大、庄严、锦绣,有的还建成了龙的形状,显然也不是仅仅为了避风雨。
    所以有学者认为,风雨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拦截风水,保护村寨安宁兴旺”。所以每座桥上都设有神龛,供奉着侗族祖先、菩萨和关羽等神像。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何并不富裕的当地村民肯出大钱、出大力建桥的原因所在。例如程阳桥所在的《三江县志》中说︰“……殷实者捐银二三百元,少亦数十元。供材不分贫富,服工不计日月,男女老少惟力是尽,绝不推诿而中止。”所以,风雨桥不仅是当地的建筑文化,而且也是侗族的民族信仰文化。
    实际上,“风雨桥”的说法,过去也是没有的。当地人都是直呼其本名,例如直称永济桥而不称程阳桥或风雨桥。后来大概主要是因为1965年10月郭沫若先生来此参观,题字“程阳桥”,并赋诗中有“艳说林溪风雨桥”之后,“程阳桥”“风雨桥”的名称才传播开来,人们反而少知它的本名“永济桥”了。
   廊桥、骑楼和回廊
    当然,我国确实也有真正的风雨桥。据记载,号称“廊桥博物馆”的浙江泰顺县,有数十座廊桥都在野外,才是真起到了遮风避雨的作用。
    我国还有不叫做“风雨桥”或“廊桥”,但却起类似遮风避雨作用的“骑楼”,华南、台湾等地多见,上海金陵东路也有。一般是街道两旁的楼房从二楼起都向街心方向延伸到人行道上,以避免一楼受阳光直射,也方便行人避雨。如果街道两旁不是楼房,就把平房的屋檐加支撑后直接延伸到人行道上构成行人廊。
    我在上世纪70年代看到福建漳平、广东梅县等地的柱式支撑行人廊,福建龙岩等地的行人廊则以拱代柱,远看街道两旁就像长长的拱桥一般,即“骑楼”转化成了“骑廊”。
    正是因为有了骑楼和骑廊,热带中小城镇居民上街常常可以不带雨具。像杭州等现代大城市还把部分公交车站建成了半封闭的“廊站”。
    有趣的是,这种骑楼式的廊道结构,也常引入江南私家园林之中,称为复道回廊,可以为游者荫蔽烈日,遮挡雨雪。其中最典型的要算扬州寄啸山庄的复道回廊。回廊全长约400米,经此可以游遍全园。尤其叫绝的是,在玉绣楼附近还形成了“立交廊桥”。
    它们都是我国南方特有的建筑文化,而在干旱少雨的北方,是看不到的。
(科技日报 作者︰ 林之光)


该贴已经同步到 大笨钟的微博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顶一下支持,顶一下 反对,踩一下反对,踩一下 微信微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