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东桥 □李永在 摄 生态茶园 □廖玉霞 摄 ■一份成绩单 过去五年,泰顺县深入实施“生态立县、绿色崛起”战略,全力推进经济社会绿色赶超发展。2016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1.31亿元,年均增长8.6%;财政总收入10.66亿元,年均增长1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71亿元,年均增长14.2%;城镇常住居民、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1337元、14130元,分别年均增长10.1%、11.2%。 生态环境优势不断彰显 泰顺县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创成国家生态县,率全省之先实现国家级生态乡镇全覆盖,先后列入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生物多样性国际项目示范县、省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和省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小城市培育试点,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保持省市前列,荣获全国首批“碳汇城市”称号。 深入开展“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大拆大整”“四边三化”“两路两侧”和“无违建县”创建,完成“五水共治”投资22.62亿元,建成安全饮用水项目64个、农村生活污水项目210个、生态河道190公里、滨水公园40个、防洪堤67公里,全面完成珊溪库区畜禽整治任务,创成省级“清三河”达标县;完成“三改”703.99万平方米,拆除违法建筑63.78万平方米,荣获全省首批“基本无违建县”。 产业发展方向更加明晰 泰顺县全力实施旅游主业化,制定出台旅游主业化“1+10”系列政策,启动县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建成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旧址红色旅游基础配套等项目,开工建设南浦溪景区等项目,成功设立廊氡省级旅游度假区,创成廊桥文化园、乌岩岭国家4A级景区和竹里国家3A级景区,氡泉国家4A级景区创建通过省级景观质量评估,先后入选“中国最美乡愁旅游目的地”“浙江十大欢乐健康旅游城市”和“浙江十大养生福地”,乌岩岭列入中国濒危雉类研究基地、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2016年接待游客341.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产值20.64亿元,分别年均增长23.1%、29.4%。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比例由2011年的11:32.6:56.4调整为9.6:29.2:61.2。 城乡统筹发展稳步推进 深入实施“十大建设工程”,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90.93亿元,年均增长29.8%,列入省市重点建设项目14个、省“411”扩大有效投资计划项目9个。 大力实施“泰商回归”工程,落实亲商清商“十个一律”、乡科级代办制,累计签约项目64个、协议投资510亿元,新引进落地项目129个,省外回归引进到位资金97.6亿元。全力破解土地要素制约,新增建设用地指标4897.6亩。 全力实施“小县大城、小乡大集镇”战略,完成新城区投资83.24亿元,规划用地面积拓展至20平方公里,城市品位和辐射力不断提升。 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该县连续五年实施“十大民生工程”,累计民生支出达109.18亿元,占公共财政总支出的77.3%。 惠民“三年行动”等扶贫增收工程,累计完成“特扶”项目投资19.3亿元,全面消除“4600以下”贫困现象;积极探索信贷帮扶机制,率全省之先成立县镇两级扶贫资金互助联合会,扶贫资金互助组织规模和覆盖面位居全省第一。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7.01万人,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99%以上。 全面推进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实现“高中进城、初中进镇”目标,创成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省级卫生强县、省级卫生应急示范县、省级体育强县、省级森林城市、省级园林城市和全国象棋、水上运动后备人才基地,顺利通过省级文明县城复评和国家卫生县城创建评估,木拱廊桥入选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药发木偶、畲族民歌、碇步龙等项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一张规划图 泰顺县长黄阳栩指出,今后五年,是泰顺县顺势而为、乘势而上、绿色赶超的战略机遇期。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 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 经济发展继续保持高位增长,发展水平在全省“26县”中进一步进位争先,到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2%左右,达13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0%以上,达67亿元。综合实力和区域竞争力明显增强,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 生态文明再创新优势 始终坚持“生态优先、保护第一”,全面实施要素生态化配置综合改革,严格把控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加快推进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和省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 产业转型取得新成效 强化旅游主业地位,全力实施旅游百亿工程,建成一批辐射面广、综合性强、带动力大的旅游精品项目,创成国家5A级景区1个、国家4A级景区5个,旅游产值占GDP的30%以上。 全力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加快搭建科技特派员创业孵化园、“三微园一飞地”、建筑业总部经济园等重大产业平台,健全完善泰顺石、建筑业、竹木制品、茶叶、猕猴桃等产业扶持政策,打造产业发展政策“洼地”,推进生态农业特色发展、传统工业优化发展、建筑业转型发展和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城乡统筹实现新突破 全面实施“小县大城、三区合一、城乡一体”发展战略,加快推进无区域生态移民区、抗震安居小区、乡镇避灾移民小区三大生态搬迁平台建设,继续推进“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大拆大整”“四边三化”等环境综合整治,倾力打造一批望得见山、看得到水、记得住乡愁的原生态村落,形成“悠闲老城、品质新区、生态移民、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发展格局。全力构建“大交通”网络体系,完成投资超百亿元,大力推进“两纵两横八连”项目建设,全面建成溧宁高速公路文泰段等项目。 民生保障达到新高度 以十大民生工程为载体,大力实施第三轮特别扶持“三年行动”计划、低收入农户收入倍增计划和群众增收致富奔小康工程,积极探索拓宽农民财产性收益渠道,70%以上低收入农户人均纯收入超8000元,80%以上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超5万元。大力发展民生事业,全面实施“大健康”战略,力求“劳有其业、住有宜居、学有优教、病有良医、老有善保、困有所济”。 2017年,该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 蹄疾步稳强改革,励精图治谋发展,正如泰顺县委书记董旭斌指出的,精准发力补短板,撸起袖子加油干,为生态立县、旅游兴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来源:温州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