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sermem][B][B][B][B][B][B] 虹桥,早已神秘地消亡。
而在偏僻的浙南山区泰顺,汴水虹桥的前身——叠梁式木拱廊桥却依然完好的保存着,从贞观盛唐开始。
廊桥和虹桥的最大区别,在于廊桥加盖了廊屋。或许,在宋代的都市,加盖廊屋会带来一些现实的不方便。廊屋不仅可以保护廊桥免受风雨的侵蚀,而且还可以让行旅客商行脚小憩,躲避风吹、雨淋、日晒,有时,还可以为那些错过宿店的旅人提供暂时的栖身之处。千余年来,它所映射出来的人性辉光, 构筑并维系了山区先民的人文理念体系和道德观念体系。
古老的传统、文化、信仰和理念,共同创造了廊桥生存的良好环境。上个世纪中叶,泰顺还完整的保存着各类廊桥160多座。随着传统和文化的失落,人们更加片面的追求物质文明,廊桥遭受到了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破坏。50年间,廊桥总数竟锐减到现存的33座。在21世纪的乡村,外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无情的冲击着山区古老的思想体系,传统的宗族观念日渐淡化。于是,宗族共有的廊桥也渐渐的被遗忘冷落了,曾经的关爱和呵护已经不再。廊桥,就这样自然的衰败着。
从上个世纪的1982年开始,12座廊桥先后被列为文物保护对象――廊桥,得到了政府的保护。同时,随着廊桥价值被广泛的认知,群体的保护意识也在逐渐增强。
法律的保护应该是最严肃的保护。为什么,它在现实中会面对太多的无奈?当廊桥的传统、历史和理念被人为地野蛮切断,廊桥也失去了生存和保护的人文土壤。今天,我们可以把更多的廊桥列入文物保护的范围,但我们却无法在短时间内重建廊桥生存和保护的人文土壤。更何况,至今为止,列入保护的廊桥仅仅略多于总数的三分之一。更何况,失落了曾经的历史和传统,廊桥,仅仅只是一种建筑[/B][/B][/B][/B][/B][/B][glow=255,red,2]文字[/glow][em08][em08][/usermem] |
|