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546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的美丽乡园泰顺之瑞兽:狮子的‘园囿’,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4-9 23:24:4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火石 于 2019-4-10 09:37 编辑

   在我国泱泱无垠的传统文化体系中,诞生了许多的瑞兽文化体系。其中既有反映劳动人民感性认识之下的具象,体现“集美”思想创造出来的图腾,如龙、凤、麒麟,又有来自现实的动物寓意写照,如大象、蝙蝠、鹿、鹤等。
   而狮子,也是这个民俗文化和宗教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吉祥神兽之一。在各种文学题材和生物认识里,人们常把狮子看作是森林之王,吼叫声的穿透力具有可怕的杀伤力,百兽震惊。在宗教里又有护法意,寓佛法威力无穷。《传灯录》记载:佛祖出世,作狮子吼:‘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而释家又以狮子勇敢精进,是文殊菩萨坐骑,为它做是高贵尊严护法辟邪的"灵兽"。在这两者文化系统中,它天生具有王者形象。据此在传统深厚文化的沉淀下,它成为智慧、力量、勇敢、威严、护法、至尊、吉祥、平安的化身和代表。因此在各种建筑装饰题材里,不论是官府、寺庙,还是阴宅、阳宅,它最为常见。
   作为古代官方和民间极为欢迎的风水守护化煞瑞兽。它有个随着历史推进,从皇权和宗教走向民俗化的过程,成为一种吉祥图腾。民间大户人家常用石狮置于门前等处,以求平安。守门狮,可以说是除却门神之外的另一种“保护神”,负责看家护院和驱邪止煞。
   然而在等级制度森严的古代,特别是门口立狮不是随便都能用的,它体现的是一种社会地位。凡门口守护狮,一般比较高大,甚至连基座的雕刻内容都是相当讲究的。狮身往往刻有銮铃、缨穗、背有盘花结,胸前绶带等,体现官权和大户人家的威严气势。严到它头上的螺髻个数,都有明确官阶使用规定,普通百姓是没有资格在门口立狮的。即便到了现代,这种潜在的影响也继续存在着。寻常人家也不会在门口立狮,它一般出现在地方标志性的、公众性的或历史性的、祭祀、纪念性质的重要建筑前面。立在建筑物的前面这般最显眼的位置,狮子基本上是独享尊荣,地位的重要不言而喻。狮子必须设置成对,蹲立式分雌雄,造型大都雄壮威武,口含石珠或张口獠牙,皆圆眼卷鬃。张大的嘴又有吸纳四方之财之意;脚踏绣球为公,俗称太师象征权利统领寰宇;爪下抚弄幼子为母,俗称少师寓意子嗣昌盛;
    门口狮不能随便立,其它地方设置的狮子形象就比较灵活了。据本笔者搜查,此瑞兽形象在泰顺乡野中,出现在大户宦贾人家、宗祠、庙宇的诸如此类宅内空间;以及牌坊、桥梁、墓、其它公众地方建筑及有一定社会地位的私人重要建筑上。主要位置体现在檐、山墙、窗、柱、屋脊、抱鼓石、门等。
    瑞兽狮子文化传到民间,工匠能部分摆脱或者避开等级制度思想遗留的影响,因此在发挥上有了更多自由艺术创造想象空间,泰顺的狮子形象,凡是有些年代历史的,变得小巧玲珑,,其嘴型,鼻耳,鬃毛,佩饰,造型上都不拘一格。以木雕、砖雕、灰塑、石雕等方式存在。在形态上,除了有最传统的蹲立式,还有奔跑式,倒挂式、卧趴式、跃扑式等,生动不呆滞。狮子雕刻形象根据设置部位的不同需要,不追求庞大复杂,而是朴素、灵动、简洁、自然。非常富有艺术表现张力,可以说整个泰顺就是狮子的祥瑞‘园囿’。

   火石于半耕斋
    2019-3-18笔

一,文化建筑物前守门狮:
泰顺县影剧院,坐落于西大街。主建筑前的这对青石雕狮,因鬃毛的雕刻别致,视觉上眉骨突出,圆眼深陷,像饱经沧桑又和善的老人。整体纹路的处理比较细致。

二,宗祠类守护狮:
泗溪玉岩包氏宗祠庭院内,以及宗祠门楼墙头上,都设有一对狮子。一个高高在上,一个稳扎于地,兢兢业业院内户外全方位护佑着祠内的先祖神明,真的是魑魅魍魉难进门了。

