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浙南、闽北的山川溪河上建有一种全木结构的桥,名叫木拱廊桥。廊桥由下面的桥拱和上面的廊屋构筑而成。 桥拱由两个单拱:三节拱和五节拱紧密编织而成。单拱,由直长的树干加工成节苗,沿桥的纵向布置(多排),节数为奇数,中间的一节水平布置,两侧的节苗,每节靠近桥中一端高,靠近桥头一端低,节苗连接处用横向的大方木(被当地人称之“牛头),采用卯榫结构将各段节苗连接起来,形成折线形拱圈。拱圈完成后,立将军柱,设剪刀撑,拱圈成为稳定的结构。在拱圈上支蚱蜢腿,铺桥面苗、桥面板,建成桥拱。 在桥拱上立柱架梁,安檩铺椽砌瓦,在拱桥的外侧挂风雨板,最后油漆,建成木拱廊桥。 这种木拱廊桥,采用短材通过加工组装,使桥跨可达最长构件近三倍的长度,长的有三十多米,这是古代纯木结构建筑最大的跨度了,是其他木构建筑所望尘莫及的,其建造水平之高,已达技艺之颠峰。 木拱廊桥廊屋的瓦屋顶,遮挡住了雨水,侧面的挂风雨板保护了廊桥免受侧向风雨的侵蚀,使我们能够看到几百年前建造的木拱廊桥。在拱桥上建构廊屋,即遮风挡雨,也使桥拱承重受压,更加稳固。 即使用现在的力学分析,木拱廊桥也十分完美。两个单拱均属几何可变体系,但是,两个单拱编织在一起,它就一个几何不变体系,这也是木拱廊桥的精巧所在,它用短木材解决了大跨度这个难题,这在科技不发的古代,是难以想象的。 木拱廊桥它是由拱桥和廊屋两种建筑组合而成,而廊屋既可建成廊与楼的结合、也可建成廊与亭的结合。而亭或楼可布置在桥的两端或中央,再与廊、拱组合,其建筑形式变化多端,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说木拱廊桥是凝固的诗、立体的画,也是其他建筑难以相媲美的。 综上所述,闽浙的先民们,给我们人类创造和传承了建筑史上的瑰宝——木拱廊桥。那么,我们就有责任将木拱廊桥继承、保护和传承下去,它不仅是闽浙地区和中国的,也是全人类的。 但是,从我了解和撑握的情况,全国只有浙南的庆元、泰顺,闽北的寿宁、屏南等少数几个县,每个县平均也就两个可建造木拱廊桥的撑墨师傅,总共也就十多人。而且,这种木拱廊桥设计院也难出可供详细制作的图纸,木拱廊桥的建造,都是由撑墨师傅凭着自己撑握的建桥技艺,率领众工匠现场施建。这些建造木拱廊桥的撑墨师傅,已是我们的国宝,他们肩负着传承建造木拱廊桥的伟大史命。 我们在传统建造木拱廊桥的基础之上,是不是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更好地传承和保护木拱廊桥这一宝贵的人类文化遗产,我们不妨探索一下。 我于2015年和2016年,先后两次到浙江的泰顺、庆元两县,仔细观看了北涧、溪东、如龙、蒙淤、兰溪等桥。在实地考察木拱廊桥之后,上网检索了有关木拱廊桥的一些资料,结合我以前积累的有关木工技艺和木结构的知识,尝试用CAD绘图软件在电脑上设计全卯榫结构的木拱廊桥设计图,经过13个月努力,最终完成了:净跨24m、桥宽5.8m、廊屋11间的木拱廊桥全卯榫结构的制作图纸。 我是出于爱好和研究木拱廊桥,画了这套全卯榫结构的廊桥图。画完图后,我就在想:图中的木拱廊桥每个构件均可单独展示(可量取各部尺寸),又可组合后展示。我想一个成手木匠师傅,根据图中每个构件的设计尺寸,应当能制作出木拱廊桥的全部构件并组装成桥。 按照我的设想,木拱廊桥建设,也可先由甲方提出要建的木拱廊桥的净跨、桥宽、廊屋长度及间数等廊桥控制性尺寸,再由设计人员(具备全卯榫结构的三维设计能力)画出全卯榫三维木拱廊桥图,根据廊桥建造地点的地质水文情况设计桥台及桥墩,再找到能看懂三维图的木匠师傅,主持木拱廊桥的建造。 按照传统方法,由会建造木拱廊桥的撑墨师傅,主持修建木拱廊桥,配一名绘图员(会用CAD软件在电脑上画三维图即可),将木匠师傅制作出来的木拱廊桥的每个构件画出三维图并组装成桥。绘成的全卯榫结构三维木拱廊桥图,作为竣工资料存档,它能真实反映所建木拱廊桥的全部卯榫结构,提供了木构件尺寸及卯榫结构,为廊桥维修、损毁重建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上述两种用CAD软件绘制的三维木拱廊桥图,分别称为:“先画后建”和“先做后画”。 在闽浙地区建木拱廊桥,还是首选传统的建造方式,由会建造木拱廊桥的撑墨师傅主持修建。在没有建造木拱廊桥撑墨师傅的情况,以及在国外建造木拱廊桥,可选择“先画后建”的建造方式。而“先做后画”适用于建造木拱廊桥时,对廊桥尺寸及卯榫结构进行详细记录。 在传承和保护木拱廊桥过程中,“先画后建”和“先做后画”建桥和记录方式,能够为之作出应有的贡献! 我将绘制的《木拱廊桥全卯榫结构的制作图纸》部分图样展示一下。 (文/ CAD制作:边海波 摄影:林夕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