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11月13日第四届中国泰顺廊桥研讨会现场 钟晓波摄
中新网温州11月14日电 (记者 赵小燕)中国廊桥走向世界或许又进了一步。
13日-15日,联合申报“木拱廊桥”世界文化遗产的浙江福建7个县市负责人齐集浙江泰顺,和中外专家一起参与了第四届中国·泰顺廊桥文化研讨会。浙江省文物局副局长吴志强建议,廊桥申遗应明晰目标,编制规划,而联合申遗的几个县市中,应确定一个牵头县。 廊桥,又被称为“风雨桥”或“蜈蚣桥”,因为桥上有顶,可避风挡雨,供人休息。其形式包括木拱廊桥、石拱廊桥、风雨桥、亭桥等。其中,木拱廊桥多分布于闽浙边界山区,而地处浙南边陲的泰顺,因其30多座,被称为“中国廊桥之乡”。 2001年,为保护古廊桥,泰顺成立了古建筑工作委员会。2002年5月,泰顺正式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的泰顺县申遗领导小组。 2003年,浙江省文物局将泰顺、庆元、景宁的廊桥组成“浙南廊桥”申报世遗预备名单。几乎同一时期,福建宁德市“闽东廊桥”申遗。不过,浙江和福建两省均未成功。 浙闽两省廊桥“打包”申遗最终在2011年12月实现,考虑到中国古廊桥主要分布在浙闽边境,且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包括泰顺在内的浙闽两省7个县市签订了《中国木拱廊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备忘录》,廊桥抱团申请终于达成了统一的方案。 抱团很快有了温暖的结果,2012年11月,“闽浙木拱廊桥”正式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据了解,列入该名单是申报世界遗产的先决条件,只有进入预备名单的项目,才有申请世界遗产的资格。 距离“闽浙木拱廊桥”入预备名单一年后,浙闽7县相关负责人齐聚泰顺,和中外专家一起探讨申遗的下一步。 浙江省文物局副局长吴志强表认为,浙闵廊桥申遗有其无可比拟的资源和环境优势,且两地都有申遗成功经验,两地政府及各界对廊桥申遗态度积极,充满热情。 不过,他也表示,因为申遗涉及7个县市,尽管两省都在非常积极做工作,但目前联合申遗的组织协调尚未真正形成合力,在时间点上,也没有清晰的申遗目标。比照其它联合申遗的项目,他建议廊桥联合申遗也应确定牵头城市,各地也应有牵头小组,由各地主要负责人担任领导职务。 福建屏南县政协主席周芬芳此前曾直接参与联合申遗的工作,她讲述了申报预备名单的艰苦过程,同时也表示,联合申遗应当有一个牵头城市,她认为浙江在古廊桥保护上做得很好,牵头县可以从浙江方面出一个代表县。 而对廊桥文化本身,吴志强表示,申遗就是要把不协调的环境整治好,这个过程与发展的矛盾肯定会体现,要正确处理要建设和保护的关系。 对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评选委员会专家那仲良提出,不仅是申遗的廊桥,中国许多包括非遗在内的风景区都存在着一个很大的问题:当地政府都在考虑如何吸引游客量,但忽视了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景区本身和当地本土居民之间的和谐程度。 他认为,如果当地群众只是旅游人群的被动承受者,有碍于遗产本身的良好保护。“两省在申遗当中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今后,我们更有义务把廊桥保护好。”(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