雪溪乡富头村后山的蔡氏宗祠门楼,一直是木质建筑里的典范。它的唯美,处处彰显。两只雌雄狮子隔空相对,呈半蹲立式,母狮罕见的怀抱幼狮状,充满了母性的光辉。

仙居村的徐氏宗祠出过状元,门前的守门狮算不上古,但沾了状元祠的荣光,换了谁估计难免也会有点沾沾自喜。笔者自然也愿意开个后门,把它搬到台面上来,和看官们混个脸熟。
三,宗教场所护法瑞兽:
泗溪临水宫的公狮脚踏铜钱纹绣球兽爪有力,母狮爱抚着直立着身子的幼狮,充满了柔情。两只狮子怎么看,倒都有点像最通人性的宠物萌狗狗。

战洲卢梨千年卢峰古刹(崇教寺),寺内珍存有一部浙南幸存的的佛教经书《三臧经典》,这部《三臧经典》为宋影印版,民国二十五年印刷,为镇寺之宝。每年农历的六月初三是晒经会(已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趴伏在山门墙头上的这对护法灵兽,默默注视着年复一年到来的众多虔诚信徒。这里还曾是革命战争时期地下组织秘密交通站呢。



四,纪念碑/墓类守护狮:
新浦库村唐谏议大夫吴畦陵园,始建于后唐,清道光年重修。陵园内的一对石狮,鬃毛柔顺,端庄穆静。

泰顺县府驻地罗阳镇,在商业中心横街、洋心街、北大街的夹角,有一山麓名饭萝山(旧时本地罗阳话又叫苦砂尾),后简化叫万罗山。山脚北向有一民国27年立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前有蹲狮大小两对,算是泰顺早期体型较大的石狮了。它们用无声的庄严,诉说着那段战火纷飞的日子。这里,亦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


毛洋坪村界内刘开仪墓,气派非凡,可循着旅游指示牌而至。墓首两侧石狮姿势优美,恭敬谦逊,运用了镂空雕和圆雕技法,无比精湛美轮美奂,是瑞兽里的代表之作。

三魁某张氏古墓,坟坪围栏望柱上的石狮,去繁就简,古朴传神,小巧玲珑、立体感十足,越看越有味。

罗阳某处公墓陵园,两只可爱的小石狮隐藏其间,有别于陵园内其它用现代机器切割出来粗制滥造的那些狮子,纯手工作品总是有着更多的灵动,此为墓地业主从别处移放于此,以敬先人,护佑安眠青山。

新浦某村清代夏公墓,两只小狮在工匠手下,重意不重形,简直就是典型的“中国水墨画”技法。寥寥几笔,静墨之间充满了生命的动态。

五,桥梁类瑞兽搜奇:
司前镇廻澜桥,系清代陶化龙祖孙三代热心公益,筑桥济渡。有着抵抗自然,泽济乡里的动人故事。该拱桥四孔三墩,桥栏柱上刻有蟠桃、荷花、狮子等祥瑞之物,局部曾遭破坏,桥上狮子扭头略仰瞪眼怒吼,神情威慑。具有人文优美的欣赏价值。

泗溪镇南溪平古廊桥直角转弯,又是一座石拱桥。木古廊桥和石拱桥,一柔一刚头尾交接相呼应,是泰顺境内独有的风景。在石拱桥的栏柱上,两只憨态十足的小石狮,尾巴和眉毛也雕成螺髻形非常有趣。头的姿势则略向下,似乎又警惕着水患之怪作乱。

泗溪姊妹桥之溪东桥,屋脊上也有狮子。民间的脊兽,大多来自传说,以能呼云唤雨的龙、鳌鱼/螭吻为多,以水镇火邪,有保护木质建筑之寓。狮子是少有的来自现实形象的瑞兽。此桥脊上的狮子,如果不仔细看,就会被忽略过去。但见双狮姿势洒脱,脚踏五彩祥云而来透着动感的神韵。


六,牌坊类局部狮子图搜古:
三魁镇庵前村散落的牌坊构件,在雕刻艺术上有着相当的高度,即便因历史原因,无法看到整体,但窥一斑可见全豹。那局部的图案,精细入微,栩栩如生,叹为观止。
双狮戏球,在粗大的牌坊横梁上精雕细琢,呼之欲出;
庵前村公路桥的桥头,亦有数个狮子构件。这些不是桥原来有的,而也曾是牌坊构件的部分,后来牌坊毁坏,被村民移置于此。时代在变,它所富含的寓意则不改初衷。狮子背负抱鼓石,神情带着顽皮,呲牙吐舌仿佛做着怪脸,非常的拟人化。


下图依次为大安柳厝牌坊(一、二两张)、贝谷洋(至上洪古道)牌坊、积库桥头村牌坊,狮子戏球造型各异,有的头尾方向一致,有的则一上一下相反,但又能保持相呼应的一致性和协调性。



上洪坑头牌坊,残缺断裂。原有一对抱鼓石狮,现已缺失一只,另一只头部残缺。横梁上的小狮子姿势也是非常的特别,趿拉着四肢,很悠闲的样子。


翁山坑底牌坊的狮子,神情特别喜感,温顺近人,让人有种忍不住和它嬉戏一番的念头。
三魁溪边村百岁坊,拥有瑞兽数量之最,既有蹲狮又有用浮雕法刻在横梁上的扑狮,和这个贞寿之门倒是相得益彰了。下图一中首次采集07年,牌坊上蹲狮为一对,图二中2014年再次采集比对,发现变成两对蹲狮了。有可能是丢失的原件重新找回,安放上去。




七,民宅瑞兽狮踪:泰顺早时普通的民宅很难看到瑞兽的身影,只有一定社会地位和财力的富农、商贾和地主大户,才有能力对宅厝进行雕琢和装饰。-----

在包洋乡,郑氏古民居的廊道檐下雕刻组件里,木质狮子倒挂金钟,同时有琉璃镶嵌工艺点衬。与石雕工艺有着焕然一新的区别。

筱村东洋新厝下林氏民居牛腿构件,狮子脸部表情活灵活现,它的耳朵,即不是竖立,也不是下贴着脑袋两侧,而是别具一格的雕出横伸警觉的姿势,绣球少有的被踩在后腿上,整个形象真是别无二家。
下洪门楼底陶氏民居,木匠师傅的精妙构思,体现出他精湛的技艺,狮子形象悬空倒挂,有松鼠的灵巧,又有蝙蝠般的飘逸。
雅阳塔头底古村落季氏民居里的匾额托板,小小一块20厘米左右的托板上,却“卧虎藏龙”。狮子采用浅浮雕技法,并进行描金处理,显得庄重而富丽堂皇。虽然它在民宅空间这个舞台上,只是个小小的配角,但也因此可以想象它映衬着是,原来那块匾额的重要。
仕阳雪溪胡氏书斋,宅内门窗上的绦环板,狮子纹饰惟妙惟肖,“烫”着新款时尚发型,和边上的花枝一文一武相映成趣。入户保平安,是它的工作职责了。
秀溪村蔡氏民居,房屋整体平凡无奇,唯独檐下墙面的瑞狮雕刻,让人眼前一亮。“画龙点睛”的效果十分到位,可以说是独具匠心。
灵家山周氏民居,周宅曾为浙南革命根据地主要领导者郑丹甫同志办公旧址,刘英题诗称赞丹甫:“离乡舍爱赴疆场,七载征尘撼华邦;偷生弹雨息囹狱,壮志不屈实堪扬。”此宅屋脊上置有瑞狮,昂首仰望高空,仿佛也有当年革命志士那样的凌云壮志,发出抵御敌害的呐吼。
泗溪横坑季氏民居的围墙头上,有一方泰山石敢当。石碑上刻出瑞兽狮脸,带着笑容。无独有偶,边上一块不规则扁石依靠在石敢当上,仿佛瑞兽向人敬礼。画面非常和谐又诙谐。
筱村长洋林氏民居的墙根部,罕见的嵌有一块瑞兽狮刻。狮子形态,有别于常见的狮子形象,属于“印象”派作品。为什么不说它是老虎形象呢,只因老虎在传统文化里虽也威风,但过于残暴。古人甚至以苛政猛于虎也来形容统治者苛税对劳动人民的剥削,所以一般不会以虎作为瑞兽正义勇敢的守护神。
八,植物神灵崇拜里的乡野狮影:
下洪小学河岸边,有一棵年代久远的古柏,为陶氏先人所植种,苍劲舒展。民间的百姓向来对生命力强大的树,有着敬奉为神灵的习俗,体现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古柏前守护狮造型圆润祥和,似乎诠释着那古柏的生命力始终岁月如此静美。奇怪的是,工匠没有雕出常见的雌雄样式,即母狮脚下没有幼狮的形象,这很让人不解。

九,传统舞狮的粉墨登场:
   在泰顺民间,每逢正月期间及元宵,有着舞狮表吉祥的习俗;早时大户人家开商铺或正月里请戏班子在宅院或宗祠里唱大戏,也会请舞狮队先来一段庆典表演。一只舞狮一般由两个人操纵,前面再有个人拿着绣球配合。泰顺还有种舞狮,叫抽狮。自福建传入后,是仕阳镇万排上排民间传承延续了200多年的民俗。抽狮表演复杂,需要十几个人配合。抽绳的、抬杠的、舞狮的、吹奏的,在抽绳的控制下,狮子会变出很多高难度的动作,真是个技术活,需要团队的默契配合。每年雅中等地的元宵百家宴,组织方也会邀请万排抽狮进行表演,已是传统文化节日的保留节目。

   舞狮也成为早时百姓一种谋生的技术手段,一般在正月期间,几人合作有首事,挨家挨村进行表演,物质和文化生活方式匮乏的年代,像舞龙舞狮跑马灯等民俗文化表演,它的喜庆和吉祥,都是很受欢迎的。通过舞狮表演,收取一点随缘喜资,补贴家用。喜资没有硬性标准,一般随户主家经济状况和大方程度而定,也体现了百姓的淳朴和宽容。因为旧时交通的不便,很少有出县城的,基本以本村及邻近的乡镇为主。
   还有一种另类的谋生手段,就是以舞狮的名义进行乞讨了。这种方式,基本是外地人流浪到本地来为主,上门乞讨时带个舞狮,象征性的晃动几下,并不会认真表演,技艺也不高。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了。所以常常并不受待见。不论如何,生活有时总是不易的。下图就是笔者采集到的外地乞讨者携带舞狮来泰顺乞讨的场景。
十,狮子下面的基座也很有讲究,但泰顺的早期留存狮子因为设置的地点和大小等关系,少有内容布局复杂的雕刻图案。这里举例两处泰顺地标性建筑,邮政大楼国际大酒店和电信大楼的现代新半手工狮子作品,进行简述。常见基座一般雕刻有瓶、盘、三支戟,谐音"平升三级";有笔、墨、纸、砚的,象征"文采风流";牡丹、松柏,象征"富贵长春"。如有太极八卦图,则象征"镇妖治邪"。此外,大型狮子基座还会有三角巾、传统回形纹、缠枝花草、覆盆莲花瓣等祥瑞图案装饰。

十一,必须要附带指出的是,民间工匠在天马行空的自由创造中,狮子和麒麟的形象,往往高度相似,甚至容易混淆。麒麟大贤大能,是祥瑞的风水象征,与凤、龟、龙共称为“四灵”。它性情温和,从其外部形状上看,麋身,牛尾,马蹄、鱼鳞皮,一角,不伤人畜,不践踏花草,且是神的坐骑,故称为仁兽。其也是中国人的‘集美’思想产物。可以说,麒麟和狮子像是亲戚,有千丝万缕的神似。
  泰顺乡野出现麒麟的仙踪,也是有迹可循。区分它们和狮子,由于远近、大小等关系,特别是意象的麒麟,主要从头部的角、以及脚来观察。麒麟雌雄同体有角,脚呈马蹄状;而狮子无角,脚下是兽爪,这是最主要的特征。

A:罗阳岭下张氏古墓,造型别致层层递进,天圆地方的古代地理认识和方圆之道的处世哲学,融贯于建筑风水理念之中。墓石上刻有瑞兽麒麟乘风而来,也彰显着墓主人身世的不凡。

B,百福岩古村落山麓,坐落着皇清例授奉训大夫一牧林公墓,是泰顺最大的古墓建筑,三合土夯筑的主体坚固无比。整个山坡放眼望去,山是一座墓,墓是一座山。前去瞻仰和祭拜的人,常年络绎不绝。墓上石材构件雕刻可见麒麟,角和蹄清晰可辩。

C,南院毛洋下单蹄古墓,主体朴实无华,但墓室前护板暗藏千秋。雕刻题材丰富,寓意深涵。刻有的麒麟形象,奔跑轻盈,灵动跃然。
D,洲岭洲滨洋尾吴氏古民居绦环板兽刻,两只麒麟一动一静,姿态不同,朝夕相处,非常祥和。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顶一下支持,顶一下47 反对,踩一下反对,踩一下 微信微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